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筑桥头堡,张南镇北
上庸城头,“关”字大旗迎风猎猎作响,取代了往日申氏兄弟那面暧昧不清的旗帜。
城下,被俘的申耽馀部垂头丧气地列队走过,他们的盔甲兵器已被收缴,即将被打散编入荆州军各营,或转为屯田兵卒。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散尽后的尘埃味,以及一种新旧交替的肃穆气息。
关平一身戎装,卓立于城楼,俯瞰着这座刚刚经历兵锋洗礼的城池。山城上庸,地处汉水上游,东接襄阳,北眺宛洛,西连汉中,实乃兵家必争之要冲。
拿下它,不仅解除了荆州北部的侧翼威胁,更如同在曹魏的肋部插入了一根钉子,未来北伐,此处便是最理想的出发阵地。
“然而,钉子若不稳,反伤己手。”关平心中默念。申耽伏诛,申仪被囚,孟达被囚禁,表面的障碍已然扫清,但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块土地彻底消化,使其成为季汉坚实的前进基地,而非一个新的隐患。
接下来的数日,关平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干练。他并未急于返回江陵,而是亲自坐镇上庸,推行一系列安民整军之策。
第一斧,便是“布仁政,收民心”。他下令张贴安民告示,宣布免除上庸三郡(上庸、房陵、西城)本年度赋税的一半,对于遭受战火波及的百姓,由官府拨发粮种、提供农具,助其恢复生产。
同时,严明军纪,荆州军卒有敢劫掠民财、欺压百姓者,立斩不赦。几颗违反军纪的兵痞头颅挂在城门口,远比任何空洞的承诺更能震慑人心。原本惶惶不安的上庸民众,见这位年轻的“关都督”法令严明、体恤民情,渐渐放下了戒心,街市开始重现生机。
第二斧,乃“整军伍,固城防”。关平亲自检阅原上庸守军,汰弱留强,将精壮者与沙摩柯带来的部分蛮兵以及自己的荆州嫡系进行混编,由可靠的荆州讲武堂毕业生任中低级军官统领。
对于孟达那支已被架空、群龙无首的部曲,关平采取了怀柔策略,厚给粮饷,承诺一视同仁,并从中提拔了几名素有威望、对孟达并非死忠的低级将领,逐步瓦解其旧部体系。城防方面,他依据山势,重新规划了烽燧、哨卡,加固了城墙,并存储了大量守城器械。
内政军事初定,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浮上水面:谁可担此重任,镇守上庸?
此人需有独当一面之能,忠诚毋庸置疑,还需有足够的威望和能力,应对北面曹仁、东面可能来自襄阳的压力,以及内部可能残馀的不稳定因素。
关羽坐镇襄阳,赵云需辅佐父亲,廖化、周仓、赵累各司其职,皆是荆州不可或缺的支柱。自己作为荆南都督和东路军军师,重心必然在江陵和未来的东线。
关平在临时改建的都督府内踱步,脑海中将荆州诸将一一过滤。忽然,一个名字跃入脑海——张南!
张南,原为荆州旧将,历史上随刘备入蜀,以忠勇沉稳着称。在此世界线中,他正奉命镇守荆南要地,防备零陵、桂阳方向的残馀势力以及交州士燮。此人作战勇猛,但更难得的是处事谨慎,顾全大局,并非一味冲杀的莽夫。
将其调来上庸,可谓人尽其才:其一,张南久经战阵,足以应对曹魏可能的边境摩擦;其二,他非关羽嫡系出身,由他镇守这座新附且连接汉中、荆州的关键城池,能更好地平衡各方关系,避免给人以关羽势力过于膨胀的印象,这也是对成都方面的一种微妙交代;
其三,调离荆南,亦可借此机会进一步集成荆南军政,换上更贴近关平施政理念的年轻将领。
“妙!就是张南将军了!”关平一击掌,眼中闪过瑞智的光芒。他当即取过布帛,以荆州都督府军师、荆南都督的身份,郑重写下调令,并附上详细说明,派人火速送往江陵,请父亲关羽用印批准,同时另遣快马直驰荆南,征调张南即刻北上赴任。
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的顺利。关羽对关平的识人之明和周全考虑深感欣慰,毫不尤豫地用了印。荆南那边的张南接到命令,虽感突然,但深知上庸地位之重要,这是主公和关都督对自己的极大信任,当即交接军务,只带了数十亲兵,星夜兼程赶往房陵。
十日后,风尘仆仆的张南抵达上庸。关平亲自出迎,只见张南年约四旬,面容坚毅,目光沉稳,一身征尘却掩不住那股干练之气。
“张将军一路辛苦!”关平上前执手,态度恳切。
“末将不敢当!奉命而来,愿听关都督差遣!”张南抱拳行礼,语气躬敬而不卑不亢。
关平心中暗赞,亲自为张南介绍上庸目前的军政安排、防务部署、民心向背,毫无保留。
他将整理好的户籍、粮册、兵备图册一一移交,并特意强调了与汉中方面保持连络、警剔曹仁动向等要点。
张南仔细聆听,不时发问,所问皆切中要害,显示出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思维。听完关平的交代,他沉声道:“都督放心!张南既来,必竭尽全力,守好此城,使我荆州无北顾之忧,并为日后王师北上,铺平道路!”
关平点头,他知道,找对人了。他留下两名熟悉上庸情况的得力校尉辅佐张南,又将沙摩柯的部分蛮兵暂时划归张南节制,协助熟悉山地作战与巡逻。
临行前,他再次登临城头,与张南并肩而立,指向北方苍茫的群山:“张将军,你看,山的那边,便是宛城、洛阳!今日我辈在此筑垒,来日,这上庸城头扬起的,当是我季汉兴复汉室的旌旗!”
张南胸中豪气顿生,肃然道:“末将期待那一天!必不负都督所托!”
翌日,关平率领主力部队,携带着俘虏,以及从上庸府库中清点出的部分钱粮,踏上了返回江陵的归途。队伍浩浩荡荡,士气高昂。士兵们都知道,他们又打了一场漂亮仗,为荆州开拓了新局面。
关平骑在马上,回望渐渐远去的上庸山城,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与紧迫感。拿下上庸,只是第二步。真正的强军之路、兴汉大业,还有漫漫长途。江陵,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等待着他——水师的革新、连弩的完善、与东吴的经济博弈、对蛮族的进一步集成,以及应对曹丕那绝不会停止的阴谋算计……
车轮滚滚,马蹄声声,载着年轻的都督和他的梦想,向南而行。荆襄大地上的风云,因他这一系列凌厉而精准的操作,正悄然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一个更加稳固、更具攻击性的季汉东路军团,已初具雏形。
新书求收藏,求打赏,求支持,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