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 > 第109章 军中夜谈

第109章 军中夜谈

卫骋见状,也收敛了笑意,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语气转为凝重:

“殿下在此观瞻已有半年,依您看,眼下这僵局,该如何破解?耶律老儿缩着不出,这天气是一日冷过一日了。”

赵允承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缓缓吐出白雾,声音清淅而冷静:

“自上月夜袭受挫,双方皆转入守势,僵持不下。天时于我大军确为不利,将士们难耐酷寒,战力折损。然,于辽军亦然。我总感觉辽军此番南下,掳掠恐在其次,更象是欲以兵锋迫我朝在岁赐或边贸上让步,其国内支撑大军长久在外消耗,怕也艰难。”

卫骋眼中闪过毫不掩饰的激赏:

“殿下明见,一语中的。那老狐狸打的就是这个算盘,想耗,想逼我们出错,或者逼朝廷服软。”

“所以以我浅见,咱们更不能遂了他的意。”

赵允承接口道,语气带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决断,“当稳守营垒,加固城防,保存实力,静待时机。同时,可多派小股精锐,轮番袭扰其粮道与外围哨所,疲其军心,耗其锐气。比拼国力底蕴,我大宋耗得起,只要……”

他话锋一顿,眉宇间不易察觉地蹙起,“只要后方补给无虞,军心便能稳固。”

提到补给,卫骋脸上的赞赏之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层深切的忧虑,他叹了口气:

“黑风峡之事,想必殿下也已知晓。五千石军粮……这非是小数目。虽说眼下军中存粮尚可支撑到年底,足够等到朝廷再筹集一批粮食,但眼下出了这这种事,后续补给能否一直跟上,也着实让人悬心。”

赵允承转过身,正对着卫骋,那双眼眸在夜色中熠熠生辉,年轻的脸上更是带着无比坚定的神情:

“卫帅放心!众将士拼死护佑大宋安危,父皇无论如何都不会断了军中补给,不管时局再艰难,也都会倾举国之力解决。外祖父信中虽未明言,但字里行间也没有展露出对此事的担忧,定是已有应对之法。我相信,新的军粮很快便能送到前线,卫帅信我,大宋绝不会有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守国门的一天!”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既是在安慰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也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

卫骋看着眼前这位气势陡然转变的大皇子,心中感慨万千。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仿佛要将那份忧虑甩掉:

“好!有殿下这番话,臣心里也踏实不少!但愿京城诸公,能速解我这北疆之渴,只要熬过这个寒冬,我必亲率军中儿郎,让那耶律老儿好好尝尝我大宋的厉害!”

寒风依旧在城头呼啸盘旋,卷动着两人的衣袍。

一壮一少,一将一储,在这北疆的寒夜中,共同承担着家国重任。

而在遥远的南方,依托着皇帝旨意和苏家雄厚财力组织的庞大运粮船队,正即将扬帆起航,破浪北来。

夜色愈发深沉,赵允承与卫骋也走下城墙,各自返回自己的营帐歇息了。

军营里的灯火大多已熄灭,唯有巡逻士卒沉重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打鼾声,打破这死寂的冷。

赵允承回到自己那间陈设简单的营房。

炭盆里的火不足以驱散从缝隙中渗入的寒意,但他早已习惯。

他原是带了贴身宫人的,只是他也不再需要人伺候,自己褪下沾染了风尘与寒气的狐裘,钻进榻上的棉被中。

可眼下并无睡意,方才与卫骋的对话,外祖父的家书,北疆现在的局势,以及更深处一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在他心头萦绕不去。

赵允承在榻上辗转反侧,最终轻叹一声,复又起身。

走到对面床头,那里放置着一个不起眼的木匣。

他打开匣子,里面并非什么贵重之物,只是些零碎的小玩意儿。

有他前两次在城内唯一那条还算热闹的街市上,精心挑选的一对憨态可掬的泥塑小马,是准备送给妹妹宁安的。

有一柄造型古朴、未开刃的短匕模型,适合男孩子玩耍,是给弟弟赵允衍的。

有一串用北地特有的暖玉打磨的佛珠,色泽温润,想着皇祖母礼佛时可用。

还有一块触手生温的暖手玉牌,样式普通,但胜在实用,是给外祖母周氏的。

……

他的手指在这些物件上轻轻抚过,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以柔软麂皮仔细包裹的小物件上。

他将其取出,揭开麂皮,里面赫然是一块鹅蛋大小、通体明黄,却在烛光下隐隐透出橙色光晕的玉石。

石质细腻温润,颜色鲜亮却不扎眼,仿佛内里蕴着一团温暖的火焰。

这是月前他偶遇一个被风雪所阻的西域商人时,从其手中买下的。

那商人操着生硬的官话,极力夸赞这是他们那里极珍贵的宝石,具体是何材质,连那商人也说不清,只道是沙漠深处的神赐之物。

赵允承一见便觉喜欢,那温暖明亮的色泽,让他几乎是瞬间便想到了一个人——他的母后,皇后江琼。

他当时便花了重金买下,心中盘算着,等下次押运军粮的队伍返程时,托人带回京城,找能工巧匠打造成一套精美的首饰,或许能在年节时献给母后,博她一笑。

可如今,军粮被劫,一切计划都被打乱,这块美丽的石头,也只能静静地躺在这北疆的匣子里,不知何时才能送到它本该属于的人手中。

想到母后,心中又是一阵复杂的悸动。

他合上麂皮,将玉石放回原处,又从匣子底层一个更小的锦盒中,翻出一封书信。

信纸已有些许磨损,显然被反复展阅过多次。

这是离京后两个月,母后寄来的。

信中的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此刻依旧忍不住就着昏暗的烛光,再次细细读来。

信中皆是关切之语,嘱咐他天寒添衣,饮食注意,保重身体;勉励他用心学习,体会边关艰辛,知晓将士不易;提醒他谨言慎行,莫要坠了天家威仪……

字迹端庄秀雅,言辞得体,充满了身为皇后的规训与身为母亲的关怀,一切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合乎规矩。

可不知为何,每次读完,他心中总会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凉意,与这北疆的寒气不同,那是一种从心底透出的凉。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了,飘回了那座金碧辉煌却冰冷的汴京皇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