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我连襟是朱棣 > 第43章 这大明的天下,坏就坏在这些文官的手里头

第43章 这大明的天下,坏就坏在这些文官的手里头

德州帅府的书房内,烛火昏黄,李景隆手持朱棣的回函。

朱棣盛赞了李景隆的行为。

不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李景隆献粮仓钥匙、布防图、虎符,斩忠允炆副将的要求。

简单来说,你得缴纳投名状。

李景隆也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心知肚明,自己没啥退路了。

赢了,朱允炆未必会重用自己,他忌惮勋贵集团。

输了,朱允炆会不会直接杀了自己?之前感觉不太可能,但是,想想午门刑场的血泪,李景隆就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难说。

如今这条路,已是他唯一的生路。

“来人。”李景隆低沉的声音打破寂静,门外的亲卫应声而入:“去把德州粮仓的铜匙、城防布防图,还有三万嫡系的调兵虎符取来,再传我命令,让侍卫统领张成即刻来见。”

亲卫愣了一下,随即躬身退下。

不多时,张成快步走进书房,他是李景隆的心腹,也是少数知道“投诚计划”的人。“将军,您叫末将?”

李景隆将朱棣的回函推到他面前,语气冰冷:“燕王要咱们表诚意,你带一队心腹,今晚就去把盛庸安插在军中的副将王奎、李信处决,就说他们通敌燕军,证据便是这份他们与北平密信的副本。”

李景隆说着,从抽屉里取出早已伪造好的密信:“事后把他们的人头挂在军营辕门,对外宣称‘肃清军内奸佞’,稳住其他将领。”

张成接过密信,手微微一颤:“将军,王奎、李信是盛庸的人,杀了他们,盛庸那边怕是会起疑……”

“疑又如何?只要我们的皇帝陛下相信就好!”

李景隆的眼中满是疲惫与狠厉,“咱们已没有退路!不杀他们,燕王怎会信咱们?不斩掉盛庸的爪牙,日后拿下德州,这些人迟早会反咬咱们一口!”

张成看着李景隆决绝的神色,不再多言,躬身应道:“末将明白,今晚定办妥此事。”

待张成离去,李景隆微微的吐了一口气。

他想起午门刑场的血流成河,想起那些将领临死前的眼神,又想起朱棣回函中“保家眷平安”的承诺,心中五味杂陈,若不是朱允炆逼得太紧,他何至于走到这一步?

“父亲。”

书房门被轻轻推开,李景隆的儿子李增枝走了进来,他刚满二十,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您叫我?”

李景隆转过身,看着儿子,眼神柔和了许多。

而后,他深吸了一口气,终于把自己最大的秘密给说了出来:“增枝,为父已决定,投效燕王。”

李增枝猛地睁大眼睛,满脸震惊:“父亲!您是朝廷的曹国公,是北征主帅,怎可……怎可投敌?”

“投敌?”

李景隆苦笑一声,走到儿子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以为为父想吗?朱允炆这黄口小儿,刚愎自用,听信方孝孺那些文臣的谗言,杀忠良、诛家眷,午门那两百多将领,哪个不是为大明出生入死?可结果呢?连五岁的孩子都没放过!”

李增枝沉默,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监斩官,也听到家将的说法,李景隆流下了血泪。

这些人,那都是跟李景隆在军营里面喝酒,玩乐的将领,他们对大明朝的功劳李景隆是知道的,李增枝耳濡目染之下也是知道一二的。

李景隆指着桌上的回函,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为父若不投燕王,待北上战败,咱们李家上下,也会落得和周显、赵武一样的下场!你母亲、你妹妹还在南京,若为父出事,她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李增枝沉默了,他虽年轻,却也知道午门血案的惨烈,更清楚朱允炆对武将的狠辣。

李景隆冷笑:“火龙烧仓,南京,南方的那么多粮仓都被一场大火焚毁,朱允炆不查不问,十几万的士兵,心怀大明,从北方归来,朱允炆却把这二百多个将领全杀了,南京勋贵跪在地上,苦求朱允炆网开一面,他呢,杀了这二百多个将领也就算了,还要诛灭他们的家人!”

“这样的人是仁君吗?这样的人,配当大明朝的皇帝么?”

半晌,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父亲,儿子明白您的难处。只是燕王那边,会信咱们吗?”

“会。”

李景隆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递给李增枝,“这里面是粮仓钥匙、布防图和虎符,明日你带着这些,随燕王的细作去北平——你去当人质,燕王便会信为父的诚意,也会派人保护你母亲和妹妹,只要燕王能速战,只要燕王能赢,他们就会安全!”

“儿子去当人质?”李增枝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只要能保全家平安,儿子愿意去北平!”

李景隆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愧疚:“委屈你了。待日后燕王平定天下,为父定会求他放你回来,咱们父子再团聚。”

“父亲放心,儿子不怕。”

李增枝握紧锦盒,语气沉稳:“只是父亲在德州要多加小心,盛庸、平安那些人,都不是善茬。”

李景隆叹了口气:“为父知道。明日你走后,为父便会按计划,将德州粮仓献给燕王,再里应外合拿下德州。只要拿下德州,盛庸,平安都不足为虑,咱们李家,就有救了。”

父子二人又说了些家常,李增枝便起身准备——他知道,此去北平,前路未卜,但为了家人,他必须走下去。

待李增枝离开书房,李景隆重新拿起朱棣的回函,目光落在“战后仍授爵位”的字样上,心中却没有丝毫喜悦。

朱棣能不能赢,他不知道,但是,朱老四你狗日的,千万不能输。

他走到书架前,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那是父亲李文忠当年随太祖皇帝征战的军功册。

手指抚过册页上“忠勇”二字,李景隆眼框泛红:“父亲,儿子不孝,没能守住您的忠名,可儿子也是没办法……若太祖皇帝还在,安能让朱允炆如此胡作非为?这大明的天下,坏就坏在这些文官的手里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