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国舅难当,这一世我只想躺平 > 第27章 中秋佳节

第27章 中秋佳节

没过两日,便至中秋。

忠勇侯府内自是张灯结彩,一派团圆喜庆之气。

晚膳设于正厅,菜肴丰盛精致,一家人围坐一桌,笑语晏晏。

比之往年,因江琰的转变和乡试结束,更多了几分轻松与真正的和乐。

江尚绪与周氏坐在上首,看着儿孙满堂,面露欣慰。

大嫂虽依旧话不多,但眉宇间的郁结也似乎被这节日气氛冲淡了些许。

二哥江瑞、二嫂钱氏带着一双活泼的儿女,更是热闹非常。

小世初叽叽喳喳地说着书院里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江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暖意融融。

这是他重生归来后,过的第一个团圆节,倍感珍惜。

用罢晚膳,月色正好。

江瑞夫妇便带着世初和怡绵,准备去御街那边看花灯。

小世初兴奋地拉着江琰的衣角:“五叔同去!五叔同去!”

江琰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又看向安静坐在母亲身边的侄儿江世贤:

“世贤也一同去吧,整日闷在房里读书,也该松快松快。”

江世贤有些尤豫,看向母亲秦氏。

秦氏温和地笑了笑,柔声道:

“去吧,难得过节。我正好陪你祖母说说话,赏赏院里的月亮,一样的。”

她如今已渐渐走出阴霾,更希望儿子能多些少年人的活泼。

江世贤这才点头答应。

于是,江琰便带着两个侄子,随着江瑞一家出了门。

府外早已是火树银花,人潮如织。

各式精巧的花灯将汴京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舞龙舞狮、杂耍百戏,引得围观百姓阵阵喝彩,空气中弥漫着糖果点心的甜香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正行走间,忽见前方一阵小小的骚动。

一个熟悉的、大咧咧又带着几分轻挑的声音传来:

“小娘子,一个人看灯多无趣?不如让小爷我陪你逛逛这汴京夜景如何?”

江琰蹙眉望去,果然安国公府的那个憨憨纨绔萧烨。

他正带着几个手下,拦着一位带着帷帽、衣着看似素雅实则料子极好的女子,言语间颇多轻浮。

那女子身边只跟着一个同样带着帷帽的小丫鬟,正焦急地想护着主人离开。

“啧,这个萧烨……”

江琰无奈摇头,对江瑞道:

“二哥二嫂,你们带孩子们先去前面看舞狮,我过去看看。”

他走上前,拍了拍萧烨的肩膀:

“萧兄,好久不见,怎的在此处……欣赏月色?”

他语气带着熟稔的调侃。

萧烨回头一见是江琰,立刻笑了:“哟!江琰!你可终于舍得出来了!不过小爷今天暂且没工夫理你啊,我正想请这位小娘子一同赏玩呢!”

江琰看了一眼那被围住、虽看不清面容但身姿僵硬的女子,对萧烨低声道:

“萧烨,你看把人家姑娘吓的。若是闹将起来,惊动了巡城的兵马司,传到国公爷耳中,怕是又要罚你跪祠堂了。不如,我陪你去前头酒肆喝两杯如何?”

萧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爹,闻言缩了缩脖子。

又看了看那女子,觉得确实有点棘手,便就坡下驴,嘿嘿一笑:

“行吧行吧,给你江五一个面子!走走走,喝酒去!听说玉香楼新来了位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咱们去瞧瞧?”

江琰一边应和着,一边对着那对主仆使眼色,让他们赶紧离开。

只是他没看到,在他与萧烨相携离去后,那带着帷帽的女子缓缓卷起帽沿,盯着江琰的背后不知道在想什么。

江琰没想跟他去什么玉香楼,正找借口离去之际,忽见侯府一名家丁急匆匆挤过人群跑来。

见到他如同见到救星,气喘吁吁地低声道:

“五、五公子!快!快回府!府里来了贵客!老爷让您立刻回去!万万耽搁不得!”

江琰见他神色紧张绝非寻常,心中一惊,立刻对萧烨拱手:

“小公爷对不住,家中急事,必须立刻回去!改日再聚!”

说罢,也顾不上多解释,让家丁赶紧去找江瑞说一声,自己则匆匆往侯府赶去。

一路疾行回府,只见府门看似如常,但守卫明显增加了不少,且都是神色紧绷。

江瑞一行人也同时赶到。

踏入府门,管家立刻迎上,低声道:

“几位主子,快!陛下和皇后娘娘,还有大皇子、大公主、五皇子三位殿下,都在正厅!”

几人心中巨震!中秋之夜,陛下怎么会携长姐和三位殿下突然驾临臣子府邸?

他们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袍,快步走向正厅。

只见厅内灯火通明,气氛却并非想象中那般庄严拘谨。

景隆帝以及长姐身着常服,正与父亲母亲和大嫂说着什么,神色颇为放松。

三位殿下则依次坐在下首,听着大人们的谈话。

“你们回来了?快来拜见陛下和娘娘。”江尚绪见到他们,忙道。

几人立刻上前,依礼叩拜:“臣江瑞(臣妇/学生江琰/草民江世贤),叩见陛下,皇后娘娘,参见大皇子殿下、大公主殿下、五皇子殿下。”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

“今日宫中家宴结束,宁安这丫头非要闹着出来看花灯,朕便与皇后带着他们出来走走。经过侯府,便进来看看。此行不会有人透露出去,一家人不必拘礼。”

江琰这才明白过来,心中不由感慨皇帝对姐姐的宠爱与体贴,竟能在这样的日子特许她回娘家看看,这份恩宠已是极重。

江琼看向弟弟,眼中满是温柔和关切:“阿琰象是清瘦了些,听父亲母亲说,你这段时间颇有长进,可是考试辛苦了?”

“劳娘娘挂心,我一切安好。从前是我混帐顽劣,还请陛下、娘娘恕罪。”江琰躬敬回答。

江琼眼中笑意更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随后,周氏便笑着请皇后和公主移步后院说话,秦氏和钱氏自然也陪同前去。

前厅便留下了江尚绪、江瑞、江琰陪着景隆帝和两位皇子。

景隆帝看似随意地问了些家常,又问及江琰南下订婚之事。

听闻一切顺利,苏家小姐贤淑知礼,便点头称好。

随即又自然地问起乡试,问他考得如何,策论写了些什么。

江琰心中谨慎,斟酌着语句,将策论中的主要观点精简扼要地说了几句,不敢过分卖弄,也未提及那首词。

皇帝听得认真,眼中划过赞赏之色。

“年纪轻轻,能有此见地,实属不易。看来不仅确是用了功,这次南下相比也是感受良多。”

大皇子赵允承在一旁安静听着,目光偶尔落在江琰身上,沉静的眼眸中既是惊奇,又是审视。

期间,五皇子赵允衍还好奇地问了江南好不好玩,花灯有没有宫里的好看之类的问题,江琰也笑着耐心回答,气氛倒也轻松融洽。

直至月上中天,夜色已深,皇帝方才起身准备回宫。

一家人恭送圣驾至府门,看着那看似普通的马车在侍卫的簇拥下悄然离去,心中皆久久不能平静。

回到府内,周氏忍不住激动又兴奋:

“真是天大的恩典!陛下和娘娘竟这般时辰还过来,看来陛下对娘娘果真……”

江尚绪虽未多说,但眉宇间也带着一抹荣光与深思。

江琰望着窗外姣洁的明月,心中亦是波澜起伏。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杭州苏府。

苏晚意抱着那封信,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若是靠近本人,还能听到她口中一直喃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