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无当与铁壁
江陵城西大营,校场上尘土飞扬。
关平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过台下数千名精壮士卒。荆州九月的阳光依然毒辣,照在士兵们汗湿的铠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今日召集诸位,是为组建两支新军。”关平声音洪亮,传遍校场,“一曰‘无当’,取其无所阻挡之意;一曰‘铁壁’,取其坚不可摧之志。”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士兵们交头接耳,眼中既有期待也有疑惑。
站在关平身侧的周仓低声道:“少将军,无当营以五溪蛮兵为主,是否会引起军中其他将士的不满?”
关平微微摇头,声音沉稳:“军中只论本事,不论出身。沙摩柯统领的五溪勇士在山林作战中的能力,你我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的目光投向校场一角,那里站着数百名身形矫健、皮肤黝黑的五溪蛮兵。为首的沙摩柯赤着上身,露出精壮的肌肉和密密麻麻的纹身,一双眼睛在阳光下闪铄着野性的光芒。
“沙摩柯。”关平唤道。
“末将在!”沙摩柯大步上前,声如洪钟。他虽已归顺荆州军多时,却仍保持着部落的习俗与骄傲。
“我命你为无当营统领,专司山地、林地侦察与突袭。你可能胜任?”
沙摩柯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单膝跪地:“少将军放心!我五溪勇士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林中潜行无声无息,定不负无当之名!”
关平点头,又转向另一边:“周仓。”
“末将在!”
“我命你从全军力士中挑选五百壮士,组建铁壁营,专司攻坚与防守。配重甲、大盾,务求坚不可摧。”
周仓抱拳领命,眼中却有一丝疑虑:“少将军,重甲大盾虽防御力强,但机动性差,末将担心”
关平微微一笑:“随我来。”
他领着众将来到校场后方一处新建的工坊。工坊内炉火熊熊,数十名铁匠正在忙碌。墙上挂着一套刚刚打造完毕的铠甲,在火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关平伸手轻抚铠甲:“这是我与工匠们反复试验后确定的新式重甲。你们看,胸甲这里我们做了弧度处理,可以偏转箭矢;肩甲采用叠片设计,既保护要害又不影响手臂活动。”
他拿起一片甲叶,递给周仓:“试试分量。”
周仓接过,惊讶地挑眉:“比寻常铁甲轻了不少!”
“不错。”关平眼中闪过智慧的光芒,“我们在铁中掺入少量精钢,既减轻重量,又增强了硬度。而且”
他指向铠甲连接处的皮革:“这些地方我们都用油浸泡过,既防水又柔韧。整套铠甲重四十八斤,比传统重甲轻了十二斤,防护力却更胜一筹。”
周仓眼中疑虑尽去,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如此神甲,配上特制的大盾,铁壁营真可称得上移动的城墙了!”
一直沉默旁观的关羽此时才缓缓开口:“平儿,此甲造价不菲吧?”
关平转身面对父亲,躬敬回答:“父亲明鉴。一套这样的铠甲,造价确是普通铠甲的三倍有馀。”
场中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
关羽抚须的手顿了顿,眉头微皱:“全军装备,恐荆州财政难以支撑。”
“父亲放心。”关平从容不迫,“铁壁营只装备五百人,作为攻坚尖刀,而非普通部队。且孩儿已命人在武陵发现新的铁矿,又与江东商人谈妥了精钢采购的渠道,成本已压低不少。”
潘浚在一旁点头补充:“关将军,少将军所言不虚。经过核算,以荆州目前的财力,支撑这两支特殊部队的组建与装备,尚在可承受范围内。”
关羽这才舒展眉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既如此,便依你之见。”
接下来的数日,江陵大营进入了紧张的选拔与训练阶段。
无当营的选拔场上,沙摩柯立在一根三丈高的竹杆顶端,身形随竹杆摇晃而自然摆动,引得台下阵阵惊呼。
“无当营的第一关,爬上这根竹杆!”沙摩柯的声音从高处传来,“手脚并用也罢,只凭双臂也罢,半柱香内上不来的,自动淘汰!”
关平站在场边观察,眼中闪着思索的光芒。他注意到一个瘦小的蛮族青年,不象其他人那样急着一拥而上,而是先观察竹杆的摇晃规律,然后选择了一个恰当时机突然起步,手脚配合极佳,几乎是眨眼间就攀到了顶端。
“那人叫什么?”关平问身边的沙摩柯副手。
“回少将军,他叫阿木扎,是五溪部落中有名的‘山猫’,据说能在密林中徒手抓住飞鸟。”
关平微微点头,将这个年轻人的名字记在心中。
与此同时,铁壁营的选拔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周仓赤着上身,古铜色的肌肉在阳光下贲张。他面前摆着三块大小不等的石锁,分别标着“一百斤”、“一百五十斤”和“二百斤”。
“铁壁营的第一关,举起一百五十斤石锁!”周仓声如洪钟,“举不起来的,自动淘汰!”
一个接一个的壮汉上前尝试,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轮到一名身材异常高大的士卒时,他直接走向二百斤的石锁,深吸一口气,猛地将其举过头顶,坚持了足足三次呼吸的时间。
场边爆发出喝彩声。
关平不知何时已来到铁壁营选拔场,见状问道:“此人是谁?”
周仓脸上带着欣赏之色:“他叫牛勇,原是南阳铁匠,黄巾乱时流落至荆州从军。据说一顿能吃五斤肉,十张饼,力大无穷。”
关平走近牛勇,仔细打量这个比他高出一头的壮汉:“可愿试试新打造的铁壁甲?”
牛勇憨厚地点头,在工匠的帮助下穿戴起那套新式重甲。当他拿起配套的巨型铁盾时,整个人仿佛变成了一座移动的铁塔。
“感觉如何?”关平问。
牛勇活动了一下四肢,声音在头盔中显得有些沉闷:“回少将军,比想象中轻便,手臂和腿都能活动开。就是这头盔视野有些受限。”
关平仔细记下这个问题:“好,我们会改进头盔设计。”
接下来的训练中,关平亲自参与指导。在无当营,他演示如何利用树林中的藤蔓快速移动;在铁壁营,他指导士卒如何利用大盾组成坚不可摧的阵型。
“铁壁营的关键,不在于个人勇武,而在于协同。”关平站在铁壁营士卒面前,声音严肃,“你们每一个人,都是这面铁墙上的一块砖。一人失误,全阵皆危。”
他命令铁壁营士卒披挂全装,在烈日下练习阵型变换。沉重的铠甲很快让士卒们汗流浃背,但无人敢有怨言。
“少将军也陪着我们晒着呢。”牛勇对身边有些躁动的新兵低声道。
果然,关平同样顶盔贯甲,在烈日下一遍遍指导阵型。汗水从他的额角流下,在铠甲上留下深色的痕迹。
训练间隙,关平召集两队统领,详细讲解他的战术构想。
“无当与铁壁,看似两极,实则互补。”关平在地上画出简图,“铁壁营正面吸引敌军主力,无当营侧翼迂回,破坏敌军后勤,截断退路。待敌军阵脚大乱,铁壁营趁机推进,无当营再从后方夹击”
沙摩柯眼中越来越亮:“少将军此计大妙!我五溪勇士最擅长的就是这种神出鬼没的战法!”
周仓也恍然大悟:“难怪少将军要求铁壁营在保持防御力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机动性。原来是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推进。”
一个月后,两支新军初具雏形。关平决定进行一次实战演练。
演练场地选在江陵城外的一处山谷。关羽、潘浚等荆州高层悉数到场观摩。
山谷中,由廖化率领的五百老兵扮演敌军,据守一处高地。而关平则指挥无当营与铁壁营协同进攻。
战鼓擂响,铁壁营首先推进。五百重甲步兵排成紧密的阵型,大盾相连,如同一道移动的铁墙,缓缓向高地逼近。
高地上箭如雨下,但大多被铁壁营的大盾挡住,偶有穿过盾阵的箭矢,也被重甲弹开。
“停!”关平突然下令。
铁壁营在距离高地一百步处停下,盾阵丝毫不乱。
就在廖化疑惑为何停止前进时,高地的侧后方突然响起喊杀声。沙摩柯率领无当营的士卒如神兵天降,从看似无法攀爬的悬崖处悄然登上高地,直扑廖化军的后方。
廖化军顿时阵脚大乱。就在此时,关平令旗一挥:“铁壁营,进攻!”
先前一直稳步推进的铁壁营突然加速,虽然比不上轻步兵的敏捷,但在重甲部队中已属惊人。铁壁营如潮水般涌上高地,与无当营前后夹击,很快便控制了战场。
观摩台上,潘浚忍不住拍案叫绝:“妙啊!铁壁为砧,无当为锤,敌军如置砧上之肉,任我捶打!”
关羽抚须的手停在半空,眼中满是震惊与欣慰。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马良:“季常,平儿这些创新,或许真能改变未来战场的格局。”
马良点头感叹:“少将军不仅深谙兵法,更知人善任。观此演练,荆州军力必将大增。”
演练结束后,关平召集两支新军,亲自为表现优异者授勋。
当授勋到阿木扎和牛勇时,关平特意多勉励了几句:
“阿木扎,你在演练中不仅自己攀上悬崖,还帮助了三位同袍,此乃团队精神,正是无当营所需要的。”
“牛勇,你在推进时发现右侧同袍的盾阵有缺口,主动补位,保住了全阵完整,此等意识,堪称铁壁营楷模。”
两位出身迥异的士兵激动地接过勋章,眼中闪铄着自豪与忠诚的光芒。
夜幕降临,关平独自一人站在校场上,望着满天星斗。他的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今日演练的每一个细节,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改进。
“少将军,还在思考训练之事?”周仓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关平回头,见周仓和沙摩柯一同走来,微微一笑:“正是。今日演练虽成功,但我发现无当营与铁壁营之间的配合尚有改进空间。比如,信号传递可以更加隐蔽迅速。”
沙摩柯抓了抓头:“少将军说的是。今日我部抵达预定位置后,等了片刻才见到进攻信号。若是真实战场,这点时间可能贻误战机。”
周仓也点头:“铁壁营在加速推进时,阵型有些松散,这是末将训练不力。”
关平摇头:“非你之过,是新式铠甲的重量分布还需调整。我已命工匠重新设计腿甲,减轻下肢负担。”
三人就着星光,在校场上讨论至深夜。关平不仅听取两位统领的意见,还时不时在地上画出草图,提出新的战术构想。
“若是遇上骑兵冲击,铁壁营可以组成此阵”关平画出一个半圆形,“无当营则埋伏两侧,待骑兵被铁壁营阻挡速度大减时,从侧翼发动攻击”
沙摩柯眼前一亮:“我部还可以设置绊马索和陷阱,进一步削弱骑兵冲击力!”
周仓拍手道:“铁壁营可以配备长矛,从盾阵中突刺,形成反击!”
关平欣慰地看着两位越来越有独当一面气势的将领,心中充满了希望。
回到营帐,关平在竹简上仔细记录下今日的总结与改进方案。写至酣处,他不禁想起历史上诸多特种部队的战例,那些出奇制胜的战役,那些改变战局的奇兵
“无当飞军,铁壁铜墙”关平喃喃自语,眼中闪铄着坚定的光芒,“这还只是开始。荆州,必将成为真正的战争机器,任何来犯之敌,都将在这铁壁前碰得头破血流,在这无当之下无所遁形!”
窗外,晨曦微露,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荆州的强军之路,才刚刚启程。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