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六十七章:赵云的点拨

第六十七章:赵云的点拨

江陵城外的校场上,马蹄声如雷,卷起漫天黄尘。

赵云端坐于白马之上,一身银甲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他刚刚率领着从益州带来的五百西凉战马和数十名熟练工匠抵达荆州,此刻正与关平并辔而立,观摩荆州新军的操练。

“子龙叔父,这些西凉骏马,真是雪中送炭。”关平望着马场上奔腾的健马,眼中难掩喜色,“荆州缺马,有了这批良驹,我们的骑兵总算能成形了。”

赵云微微颔首,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校场上正在演练的“无当营”和“铁壁营”。看着沙摩柯率领蛮兵在仿真的山林地带上如猿猴般敏捷穿梭,看着周仓指挥着重甲步兵组成坚不可摧的盾阵,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平儿,这些都是你的手笔?”赵云的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几分探究。

关平谦逊地笑了笑:“是诸位将士用命,侄儿不过稍加集成。

赵云摇头,目光深邃:“不必过谦。我在益州时,就听闻你在荆州大展拳脚。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这些新式战法、特殊部队,便是孔明见了,也要称赞。”

二人说话间,已策马来到校场中央的演武台。台下,一队骑兵正在练习冲锋,马蹄踏地的震动传至台上,让人心潮澎湃。

关平深吸一口气,知道机会难得。他转身面向赵云,郑重地行了一礼:“子龙叔父,侄儿有个不情之请。”

赵云挑眉:“但说无妨。”

“久闻叔父枪法独步天下,七探蛇盘枪更是精妙绝伦。侄儿在枪法上偶有困惑,恳请叔父指点一二。”关平语气诚恳,眼中闪铄着对武艺进步的渴望。

赵云看着关平,想起当年长坂坡上那个跟在关羽身后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领,心中不由感慨。他微微一笑:“好,让我看看你这些年的进境。”

二人各自取来训练用的木枪,褪去铠甲,相对而立。

校场上的将士们听说关平要与赵云切磋,顿时围拢过来,个个翘首以盼。沙摩柯、周仓等将领也闻讯赶来,这等高手过招的机会,可是千载难逢。

“少将军,加油!”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顿时校场上响起一片助威声。

关平凝神静气,摆出起手式:“叔父,请。”

赵云也不谦让,木枪一抖,如灵蛇出洞,直取关平面门。这一枪看似平直,实则暗藏七种变化,正是七探蛇盘枪的起手式“灵蛇探路”。

关平全神贯注,在“洞察学习”的能力加持下,赵云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清淅地印入他的脑海。他注意到赵云握枪的手腕在最后一刻有个微不可查的旋转,枪尖随之产生细微的震颤,让人难以判断真正的落点。

“原来如此”关平心中明悟,不退反进,木枪斜挑,精准地截向赵云枪势的必经之路。

“哦?”赵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手腕再转,枪势突变,如毒蛇摆尾,绕过关平的格挡,直刺肋下。

这一变招快如闪电,围观的将士们只觉眼前一花,赵云的枪尖已到关平身前。不少人惊呼出声,以为关平必败无疑。

然而关平在赵云变招的瞬间就已察觉,他腰身一拧,险之又险地避开这一枪,同时自己的木枪借势回旋,如狂风扫叶,反击赵云下盘。

“好!”赵云赞了一声,步伐灵动,轻易避开,手中木枪却如活了过来,时而如灵蛇吐信,迅疾刁钻;时而如巨蟒盘绕,密不透风。

二人你来我往,转眼已过二十馀招。关平虽处下风,却始终没有溃败,反而在赵云的压迫下,将自身所学融会贯通,枪法越发圆融。

校场上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场精彩的对决吸引。沙摩柯瞪大了眼睛,喃喃道:“原来枪可以这么用”

周仓更是看得如痴如醉,他惯用大刀,此刻却从二人的枪法中悟出了不少发力技巧。

场中,关平越战越勇,他感到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赵云枪法中的精髓,那些发力技巧、节奏掌控、虚实变化,在他的洞察学习能力下,逐渐被解析、理解、吸收。

就在第三十招时,赵云枪势再变,木枪如毒蛇锁喉,直刺关平咽喉。这一枪快得超乎想象,枪尖未至,凌厉的枪风已扑面而来。

关平心知这是关键时刻,他全神贯注,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模仿赵云先前的一个发力技巧,腰马合一,手腕微转,木枪如毒龙出洞,不闪不避,直取赵云中路。

“咦?”赵云轻咦一声,关平这一枪,竟有几分他七探蛇盘枪的影子,虽形似而神非,却另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两杆木枪在空中交错,最终在距离对方要害寸许处同时停下。

校场上寂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

赵云收枪而立,看着关平的目光中满是惊叹:“平儿,你的悟性实在惊人。”他顿了顿,继续道:“我观你枪法,已得云长兄刚猛之精髓,又自成一格,添加了许多灵动变化。更难得的是,你竟能在实战中模仿并理解我的发力技巧,这份悟性,便是我年轻时也自愧不如。”

关平收枪行礼,诚恳道:“全赖叔父指点。”

赵云摇头:“非我指点之功,是你自己善于学习。”他走上前,拍了拍关平的肩膀:“来,我与你说说七探蛇盘枪的精要”

二人就在演武台上坐下,赵云详细讲解着自己枪法的奥妙,关平凝神倾听,不时提出疑问。在“洞察学习”的持续作用下,他对赵云枪法的理解飞速提升,许多以往困惑之处壑然开朗。

“故而,七探为虚,蛇盘为实,虚实相生,方是此枪真意。”赵云最后总结道。

关平若有所思,忽然拿起木枪,依照赵云的讲解演练起来。起初还有些生涩,但很快便熟练起来,一杆木枪在他手中,竟真有几分如蛇如龙、虚实难辨的意境。

赵云看着关平的演练,眼中惊叹更甚。他自创这路枪法,耗费十馀年光阴,而关平仅凭一次切磋和一番讲解,就已掌握其中三味,这等悟性,实在骇人听闻。

“好!好!好!”赵云连说三个好字,“假以时日,你的枪法定能青出于蓝。”

夕阳西下,将二人的身影拉得老长。校场上的将士们早已散去,只有他们二人仍在畅谈武艺。

“平儿,你父亲可知你武艺精进至此?”赵云忽然问道。

关平摇头:“父亲军务繁忙,我已许久未与他切磋了。”

赵云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云长兄若知你今日成就,定会欣慰。”他顿了顿,“荆州有你们父子,东线无忧矣。”

“叔父放心,平必竭尽全力,助父亲守好荆州,兴复汉室!”

夜幕降临,星光点点。关平独自一人在院中继续演练枪法,将今日所得融会贯通。他感到自己的武艺在经历一个质的飞跃,而对未来战场的信心,也随着实力的提升而越发坚定。

“魏吴名将们”关平手中木枪如蛟龙出海,在夜色中划出凌厉的弧线,“待我枪法大成之日,便是尔等授首之时!”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