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下午,担任长垣县令的江琛携妻儿也到了。
长垣县属开封府,在汴京城以北,坐马车不过三四时辰的路程。
自从前两年江琛中进士就任,因距离苏州太过遥远,过年休沐这段时间赶不及回去与父母团聚,便都来忠勇侯府过年。
腊月三十,岁除。
清晨,忠勇侯府上下便沉浸在一片繁忙而喜庆的氛围中。
下人们忙着悬挂大红灯笼,张贴门神、桃符。
江琰也暂歇诗书,兴致勃勃地亲自挥毫,为各院书写春联。
他的字迹原本就有功底,经历重生沉淀后,更添几分沉稳风骨,引得江尚绪捻须点头,连声赞好
连一向安静的江世贤也凑在一旁观摩,眼中满是钦佩。
“五叔的字真好!”江世贤小声赞叹。
江琰刚写完一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见侄子夸赞,便笑着将一支小号湖笔递给他,打趣道:
“来,咱家的小侯爷也露一手,给五叔瞧瞧你的进益?”
然而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心思却微妙地动了一下。
这些年来,不管是府内还是府外,关于他们叔侄俩这嫡长孙和嫡次子的身份,对忠勇侯府袭爵一事早就议论纷纷。
江尚绪目光微凝,看向嫡孙的眼神更加深沉,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目光转向江琰时,也多了些欣慰。
周氏也是这般,觉得自己的儿子真的越发明事理了。
秦氏垂着眼眸,看不清神色,只是握着帕子的手微微收紧。
而站在稍后方的江瑞和钱氏闻言,交换了一个眼神,笑容略淡了些许,虽不至于嫉妒,但难免想到自家子女与这“小侯爷”未来的差距。
江世贤年纪已然不算小,这句虽说调侃,但也明白五叔什么心思了。
只红着脸接过笔,有些紧张地也写了一幅。
字迹虽稚嫩,却已见端正骨架,得到祖父和五叔的夸赞后,才腼典地笑了。
这个小插曲很快过去。
傍晚,祠堂门开,香烟缭绕。
江尚绪率领合府男丁,举行了庄严的祭祖仪式。
供桌上摆满了三牲果品,烛火通明。
江琰随着父亲三跪九叩,心中感慨万千。
前世家族零落,祠堂蒙尘,而今生,他定要守护这份香火传承。
男丁结束,便是女眷,在周氏带领下按规矩祭拜。
祭祖完毕,便是丰盛的年夜饭。
花厅里开了三桌,主子们一桌,得脸的管家嬷嬷一桌,小辈们一桌。
桌上摆满了寓意吉祥的菜肴:
像征“年年有馀”的红烧鱼、“团团圆圆”的四喜丸子、“吉祥如意”的八宝鸭、“勤勤恳恳”的腊味合蒸,还有必不可少的饺子,里面包着像征好运的铜钱、红枣、糖块。
江尚绪难得地放松,脸上带着笑意,与江瑞、江琛、江琰兄弟三人小酌了几杯屠苏酒。
周氏看着儿孙满堂,尤其是江琰沉稳的模样,眼角眉梢都是满足。
席间,小辈们磕头拜年,说着吉祥话,换来一个个鼓鼓的红封,笑语不断,暖意融融。
子时一到,全府出动,在庭院中燃放爆竹和烟花。
噼啪作响的爆竹声驱赶着年兽,绚烂的烟花照亮了汴京的夜空,也映照着每个人脸上对新年的期盼。
江琰站在廊下,望着漫天华彩,心中许下宏愿:愿家国永安,愿此生不负。
大年初一,元日。
天还未亮,侯府众人便已按品级大妆。
江尚绪、江瑞身着各自的官服,腰缠玉带。
周氏头戴珠翠翟冠,身着深青蹙金绣鸾鸟诰命服,庄重非凡。
钱氏虽没有品级,但侯府少夫人的装扮依然华丽。
秦氏因为寡居,不必进宫拜会。
江琰身无官职,但身为皇后胞弟,当朝国舅,自是也要跟随父母一起的。
宫门初开,百官命妇依序而入,向帝后朝贺新年。
过程繁琐而庄严,山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江琰随着父亲兄长,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完成了这象征性的礼仪。
朝贺后,帝后于启祥宫接受皇室宗亲及重臣家眷的叩拜。
轮到江家时,景隆帝特意多看了江琰一眼,温和问道:“春闱在即,江琰准备得如何了?”
江琰出列,躬身应答:“回陛下,学生不敢懈迨,定当竭尽全力。”
皇后江琼看着娘家亲人,眼中满是温情,尤其是看到父母精神矍铄,弟弟愈发沉稳,心中大慰。
她特意留江家女眷多说了一会儿话,赏赐了诸多宫花、锦缎。
中午的宫宴,设在麟德殿,极尽皇家奢华。
殿内暖如春日,歌舞升平,觥筹交错。
江琰的座位虽不靠前,但他沉稳的气度,以及之前金殿献词、智辩诬陷的事迹,已让他成为不少朝臣暗中关注的对象。
偶尔有目光投来,或欣赏,或探究,或忌惮。
江琰皆泰然处之,举止得体,既不张扬,也不怯懦。
他注意到,大皇子赵允承依旧沉稳寡言,五皇子赵允衍则活泼许多,偶尔还会好奇地看向他这边。
安远伯李铭父子也在席间,目光偶尔相遇,李铭脸上是无可挑剔的笑容,眼底却闪过一丝阴霾。
荣国公府的人也来了,张晗低着头,不敢与江家这边有任何视线接触。对上四姐江玥的目光后,对方则点头含笑示意。
宴毕出宫,已是下午。
回到侯府,众人虽疲惫,却难掩兴奋。
周氏细细说着宫中的见闻,尤其是帝后对江家的格外恩宠。
江尚绪则更关注席间各方的反应,提醒江琰:“琰儿,陛下越是褒奖,你越要谨慎。春闱在即,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你,务必不要行差踏错。”
江琰郑重应下:“父亲放心,儿子明白。”
接下来的几日,便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
江琰作为新科举人,又是侯府嫡子,皇后亲弟,自然成了各家争相邀请的座上宾。
但他大多以备考为由推辞了,只去了舅舅周明延等至亲家中拜年,其馀时间依旧闭门苦读。
这个年,对江家而言,是团圆喜庆的,是恩宠加身的,但也同样暗流涌动。
江琰在热闹与喧嚣中,保持着内心的清醒与冷静。
他知道,年节过后,真正的考验——春闱,便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