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的军工工坊区,终日回荡着叮叮当当的锤击声和拉风箱的呼呼声。空气中弥漫着炭火、热铁和汗水混合的独特气味。关平在首席工匠蒲元和马钧的陪同下,穿过忙碌的工匠人群,走向工坊深处一个被稍微隔开的局域。他的心情既期待又审慎,距离他提出那种“能够连续发射弩箭”的构想已有数月,期间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试验。
“都督,请看。”蒲元声音沙哑,眼布血丝,却难掩兴奋。他指向一个被固定在木架上的奇特弩机。与寻常弩机不同,此弩上方加装了一个木制的箭匣,弩臂更为粗壮,弩机部位的结构也明显复杂许多,多了几个精巧的杠杆和卡榫。“依照都督点拨的‘弹匣’、‘杠杆连动’之思路,我等反复试验,终得此物。”
马钧口吃,激动时更甚,他比划着名补充道:“都督…此…此弩,可…可连发三矢!虽…虽不及都督所言十矢,但…但三矢连发,已…已然…”
关平抬手制止了他,目光紧紧锁在那具看起来还有些粗糙的弩机上。“试给我看。”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一名精心挑选的强壮弩手走上前,在蒲元的指导下,将三支比常规箭矢短小、长约八寸的铁箭装入箭匣。然后,他用力扳动一个加长的杠杆状悬刀(扳机),“崩”一声闷响,第一支箭激射而出,深深钉入三十步外的包铁木靶。几乎在同时,弩手再次扳动悬刀,机括发出清脆的“咔哒”声,第二支箭紧随而至!紧接着是第三支!整个过程不过两三次呼吸的时间!
跨越时代的武器雏形!
工坊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工匠都摒息凝神,望着关平。关平心中巨震!虽然射程和威力远不及单发强弩,但这连发的速度,这短时间内形成的压制火力,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尤其是在近距离防御、林间伏击或是登城血战时,这种武器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他仿佛看到了未来,蜀汉精锐手持此弩,在街亭那样的要地,用密集的箭雨让魏军的冲锋化为泡影;或是山地营的蛮族勇士,在密林中用连绵不绝的弩箭收割敌军性命。
“好!”关平终于吐出这个字,声音洪亮,在整个工坊回荡。工匠们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数月来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关平大步走到弩机前,亲手抚摸着那冰冷的铁件和温润的木臂。【洞察学习】能力悄然发动,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脑中飞速解析其运作原理:利用杠杆复位带动下一支箭落入箭槽,利用重力供箭,利用特殊的卡榫控制发射间隔…虽然简陋,但基本原理已然打通!
“仍有不足。”关平的话让欢呼声稍歇,他指着靶子,“箭矢力道不足,超过五十步恐难破甲。连发之后,重新装填速度如何?箭匣容量能否增加?机括耐久度几何?”他一连串的问题,直指内核。
蒲元和马钧对视一眼,眼中敬佩更甚。都督不仅有点子,更懂行!蒲元躬敬答道:“都督明鉴。此乃初型,力道确是不足,须用短矢,若要增程增力,弩臂、弓弦皆需强化,重量亦会大增,或需借绞盘上弦,恐非单兵可持。装填…目前仍显繁琐。机括耐久,尚需时日检验。”
关平沉吟片刻,脑中结合着现代知识和对这个时代工艺的理解,提出改进方向:“不必急于求成。此物可分两步走:其一,精研此型,力求轻便可靠,暂不求破重甲,能于三十步内透皮甲、扰敌阵即可,可先装备于哨探、跳帮水手、城内巡防。其二,以此为基础,研制更大、需数人操作之‘床弩’版,安装于城头、船头,以绞盘上弦,箭匣可容十矢甚至更多,专用于防守时压制敌军集群冲锋。”
他顿了顿,看着眼前这具凝聚了工匠心血的弩机,一个名字浮上心头。“此弩,便命名为——‘元戎弩’!”
“元戎?”蒲元一怔,随即了然。元戎,乃大军之意,亦是对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敬称(诸葛亮改进的连弩即被称为元戎弩)。都督以此命名,既有对丞相的敬意,更寄托了将此弩发展为军中主战装备的厚望。
“正是,元戎弩!”关平目光扫过众工匠,“此乃初型,已具划时代之意义!诸位之功,彪炳史册!望诸位再接再厉,精益求精!所有参与此项目的工匠,赏钱五千,绢三匹!蒲元、马钧,赏金百两,擢升为将作府丞!”
重赏之下,群情激昂,工匠们跪倒一片,山呼感谢。关平深知,技术突破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的巧手之人。
离开工坊后,关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元戎弩的出现,只是第一步。他深知,真正的技术优势在于持续迭代。如今,自己这个拥有后世见识的穿越者,结合蒲元、马钧这等当代顶尖匠人的智慧,或许真能让那失传的“元戎”神弩,乃至超越其上的武器,提前在这个时代绽放光芒。
他立刻召来书记官,口授命令:“一,设立‘军械革新司’,由蒲元、马钧总领,专司新式军械研发,所需钱粮物料,优先供给。二,颁布《求贤令》,广招天下善于机巧铸造之工匠,待遇从优。三,严令革新司及所有工匠,对元戎弩等新式军械细节严格保密,违令者,以通敌论处!”
处理完这些,关平信步走上江陵城头。东面的孙吴,虽暂受挫,但虎视眈眈。
然而,关平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军工技术开始突破…荆州的实力,正在他一步一个脚印的经营下,扎实地增长着。
“曹丕、孙权…你们倚仗的,是现有的强兵猛将。而我关平,要带来的是一场军事变革的风暴。”他握紧拳头,眼中闪铄着锐利的光芒,“这‘元戎弩’只是开始。待我荆州铁军装备精良,训练有成之日,便是大汉旌旗北指,光复中原之时!”
夜风吹拂,带来阵阵凉意,却吹不散关平胸中的热血。他仿佛已经听到,未来战场上,元戎弩箭雨撕裂空气的尖啸声,那将是为蜀汉奏响的、最激昂的进攻号角。这种亲手推动历史车轮、创造未来的感觉,比任何一场阵前斩将的胜利,都更让他感到酣畅淋漓!技术创新的爽感,如同这江风般透彻心扉。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