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我连襟是朱棣 > 第42章 李景隆想要投降?

第42章 李景隆想要投降?

朱棣点头道:“言之有理!”

徐牧继续道:“之前释放的战俘,我们也可以利用,如今,他们必定是徨恐不安的,可以安排燕王特使跟他们秘密接触,倒也不用他们来北平,只需要把他们组织起来。百人一营,让他们想办法截断南军的粮道,若是朝廷派遣大兵围剿,就让他们就地躲藏,若是朝廷人数少,就让他们突袭!”

“这些人大抵都是本地人,知道该朝着什么地方躲,该朝着什么地方藏!”

“到也不需要攻击他们的主要粮道,随便偷袭就好,断了粮,五十万大军便是一盘散沙!”

朱棣站在一旁,手指轻捻胡须,目光落在沙盘角落的“德州粮仓”标记上:“此计切中要害。道衍,你手下细作熟悉山东地形,连络这些俘虏兵、传递消息的事,便交由你统筹。”

朱棣算是发现了,徐牧这个家伙能力还真是强。

手段不如姚广孝这么阴险,但是,也是一环套一环,坑人于无形之中。

朱棣看着徐牧:“你释放俘虏的时候就想到这一层了?”

徐牧看了一眼姚广孝:“受了大师启发!”

姚广孝道:“这些俘虏士兵都已经登记在册,想要连络他们不难,只是,如此战法,还是需要谨慎一些,这些军户跟我们合作,还是要想办法保全他们的性命,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不错!”徐牧点点头:“可以用燕王令,告诉他们减免赋税,抢走的粮食可以自由分配,要想办法尽可能的保全自己,最好,还是燕王府这边安排亲信千户,百户!”

一边说着,徐牧还拿出来了一份名单:“还请王爷过目,决战耿炳文,臣倒是发现了一些还算是不错的军官!”

朱棣接过名单看起来。

上面详细的记录了名字,此外,就是立下了什么功劳,作战是否勇猛,特长是什么。

朱棣忍不住道:“妹夫,你可真是,心细如发!”

“欲成大事,非得是如此!”徐牧笑着开口道。

三人正商议着后续细节,殿外突然传来亲卫的通报声,带着几分急促:“殿下!马保大人从德州赶回,说带回了李景隆军中的紧要物件!”

话音未落,马保已快步走进殿内,玄色披风上还沾着旅途的风尘。

他双手捧着一个锦盒,快步走到朱棣面前,躬身递上:“殿下,这是德州细作从李景隆心腹手中拿到的,说是李景隆亲笔所书,要亲手呈给殿下。”

朱棣一愣:“什么?”

随后,他接过锦盒,指尖抚过盒面精致的纹路,这是曹国公府的专用锦盒,绝非寻常人能仿制。

他打开盒盖,里面放着一封折叠整齐的信纸,信纸边缘印着“曹国公府”的朱红印记。

朱棣展开信纸,目光刚扫过开头,原本平和的脸色微微一凝。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徐牧与姚广孝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李景隆刚领兵北上,怎会突然给燕王写亲笔信?

徐牧的脑海当中忍不住冒出来一个念头。

李景隆该不会投了吧?

片刻后,朱棣将信纸递向徐牧,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你们看看。”

徐牧伸手接过,目光落在“李景隆顿首”的落款上,心头便是一震。

再往下读,信中内容更是让他惊得瞳孔收缩——李景隆在信中直言,午门监斩后,勋贵对他避之不及,军中将士非议不断,更怕北上战败后被朱允炆以“丧师之罪”株连全家。如今愿以“献德州粮仓、率三万嫡系归降”为条件,求朱棣在战后保他南京家眷平安,且仍授他爵位,“若殿下应允,某愿为前驱,助殿下拿下山东!”

“竟是亲笔信……”

徐牧诧异的看着朱棣,仍有些不敢置信,“他身为曹国公,是朱允炆亲点的北征主帅,怎会如此轻易便要投诚?会不会是朱允炆设下的圈套,用亲笔信诱咱们出兵?”

姚广孝凑过来,仔细看了看信上的字迹——笔画间带着几分急促,末尾的“顿首”二字更是力透纸背,显露出写信人内心的焦虑。

他捻着念珠,缓缓道:“徐大人多虑了。这字迹与李景隆早年给文忠公的家书别无二致,绝非仿造;且他愿献德州粮仓,便是断了自己的后路,粮仓是南军命脉,他若设局,岂会拿自己的粮草做赌注?”

朱棣走到殿中,目光扫过两人,语气沉稳:“道衍说得在理。李景隆本就无死战之心,倒是真的想不到,我们释放战俘,竟是会有如此之多的连锁反应,想来,午门血案已让他看清朱允炆的狠辣,如今又要带着军心涣散的大军北上,赢了未必有功,输了必遭清算。投诚对他而言,是唯一的活路。”

“只是他他南京家眷……”

徐牧仍有顾虑:“咱们的暗线在南京虽有势力,却未必能护住一整个国公府的人。他会不会想要诈降?”

朱棣笑了笑:“倒也未必,李景隆,可是年轻的狠,此外,你不要看他勋贵对他避之不及,皇考这么多年,勋贵彼此联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朱允炆未必就敢清算!”

“咱们给他一个定心丸。”

朱棣抬手点了点信纸,“马保,你即刻返回德州,让细作带着我的回函去见李景隆,就说他的家眷,我已命南京暗线全力保护,另外,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三人的家族倒卖官粮,我们手中也有证据,可以想办法保全他的家人,至于他的爵位,战后不仅保留,孤,绝不让他吃亏。”

姚广孝补充道:“还有一事需在回函中说清——让他先稳住军中副将,尤其是忠于朱允炆的盛庸、平安等人,莫要泄露风声。待他献了粮仓,咱们立刻派张玉、丘福率军接应,里应外合拿下德州。届时他麾下士兵见粮仓已失、燕军压境,自然会跟着归降。”

徐牧点头道:“殿下,李景隆虽说有了投诚之心,可是,之前的策略该用还是要用,以防万一!”

朱棣点头道:“你说的不错,不过,德州粮仓是南军的根本,李景隆献了粮仓,五十万大军不出十日便会断粮,到时候不用咱们动手,他们自己就会溃散,先看看李景隆的诚意再说!”

朱棣眼中闪过精光,走到沙盘前,指尖重重按在“德州”二字上:“李景隆这封亲笔信,可比十万大军管用!拿下德州,山东北部便尽在掌握,再加之北平、保定,整个北方便是咱们的天下。朱允炆没了北方的屏障,南京城便近在眼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