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 > 第39章 会试临近

第39章 会试临近

正月初七,人日。

府中依照习俗,用七种菜蔬做了“七宝羹”,祈求新的一年安康顺遂。

江琰一早便去了祠堂,给列祖列宗上了香,尤其是在长兄江瑾的牌位前默默伫立了片刻。

重生归来,家族的责任感日益沉重地压在他的肩头。

正月初十,宫里突然传出消息,被禁足许久的张昭仪,竟诊出了两个月的身孕!

景隆帝三十有三,正值壮年,膝下已有八位皇子。

但皇家哪有嫌子嗣多的,又是新年初始,景隆帝闻讯自是大喜,当即解了张昭仪的禁足,赏赐如流水般送入其宫中。

这消息传到忠勇侯府,周氏的心便揪了起来。

不过还是叮嘱江琰:“眼下你考试最为要紧,切勿为你四姐的事情忧心,万事有你父亲。”

江琰闻言,点头称是。

正月十二一早,江琛一家已经整装待发,返回任所。

正月十六 ,就要开衙了,一县政务也是异常繁忙,他得提前几日回去准备。

“五弟,春闱在即,望你潜心向学,一举高中!”

江琛拍了拍江琰的肩膀,语气真诚。

他年岁虽只比江琰大几岁,但因已成家立业,又在外为官,显得沉稳许多。

其妻赵氏也笑着向众人道别,小侄儿被奶娘抱着,咿咿呀呀地挥着小手。

送走江琛一家,府中似乎又安静了些。

江琰回到澄意斋,继续他的苦读。

如今他的日程极为规律:上午精研经义,下午练习策论,傍晚则雷打不动地随护卫陈韬习武强身。

谢无拘留下的药浴方子他一直在用,感觉气血日益旺盛,原本有些单薄的身形也逐渐挺拔起来,隐约可见肌肉线条。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这一日的汴京,注定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夜幕尚未完全降临,各色花灯便已点亮,将整座城市映照得恍如白昼。

舞龙舞狮,百戏杂耍,人流如织,欢声笑语直冲云宵。

江琰早已应下了一场在揽月楼举办的诗会邀请。

此类聚会,在春闱前尤为盛行,既是各地举子交流学问、扬名立万的场合,也暗藏着相互试探、结交友朋的机会。

他本可推辞,但思忖片刻,还是决定前往。

一来,闭门造车并非良策,需知天下才俊水准;二来,他也想看看,如今京城士林中对他是何种观感。

揽月楼内,早已是高朋满座。

江琰的到来,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他如今名声在外,那几首传遍大江南北的诗词,尤其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石灰吟》,早已被无数士子奉为圭臬。

许多来自苏杭的学子,更是对他在杭州留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句津津乐道。

江南自古出才子,可眼下江南的几个才子,却没人敢说能作出比这几首更妙的诗词来。

“江兄来了!”

“久仰江兄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江兄那首《石灰吟》,当真高风亮节,令人叹服!”

众人纷纷上前见礼,言辞间不乏恭维与探究。

江琰一一从容回礼,态度谦和,既不拿架子,也不过分热络。

他敏锐地察觉到,目光中有欣赏,有好奇,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与审视。

诗会自然以吟诗作对为主。

轮至江琰时,众人皆摒息以待,期盼他能再出惊世之作。

然而,江琰略一沉吟,却只吟出了一首中规中矩的咏元宵诗:

星雨飞空落九霄,

华灯如昼涌春潮。

笙歌彻夜鱼龙舞,

共庆升平乐圣朝。

诗作工整应景,却并无出奇之处,与他一贯的水准相去甚远。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有人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仿佛认定他江郎才尽。

也有人若有所思,猜测他是否在藏拙,意在春闱。

江琰要的正是这种效果。

在会试前,他不需要更多的虚名来成为众矢之的。

他与几位谈吐不俗、气质沉稳的学子交流了些经史见解,对其中一位名叫李文轩的江西举子印象颇佳,觉得其学问扎实,见解独到。

直至子时,江琰方辞别众人回府。

城中依旧热闹,但他心中却一片清明。

今夜所见,让他对即将到来的竞争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正月十八,礼部正式公布:本年度会试,于二月十六,在京城贡院举行!

消息如同一道正式的战鼓,敲响在每一个备考学子的心头。

忠勇侯府的气氛也随之更加凝重起来,一种无声的紧张与期待弥漫在空气中。

江琰合上手中的书卷,望向窗外渐暖的春光,目光沉静而坚定。

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已做好准备。

他几乎闭门不出,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最后的冲刺中。

父亲江尚绪身为礼部尚书,因会试临近,愈发忙碌,常常深夜方归。

但即便如此,他仍会抽空来到澄意斋,考校江琰的功课,或与他探讨时政策论。

父子间的交流简短而高效,江尚绪对儿子的进步深感欣慰。

“为父再给你讲讲这会试的出题规则。”江尚绪娓娓道来。

“由于会试参与人数众多,难免与朝中诸臣沾亲带故,若是以此核查避讳,怕是选不出考官来。故而每次会试,都是由礼部主导,礼部尚书担任主考官。

此次虽然你参加会试,但为父应该也还会担任主考官,因为主考官人选一般都会事先知晓,所以不参与出题。

出题人便是其馀考官。考官人选会在六部、翰林院、监察院、大理寺、太常寺等所有衙门官员中,由陛下钦点十到二十人。

未来半月,说不准哪位官员正常上值期间,就被一队禁军突然带到贡院,到那时,才会知晓会试考官到底有谁。这便是锁院。

诸考官汇集一处,开始出题。每位考官需在经论、策论、算术、诗词等各科考试中,各命题五道,由禁军呈置御前。陛下会在这几百道题目中随意勾选,定下每科考试题目,再于会试当日,紧急送往贡院发放众考生。

从考官被带到贡院开始,便不得离开一步,不许与外界接触,直至阅卷结束。

阅卷期间,主考官的意见虽然重要,但若是因为某张试卷的名次先后、亦或者是否采纳等事项,众考官发生激烈争执时,主考官便会组织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所以这次考试,为父无法帮你压题,也无法揣测考官喜好,全看你自身本事。”

江琰没想到会试的出题规则、考官人选之事竟如此复杂、严谨,倒是跟那个异世界的现代高考有两分相似之处了。

这也更让他怀疑,是否在他之前,也有人跟自己有过同样的经历。

江瑞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在沉墨废寝忘食的钻研下,那架改良水车的样机终于试验成功,效率提升明显,且更省力耐用。

江瑞兴奋不已,拿着水车模型和数据记录想找江琰分享。

走到澄意斋外,听到里面传来的朗朗书声,又怕打扰弟弟备考,最终只是欣慰地笑了笑,转身离开,决定等考后再给五弟一个惊喜。

府中上下都对江琰的饮食起居照料得无微不至。

周氏亲自盯着厨房准备各种补脑安神的汤水膳食。

江琰自己则严格自律,读书、习武、药浴,循环往复。

他能清淅地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状态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