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五十三章魏军异动

第五十三章魏军异动

第53章:魏军异动

江陵的冬日,难得洒下一片暖阳。关平站在新扩建的校场上,看着麾下士卒喊着整齐的号子进行操练。汗水在寒风中蒸腾,兵刃的碰撞声与军官的呵斥声交织,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练兵图景。经过近一年的整顿,这支军队已脱胎换骨,少了些以往的散漫,多了几分凌厉的精气神。

讲武堂毕业的第二批学员已充实到各基层部队担任什长、队率,他们将关平强调的纪律和基础战术像种子一样播撒下去。而由伤退老兵充任的基层官吏,也开始在荆州各地发挥作用,他们将自身的利益与大汉政权牢牢绑定,成为稳定地方的基石。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内政有潘浚、马忠打理得井井有条,军工有蒲元、马钧不断取得突破,连弩的改进虽进展缓慢,却也看到了曙光。与五溪蛮的贸易信道已然创建,南方暂无忧虑。关平甚至抽空向赵云请教枪法,向于禁学习治军,自身武艺和韬略也在稳步提升。

然而,这片宁静之下,关平内心深处始终绷着一根弦。他深知,历史的车轮虽因自己的干预偏转了方向,但北方的巨兽并未沉睡,东边的仇敌更不会甘心失败。暴风雨前的平静,往往最是熬人。

“报——!”

一骑快马冲破校场的喧嚣,斥候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奔至关平面前,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插着三根红色雁翎的紧急军报。

“都督!襄阳急件!北岸魏军异动!”

关平心头一凛,接过军报,迅速拆开火漆。信是父亲关羽亲笔所书,字迹依旧遒劲,却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平儿:樊城曹仁部,近日兵马调动频繁。斥候探得,其麾下骑卒分批北移至新野方向,疑似轮换。然,另有数目不详之精兵,借夜色掩护,自北南下,潜入樊城。城头旌旗虽未见大增,但炊烟数量及城内调度迹象表明,其兵力或有集结。徐晃所部亦在偃城有所动作,巡哨力度倍增。魏狗恐有南下试探之意。江陵防务,严加戒备,速调物资兵员,支持襄阳。父,羽手书。”

军报很短,信息却极重。

“兵力轮换?明降暗升?”关平合上绢书,目光锐利如刀。这种手法并不高明,却有效。若只是寻常的防区轮换,为何要夜间秘密增兵?曹仁这是想麻痹襄阳守军,营造守势假象,实则暗中积蓄力量,准备搞一次突然袭击。

“洞察学习”能力在关平脑中飞速运转。他结合自己对曹仁其人的了解,以及历史上曹仁用兵的特点——善守,但绝非一味被动,往往在稳固防御中查找反击之机。上次水淹七军虽未擒住曹仁,但也让他损兵折将,颜面大失。如今曹操已死,曹丕新立,曹魏内部权力更迭,曹仁作为宗室重将,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固地位,也为曹丕立威。选择在这个冬天动手,一是可能判断大汉新得长沙,荆州兵力分散;二是利用汉水水位下降,水军优势减弱的时机。

“来得好快……”关平低声自语,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释然。整军备战的成果,正好需要一块磨刀石来检验。

“传令!”关平的声音瞬间传遍校场,所有操练即刻停止,军官士卒的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

“擂鼓!升帐!”

“咚!咚!咚!”

沉闷而急促的战鼓声在江陵城头响起,打破了午后的宁静。都督府内,文武官员迅速汇集。潘浚、马忠、樊胄、以及刚刚被委以水军训练重任的冯习,全琮等人,皆面色凝重地分列两旁。

关平直接将关羽的军报传阅下去,帐内顿时响起一片低声议论。

“曹仁贼心不死!刚消停几日,又来撩拨!”樊胄性情耿直,率先出声,摩拳擦掌,“都督,末将愿领兵驰援襄阳,叫魏狗有来无回!”

潘浚较为持重,捻须沉吟道:“曹仁用兵老辣,此番异动,恐非简单试探。虚虚实实,需防其声东击西。江陵、襄阳皆不可松懈。粮草军械,需立即调配。”

马忠补充道:“是否需通报成都汉中王?并提醒上庸的刘封、孟达将军戒备,以防魏军从东三郡方向迂回?”

全琮如今已渐渐融入,他思索片刻,以对老对手的了解提出建议:“都督,曹仁若动,必倚重徐晃。徐公明治军严谨,善抚士卒,其部战斗力极强。与之野战,需避其锋芒,或以奇兵扰之。”

关平静静听着众人的意见,心中已有决断。他走到巨大的荆州沙盘前,目光在襄阳、樊城、偃城、江陵之间流转。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关平开口,帐内立刻安静下来,“曹仁此举,一为雪耻,二为曹丕立威。其目标,首选仍是襄阳。父亲坐镇襄阳,城防坚固,曹仁想硬啃下来,绝无可能。其所虑者,乃是我江陵援军。因此,其动向看似指向襄阳,实则亦在试探我江陵反应,甚至可能想诱我分兵救援,于半途设伏。”

他拿起代表己方兵力的小旗,插在襄阳和江陵之上。

“潘治中所言极是,虚虚实实。那我等,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马将军,即刻以六百里加急,将情报呈报成都,并致信刘封、孟达,请其加强戒备,但暂不需主动出击。”关平首先处理了马忠的建议。

“诺!”马忠领命。

“樊胄将军!”关平看向跃跃欲试的樊胄。

“末将在!”

“命你率三千精兵,多打旌旗,明日拂晓即大张旗鼓出北门,沿官道向襄阳进发,行军速度不必过快,务求声势浩大。”

樊胄一愣:“都督,这……不是去救援吗?”

关平嘴角微扬:“是佯动。你要让魏军细作看清楚,我江陵援军已发。但行至当阳附近,便择险要处隐蔽扎营,多布疑兵,等侯下一步指令。我要让曹仁以为,我主力已离江陵北上,看他敢不敢倾巢而出攻襄阳,或是派兵来截你这支‘援军’。”

樊胄恍然大悟,兴奋道:“末将明白!定叫魏探看得真切!”

“冯习将军。”关平看向冯习。

“末将在。”冯习出列,态度恭谨。

“水军备战如何?新式楼船可否一战?”

“回都督,新建楼船五艘,已初步形成战力,拍杆、弩箭皆已就位。虽不及东吴大舰精熟,但依托汉水,足以威胁魏军渡船和浮桥。”

“好!”关平赞道,“命你率水军主力,悄然移至襄阳下游水域潜伏。若魏军胆敢渡河攻击襄阳,或试图搭建浮桥,便拦腰截击,断其归路!若其按兵不动,你部亦不可暴露。”

“诺!末将领命!”

“潘治中,后勤粮草、箭矢弩矢,特别是新打造的兵甲,优先保障襄阳及水军。江陵城防,交由马忠将军与你共同负责,严查奸细,确保万无一失。”

“浚(马忠)遵命!”潘浚和马忠齐声应道。

命令一条条发出,清淅果断,众人皆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关平一人。

他再次走到沙盘前,目光落在隔江相望的襄阳与樊城上。三公里的汉江,此刻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曹仁,你想试探,我便给你一场好戏。”关平心中冷笑,“正好用你来检验我荆州新军的成色。也让父亲看看,我关平,已非昔日只能奉命催粮的偏将了。”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到一种掌控局面的快意。先知先觉的优势,加之这一年来的苦心经营,让他有足够的底气面对这场危机。这不仅是一场防御战,更是一次向曹魏、向东吴、向成都展示荆州实力的机会。

“厉兵秣马,砥柱东南……就从这一刻开始吧。”

窗外,夕阳西下,将江陵城染成一片金红。而关平知道,北方的天空下,一场风暴正在蕴酿。他和他守护的荆州,已经做好了迎接风暴的准备。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