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人在北美罗马,反攻君士坦丁堡 > 第六十七章 面见嘉靖

第六十七章 面见嘉靖

第68章 面见嘉靖

约翰尼斯带领着由二十几名船员和船长组成的使节团,乘坐大明官府准备的马车,缓缓驶入了北京的外城。

车轮在石板路上不断颠簸,每一次震动都提醒看车内的人,他们正踏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约翰尼斯掀开车帘的一角,外面的景象让他屏住了呼吸。

一道城墙。

那不是他在欧罗巴见过的任何城墙,不是为了抵御几百个骑士冲锋的堡垒,它高大、

厚重,向着左右两边无限延伸,直到视线无法触及的远方。墙砖是崭新的,接缝处用填充的米浆和黏土混合物填充得很满。

随行的翻译官见约翰尼斯神情专注,便用一种混杂着敬畏与自豪的语气介绍起来。

“大人您看,这便是京师的外城墙。十年前,为了防备北边儿的鞑靶人,朝廷下旨,只用了不到一年就修起来了。”

他指看那些严丝合缝的墙砖。

“您再细看那每一块砖,上面都刻着字呢。那是烧制工匠和监察官吏的名字。若是将来这墙出了半点差错,哪怕人远在千里之外,也要被抓回来问罪砍头。”

约翰尼斯心头猛地一跳。

一年之内,筑起如此规模的城墙?还将责任体系深入到最末端的每一个工匠?

这种恐怖的动员能力和精细管理,让他对这个东方王朝的认知瞬间变得更加伟大。埃律西亚城的城墙虽然也算坚固,但若论规模和这种组织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这座城墙本身,就是一种无需言语的权力展示。它在无声地宣告,能筑起这道墙的帝国,拥有何等的力量。

马车穿过高耸的城门了,驶入城内。

预想中那种帝国都城的喧嚣与繁华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诡异的寂静。宽阔的街道上,空无一人。两侧的店铺和民居都门窗紧闭,没有一丝商人或者平民的日常生活的声音。

这是大明官府为了迎接他们这群来朝贡的罗马人,而特意采取的清街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彰显天朝威仪,同时避免无知的百姓围观滋事,丢了上国的体面。

然而,这种刻意营造出来的空旷,在约翰尼斯和他的手下眼中,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他通过车窗,看着那些紧闭的门扉。门上雕刻着繁复的镂空花纹,窗户上糊着一层薄薄的白纸,能隐约看到后面有模糊的人影在晃动。

约翰尼斯清楚,在这些门窗的背后,有成千上万双好奇的眼睛,正在窥视着他们这群异乡人。这种感觉,让他浑身不自在,仿佛自己不是代表罗马帝国而来的使节,而是被人盯着看的异域蛮夷。

“他们好象很怕我们。”一名年轻的船长在他身边低声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困惑。

“不。”约翰尼斯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

“他们不是怕我们。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这里是谁的地盘。”

他用下巴指了指外面空旷的街道。

“这条街,这座城,都属于他们的皇帝。皇帝想让它安静,它就必须安静。一个字的声音都不能有。”

年轻的船长沉默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随后的表情变得一脸严肃。

马车队没有片刻停留,径直穿过外城,从更为雄伟的有瓮城的内城城门中穿过,进入了真正的内城。

内城的景象,与外城截然不同。这里的房屋更加规整,一律是青砖灰瓦,透着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许多高门大宅的门口,都蹲坐着两尊巨大的石狮子,它们形态各异,但每一尊都散发看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感。

约翰尼斯看着这些牙咧嘴的石兽,想起了埃律西亚那些贵族家门口摆放的大理石雕像,或是神话英雄的青铜塑象。

形式截然不同,但其背后所代表的家族荣耀和权力地位,却是相通的。

这个古老的帝国,用它独有的一套符号和秩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清淅地标注着权力的等级。

车队最终在一座名为“会同馆”的馆舍门前停了下来。

这里是专门用来接待各藩属国前来朝贡的使节的地方。

一名身着官袍的鸿胪寺官员早已在此等侯。

“诸位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官员平静地说道,“请先在此歇息。陛下何时召见,需等侯宫里的旨意。在此期间,为免生出事端,还请诸位不要擅自外出。”仿佛在背诵一段早已准备好的公文。

约翰尼斯躬身致意,态度谦恭:“有劳你们的安排,我等在此静静等侯。”

一行二十多人被领进了馆舍。

院落打扫得十分整洁,房间也还算干净,但每个人的心中都难免有一丝即将面对东方王朝皇帝的紧张,他不知道这位皇帝能否同样他们的通商请求。

与此同时,紫禁城内的内阁值房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和陈年书卷混合的味道。

内阁首辅徐阶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对着一堆的奏章发愁。自从他费尽心机扳倒了权倾朝野的严嵩之后,整个大明的两京一十三省,几乎都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他每天都过得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一步。

一名官员脚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正是那位从杭州一路陪同罗马使团进京的朝廷命官。

“阁老。”他躬身长揖,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激动,“罗马使团已经安顿在会同馆了十徐阶放下手中的朱笔,抬起头,看向那个朝廷命官的眼晴说道:“船和炮,都亲眼看过了?”

“看过了!”官员的说话声音都有一丝紧张,“下官作为他们船队的向导一直在他们的旗舰之上,从杭州到天津,再走陆路前往京师。他们的船只高大,他们的风帆技术不亚于我们,很多他们说的东西我都听不懂。”

官员咽了口唾沫,似乎在回忆当时所见的景象。

“阁老,谭抚台奏报里说平海卫城墙被一炮轰开,绝非虚言。下官亲手摸过那炮身,冰冷坚硬,炮管粗壮,那绝不是佛郎机炮那种为了射速,牺牲了不少东西的火炮可比的。”

他停顿了一下,努力组织着语言,将约翰尼斯在船上那番话,原原本本地复述出来。

“那罗马船长还说,他们此行极为不易,在海上屡次遭到佛郎机人的围追堵截。他说,佛郎机人霸占了所有通往东方的航路,视东方航路为他们的独享,不允许任何其他国家的船只前来贸易。”

“他们打造如此重炮,本就是为了自保。若不是他们的船速尚可,险些就在外洋与佛郎机人的舰队开战了。”

徐阶静静地听着,听着这些罗马人与佛郎机人的故事。

“佛郎机人,拢断航路?”他慢慢地重复了一遍这几个字,语气平淡,让人猜不透他心中所想。

“他们是这么说的。”官员连忙补充道,“下官看那罗马船长言辞恳切,神情激愤,不似作伪。他还说,他们的皇子,对世界地理了如指掌,是靠着那位皇子亲手绘制的地图和对季风洋流的精准推算,才避开了佛郎机人的主力舰队,九死一生才来到我朝。”

徐阶的眼晴微微眯起,一道精光一闪而过。

一群拥有强大火炮的远夷,突破了另一群远夷的海上封锁,不远万里前来“朝贡”,其领袖还精通航海与地理。

这几件事串联在一起,已经远远超出了寻常“蛮夷贡使”的范畴。

“他们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心想要突破封锁的勇者,而把佛郎机人描绘成了拦路的贪婪商人。最后,将我大明,当成了他们这场伟大冒险的终点和最高奖赏。”

徐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番话术背后隐藏的逻辑。

那名官员当即一愣,随即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冷汗:“阁老明鉴!下官愚钝了。不过下官以为,此言或许有夸大之处,但佛郎机人素来贪婪狡诈,独占贸易之心,怕是有的。

这群罗马人,或许可以为我朝所用,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徐阶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引虎驱狼,也要看清楚,这头新来的老虎,是不是比那头老狼更听话,更喂得熟。”

“此事,我会亲自向陛下禀报。”

他挥了挥手,示意对方可以退下了。

“你先下去吧。另外,着鸿胪寺的人,去会同馆里,好好教教他们朝见陛下的礼仪。

天朝体面,不可有半点差池。”

“遵命。”官员如蒙大救,躬身快步退了出去。

徐阶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值房里,久久不语。

他思考的,早已不是那几门火炮本身。

而是这群不请自来的罗马人,会给大明,带来怎样难以预料的变量。

接下来的几天,会同馆里上演了颇为有趣的一幕。

鸿胪寺派来的官员,一个年过半百、刻板固执的长者,正一丝不苟地教导着这群罗马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双膝跪地!额头触地!”这名官员亲自做着东方礼节的示范。

一名罗马船长笨拙地模仿着,膝盖重重地磕在冰凉的石板地上,发出一声闷响。他嘴里用生硬的希腊语低声抱怨着。

“见鬼!我们为什么要向另一个国家的皇帝行这种屈辱的礼节?”

这名官员虽然听不懂希腊语,但看那水手脸上的表情,也知道他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这时约翰尼斯一声沉喝,止住了那名还在噗不休的船长。

他从队伍中走出来,站到所有人面前,脸色严肃。

“都给我听着!巴西尔皇子派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创建贸易,是为了找到一条让帝国富强的航路,是为了罗马的未来!不是让你们来这里彰显自己那点可怜的、一文不值的自尊心的!”

他的每一个字都清淅地传到在场每个罗马人的耳朵里。

他随即转向那名官员,通过翻译,换上了一副谦恭的语气。

“贵国的官员,请您息怒,继续教导我们。我的手下只是些粗人,常年在海上漂泊,筋骨僵硬,一时不习惯罢了,绝无不敬之意。”

说完,他没有再给任何人说话的机会,率先跪倒在地,练习东方王朝的礼节。

他的额头,结结实实地碰在冰凉坚硬的地面上,发出“咚”的一声。

他的动作一丝不苟,充满了对这套繁琐仪式的尊重。

看到自己的船长都如此,其他船员和船长们也不再有任何怨言,老老实实地跟着练习起来。

在谁的地盘上,就遵守谁的规矩。

这个道理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的道理。在东方当地最强的势力说了算,而在北埃律西昂的东岸则必须遵守罗马的礼节这没有什么好说的。

又过了数日,觐见的旨意终于下来了。

这一天,约翰尼斯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罗马贵族礼服,上面绣着双头鹰的纹章。他亲手捧着一个精致木匣,里面装着巴西尔皇子写给大明皇帝的亲笔信。

另外九个一模一样的木盒,以及两箱作为样品的烟草和上好毛皮,则由挑选出来的几名最强壮的水手抬着。

一行人在鸿胪寺官员的引领下,徒步走向那座传说中的紫禁城。

当他们穿过一道又一道高大的宫门,最终站在皇极殿那巨大的汉白玉台基下时,所有人都被眼前这座宏伟的建筑彻底震惊了。

巨大的斗拱层层叠叠,支撑起金黄色的殿顶,在清冷的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已经不是建筑,而是一种强大意志的具象化体现。

埃律西亚的大皇宫,甚至欧罗巴所有王国的宫殿加起来,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他们在殿外等侯了许久,寒风吹透了他们的礼服。终于,一名太监从殿内走出,用一种尖细的声音高声宣召。

约翰尼斯整理了一下衣冠,深深地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带领着众人,迈步踏入了这座东方帝国的心脏。

大殿之内,光线幽暗。

数十根巨大的盘龙金柱支撑着高高的穹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檀香气味。

文武百官分列大殿两侧,一个个身着华丽的官服,垂手肃立,鸦雀无声。上百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射在他们这群异乡人身上,那自光中混杂看好奇、审视、轻篾和警剔。

而在那高高的龙椅之中,一个身看黄色龙袍的身影正坐在那里。

那正是二十多年不上朝,却依旧将整个帝国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嘉靖皇帝。

“外邦贡使,罗马国约翰尼斯,觐见一一!”

随着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约翰尼斯带领众人,按照这几天演练了无数遍的礼仪,一丝不苟地行三跪九即大礼。

“罗马国使臣约翰尼斯,奉我国皇子巴西尔·巴列奥略之命,远渡重洋,前来拜见东方伟大的皇帝陛下。”

约翰尼斯的声音通过翻译,在大殿中缓缓响起。他的语气保持着平稳和谦恭。

“我们此行,带来了皇子的亲笔信,以及一些我们新大陆的薄礼。我们仰慕天朝上国的物产与文化,希望能与贵国互通有无,以我国的金银,换取贵国的丝绸与瓷器,造福两国人民。”

他没有过多强调朝贡,而是直接点明了贸易这个最内核的本质。他们已经成功见到了帝国的皇帝是时候直接挑明真正的来意了。

说完,他高高举起了手中捧着的木匣。

一名小太监迈着碎步走下台阶,先是接过了那个装着信件的木匣,又示意后面的船长将那另外九个一模一样的木盒也一并呈上,转身快步送到了御前。

嘉靖皇帝似乎对那封来自遥远国度的信暂时没什么兴趣,倒是对那九个一模一样的木盒多留意了一下。

侍立在他身旁的太监李芳极有眼色,立刻会意,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其中一个。

一截形态酷似人形的植物根茎,正静静地躺在明黄色的锦缎上。

李芳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凑到嘉靖皇帝耳边,用极低的声音飞快地低语了几句。

此时的嘉靖皇帝似乎来了兴趣。

他痴迷修道多年,对各种能“延年益寿”的滋补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和辨识力。这东西,与辽东进责的上品人参差不多。

“此物,在你们那里很多吗?”嘉靖终于开口了。

约翰尼斯心中一动,他知道,巴西尔押对宝了。

这正是巴西尔皇子在临行前,反复叮嘱他,专门为这位神秘的东方皇帝准备的特殊礼物一一产自埃律西昂树林中的特殊植物根茎。

“回禀陛下,此物在我们那里的山林之中,确有不少。”约翰尼斯躬敬地回答,不敢有丝毫怠慢,“若是你们喜欢,待我们两国贸易开通之后,我们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以供你们所需。”

他又示意手下打开另外两箱礼物,露出了里面的皮毛和一捆捆晒干的烟草叶。

嘉靖的目光在那些礼物上随意扫过,最后又落回到了那根西洋参上。

“你们的心意,朕收到了。”

他缓缓说道,语气又恢复了之前那种意兴阑姗的调子。

“至于通商之事,容后再议。你们远来辛苦,先在馆舍好生歇着吧。”

说完,他挥了挥龙袍的衣袖,似乎已经对这些凡尘俗事彻底失去了兴趣。

“退下吧。”

约翰尼斯一行人不敢多言,再次行礼,然后由太监引导看,一步步退出了这座令人压抑的大殿。

当他们重新站在皇极殿外,被午后刺眼的阳光包裹时,每个人都感觉象是从一场大梦中刚刚醒来,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背后那扇厚重的朱漆殿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彻底隔绝开来。

皇帝收下了礼物,尤其是对西洋参表现出了明显的兴趣,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那句轻飘飘的“容后再议”,又象一盆冰水,浇灭了他们心中刚刚燃起的些许希望。

这位东方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心思深不可测,无人能够揣度。

他们的命运,连同整个罗马帝国在远东的未来战略,此刻都悬在了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