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七十一章 铸犁为剑,釜底抽薪

第七十一章 铸犁为剑,釜底抽薪

江陵城西,原本一片荒芜的河滩地,如今已被高大的围墙圈起,内部日夜不停地传来铿锵的金属敲击声与滚滚浓烟。这里,便是关平力排众议,集中荆州大半工匠设立的“军械监”,对外则称“滩工坊”,以掩人耳目。

时值初夏,空气中已带着一丝闷热。关平正站在一座改造后的竖炉前,凝神注视着那奔流而出的炽热铁水。汗珠从他额角滑落,滴在脚下的沙土地上,瞬间蒸发。

“少将军,您要的‘那个东西’,第一批模具已经铸好,正在进行最后打磨”。

关平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带我去看。”

在工坊最深处的一间守卫森严的工棚内,十几名经过严格甄别的老匠人正在忙碌。他们手中打磨的,并非刀剑戈矛,而是一种造型奇特的金属部件——一个带有深凹箭槽的铁制基座,一侧连着精巧的击发机关,另一侧则是一个可旋转的弯折木托。

这正是关平凭借“先知”记忆,结合当前工艺水平,试图“复刻”的划时代武器——神臂弓的内核部件!关平将其命名为“荆襄弩”。

关平接过这还带着打磨馀温的弩机部件,手指拂过冰冷的金属凹槽,心中亦是激荡。在冷兵器时代,弓弩是决定战场走向的关键力量之一。历史上,蜀汉军队的弩兵便极具特色,若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技术跨越,将对未来对抗魏、吴的步兵与骑兵产生压倒性优势。

“测试过吗?”关平沉声问。

“初步用替代材料组装了三具,进行过试射。”墨衡引着关平来到工棚后的测试场,“用的是加强的弩臂和牛筋弦,箭矢也是特制的重箭。”

测试场上,立着百步(约138米)外的包铁木靶。一名健硕的士卒奋力蹬开弩臂,扣动扳机。

“嗡——咻!”

一声沉闷的弦响,箭矢如同黑色的闪电般激射而出,瞬间跨越百步距离,狠狠钉入靶心!那力道之大,竟让箭簇穿透一寸厚的铁皮和木质靶身,从背后透出三寸有馀!

“好!”关平忍不住赞道,“穿透力远超预期!速射如何?装填可便捷?”

“回少将军,”负责测试的匠头回道,“熟练士卒,每分钟可发三至四箭。虽不及弓手迅捷,但胜在力道集中,破甲能力极强!且此弩可脚踏上弦,对臂力要求反不如强弓,可让更多士卒掌握。”

关平满意地点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一种能够大规模列装,在中远距离形成密集火力复盖,并能有效克制重甲单位的制式武器。

“少将军,此弩虽好,但有两个难题。其一,内核部件如这弩机,需精铁反复锻打,耗时耗力,难以大规模铸造。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弩弦。要达到如此磅数和轫性,非上等牛筋、麻绳混合特制不可,而荆州……牛马稀缺啊。”

关平眉头微蹙,这正是他一直以来担忧的问题。他沉思片刻,问道:“库存还能支撑制造多少具?”

“若全力制造,仅够装备……一曲(约500人)。”墨衡低声道,“若无新材来源,此弩恐难成建制。”

工棚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超越时代的设计,却卡在了最基础的原材料上。

就在这时,亲卫来报:“少将军,马忠从事从武陵回来了,有紧急军情禀报!”

关平心中一凛,马忠被他派往武陵,明为巡查,实则是暗中调查江东可能通过五溪蛮地区进行的渗透和物资走私。此刻突然返回,必有要事。

他立刻离开工坊,回到都督府衙。风尘仆仆的马忠已在堂前等侯,脸上带着一丝疲惫,更有一丝兴奋。

“马从事武陵情况如何?”关平屏退左右,直接问道。

“少将军所料不差!”马忠压低声音,“江东果然贼心不死!他们无法从江夏、长沙正面突破,便试图走武陵山区的蛮道。我暗中查获数批试图走私的商队,缴获了不少禁运物资,其中……便有这个!”

马忠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束处理好的、泛着油亮光泽的筋腱。

关平瞳孔一缩:“牛筋?而且是上品!”

“正是!”马忠语气肯定,“不止牛筋,还有试图走私出去的优质生铁、盐巴。据抓获的活口交代,这是江东豪族全氏麾下的商队,试图用这些禁运物资,绕过我军封锁,与五溪部分部落交换药材、皮毛,并打探我军布防。”

“全氏……全琮的家族?”关平眼中寒光一闪。全琮虽已初步归心,但其家族在江东盘根错节,有此行为并不意外。他沉吟道:“看来,孙权虽然表面上被我们打怕了,暗地里的经济渗透和情报搜集从未停止。”

忽然,关平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计划瞬间成型。他盯着那几束牛筋,嘴角慢慢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

“马从事,你做得很好。这些缴获的物资,尤其是牛筋,全部秘密运入军械监,严加看管。”关平下令,随即走到案前,铺开绢帛,提笔疾书。

“少将军,您这是?”马忠疑惑。

“孙权想玩暗的,我们就陪他玩,还要玩一票大的!”关平笔下不停,语气带着一丝杀伐决断,“他不是缺战马,缺北地特产吗?我们‘卖’给他!”

他写下的,是一份看似普通的商业许可文书,允许特定商队在荆州与江东交界处进行“有限”的边境贸易,所列交易物品,多是荆州盛产而江东相对稀缺的药材、漆器、部分锦缎,甚至……还包括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军械残次品或淘汰品。

“少将军,此举是否资敌?”马忠有些担忧。

“非也。”关平写完,吹干墨迹,解释道:“此乃‘钓饵’。我们要卖的,是他们想要,但并非最紧要的。而我们真正要的,是他们赖以维持军备的命根子——牛筋、战马(哪怕少量)、以及江东特有的优质铜料!”

他指向地图上武陵与江东交界处几个隐秘的水陆节点:“我们将设立‘官督商办’的榷场,严格管控交易品类和数量。”

关平的目光变得深邃:“此为一石二鸟之计。明面上,我们开放边贸,可缓解边境压力,甚至让江东内部主和派声音更大,也能为我们获取急需的物资,解决‘荆襄弩’的燃眉之急。暗地里,我们要摸清其物资脉络,必要时……”

他做了一个切断的手势:“可派无当营,深入其境,焚毁其库,断其根基!此谓‘铸犁为剑’示之以弱,‘釜底抽薪’击其要害!”

马忠闻言,茅塞顿开,眼中满是钦佩:“少将军深谋远虑,忠不及也!我这就去安排,定将此策落实!”

关平负手而立,望向东南方向,仿佛能看到建业城中孙权与陆逊那焦虑而又不甘的面容。

“想要荆州?可以。拿你们的血肉筋骨来换吧。”

工坊中“荆襄弩”的寒光,与手中这份即将引发暗潮汹涌的贸易许可,交织成了一幅更为宏大的战略图景。军事、经济、情报,多线并举,荆州的战争机器,正在关平的执掌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隆隆运转起来。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