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 第655章 多谢大司马给我这个为国立功的机会

第655章 多谢大司马给我这个为国立功的机会

“蜀王。”

张任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

“萧和此人,诡诈多端,臣担心他是在骗我们的,若他骗得粮草却不退兵,反而继续攻打我们,那该当如何是好?”

刘璋一怔,似乎被张任的话触动了一些。

他顿了顿后,又恢复了轻松的神情,笑道:

“有吴懿和孟达做保,萧和和魏延定不会反悔的,你们不必过于多虑,来,喝酒,喝酒。”

刘阐闻言,心中一声叹息。

父亲对孟达太过信任了。

当初,张松也曾担保魏延率军入蜀只是借道,结果却是魏延攻城掠地,兵锋直扑江州,危及成都。

现下,父亲竟然不吸取教训,依旧对孟达百般信任。

只是,这种话,他实在不好明言。

刘璋举杯笑道:

“本王相信,孟达和吴懿的判断不会错,此时,魏延必定已经撤兵了,尔等休要多虑,来,喝酒。”

众人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也不好扫了刘璋的兴,皆是举起杯来,勉强应和。

就在酒杯即将入喉之时,一名亲卫跌跌撞撞闯入殿中,伏倒在地,气喘吁吁禀报道:

“禀蜀王!魏延先破黑松关,又破江州!我守军全军覆没,高沛被擒,已降汉朝!魏延正分南北两路,向成都逼近!”

咣铛!

刘璋手中的酒杯跌落在地,摔得粉碎。

黑松关没了?

江州也没了?

就连高沛,也降了汉军?竟也背叛了自己?

一瞬间,刘璋仿佛被雷击中一般,僵在了原地,脸上满是难以置信与惊恐。

座下,儿子刘阐也好,张任等将领也罢,君臣们都骇然变色。

他们原本只是担心魏延收到粮草后会拒不退兵,却万万没有料到,魏延竟然攻下了江州?

这怎么可能?

就算魏延食言,他又怎会轻而易举地拿下重镇江州?

那可是江州城啊,那可不是一座纸糊的城池啊!

一时间,蜀王府内,一片死寂,

“这绝无可能!”

刘璋猛然从座上站起,双目圆睁,满脸不可置信怒吼道。

“魏延已然拿走了我们的粮草,他为何如此不守信用,背信弃义至此?”

刘璋的声音因忿怒而颤抖。

“孟达和吴懿曾信誓旦旦保证,魏延一定会退兵,他们言之凿凿,本王也深信不疑。”

刘璋一边说着,一边在殿内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

此时,一名亲卫神色慌张冲进殿内,还未站稳便急匆匆地禀报道:

“禀蜀王!”

刘璋停下脚步,死死盯着亲卫。

“听闻高将军已被魏延所斩,首级高悬,孟达也已归降了汉朝!”

亲卫的声音低沉而颤抖,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利刃,刺进刘璋的心窝。

这道噩耗,宛如一道惊雷,在刘璋的头顶轰然炸响。

那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瞬间感觉天旋地转,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霎时间,刘璋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整个人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而绝望。

“为什么?”

刘璋喃喃自语,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这是为什么?他们为何都背叛本王?本王平日里对他们不薄,他们为何要如此对我?为什么啊?”

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变成了歇斯底里的咆哮,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不肯落下。

“蜀王,我们中计了。”

这时,黄权神色凝重地说道:

“孟达必与张松一样,早已暗中与刘备勾结,他假借出使之名,脱离蜀王的掌控,投奔魏延,还帮着魏延骗取粮草,魏延拿到粮草后便立刻翻脸不认人,率领大军袭破了黑松关和江州城!”

黄权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每说一句,刘璋的脸色便苍白一分。

“臣想这皆是那萧和的诡计啊!萧和诡计多端,此次定是他谋划,一步步将我们引入陷阱。”

黄权继续说道。

刘璋听了黄权的话,身体猛一震,仿佛从一场噩梦中惊醒,蓦然清醒过来。

“孟达,张松!”

刘璋咬牙切齿喊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你们两个不忠奸徒!本王平日里对你们信任有加,委以重任,你们竟敢背叛本王!本王定要将你们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说着,刘璋将面前的案几狠狠地掀翻在地。

他悲愤大骂着,声音在殿内回荡,久久不散。

刘璋愤怒的声音仿佛要将整个宫殿都掀翻。

在场的蜀中众臣们,皆惊慌失措,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若只是白关城失陷,或许形势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毕竟还有黑松关作为屏障,成都城依旧可以高枕无忧,固若金汤。

但现在情况却截然不同了。

江州失陷!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陷入了绝望。

江州乃是成都的最后一道险关,它的失陷意味着成都的防线已经全面瓦解。

汉军可以顺利进入平原地区,如入无人之境,无人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

在这种局面下,成都已是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谁还能保持淡定?

每一个人都忧心忡忡,仿佛末日即将来临。

“蜀王,江州失陷已成定局,臣以为我们必须要做出新的部署,阻挡汉军的进攻,否则成都危在旦夕!”

黄权冷静下来,深吸一口气,拱手劝道。

刘璋听了黄权的话,身体再次一震,仿佛被一盆冷水浇醒。

“你说的没错,你说的没错。”

刘璋喃喃自语道,眼神中逐渐恢复了一丝理智:

“本王要调兵遣将,阻挡魏延的进攻,绝不能让汉军轻易攻破成都。”

但旋即,他又苦着脸,满脸无奈道:

“可现下汉军已进入平原,他们士气正盛,本王拿什么来阻挡精锐的汉军啊?”

“魏延更是勇猛无比,战无不胜,何况,那兵仙萧和也在汉军之中,这样的组合,本王如何抵挡?”

刘璋的声音越来越低。

“父亲,儿臣以为当调泠苞南下,率剑阁军团前来阻挡魏延!”

这时,刘阐心急如焚,匆忙之间向父亲刘璋献上计策。

此刻的他,眼神中透露出急切与期盼,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试图为这摇摇欲坠的蜀国寻得一丝转机。

刘璋原本正沉浸在江州失陷的巨大打击之中,整个人萎靡不振,仿佛被抽走了灵魂。

然而,当听到刘阐的献计后,他的精神猛一振,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若能将剑阁军团调往南下,或许真有可能抵挡住魏延进攻,为成都争取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泠将军镇守剑阁,那可是我们蜀北至关重要的门户。”

黄权眉头紧锁,神色凝重说道:

“剑阁易守难攻,若泠将军南调,那刘禅必然会趁势而动,全力攻取剑阁关。”

“剑阁一旦失守,蜀北防线将全面崩溃,刘禅的军队便可长驱直入,到时,就算我们成功阻挡住了汉军的进攻,可面对刘禅的来袭,又该如何抵挡呢?”

“臣以为,剑阁军团关系到蜀中的整体安危,万不可轻动。”

刘璋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认同之色:

“公衡言之有理啊,剑阁军团肩负着防备刘禅的重任,确实不可轻调,可如今江州已失,若不调剑阁军团,我们又该如何来阻挡汉军的凌厉攻势?”

刘璋的眼神中掠起几分无奈。

就在这时,黄权挺身而出,拱手道:

“蜀王,虽然江州已然失陷,但您手中目前尚有六万兵马,这六万兵马乃是我们蜀中的中流砥柱,只要运用得当,未必不能扭转局势。”

“臣愿率军南下,全力阻挡南路汉军的进攻,同时,臣保举张任率兵北上,去阻挡魏延所率领的汉军!”

“汉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必然困难,若有此两路兵马,我们坚守不战,以逸待劳,必能耗到汉军粮尽退兵。”

“届时,我们就能趁势出击,收复失地,重夺江州!”

刘璋听后,精神大振,原本黯淡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他欣然说道:

“好好好,就依你之计,你与张任分率南北两军,务必给本王挡住汉军的进攻!”

在绵城。

尘雾滚滚,如同一头头愤怒的野兽在咆哮。

战旗遮天蔽日,在狂风中猎猎作响。

主道上,七万汉军徐徐北上。

按照事前约定,关平已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杀往成都以南诸城,试图从侧翼对刘璋的军队形成包围之势。

而魏延则沿涪水北上,目标直取重镇绵城。

绵城乃是连接南北的交通要道,一旦攻克,汉军便可进一步深入蜀中腹地。

“大司马,你说刘璋接下来会如何应对我们的进攻?”

魏延策马来到萧和身边,微微侧头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

“绵城将会由谁在守城?是张任还是其他将领?”

“刘璋蜀中不乏精兵良将,我们不可小觑。”

萧和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一切,缓缓道:

“泠苞镇守剑阁,是刘璋防御刘禅的重要屏障,他应该不敢轻易调动,所以我想,刘璋必会令张任前往绵竹,抵挡我们的进攻。”

“若他来守绵城,我们想要攻克,恐怕并非易事。”

萧和话音方落,只见一骑斥侯如疾风般奔至,直抵马前。

斥侯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

“禀大司马、魏将军,刚刚收到急报,张任已率四万蜀军进入绵城!”

果然如此。

魏延听后,不禁赞道:

“大司马料事如神,果然张任来守绵竹,有他在,这场仗可不好打啊。”

萧和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自信:

“张任治军极严,素有威望,刘璋此番令其镇绵城,真是一步好棋!不过,我们汉军也并非等闲之辈,未必不能攻克绵城。”

片刻后,大帐。

众人正围绕着如何攻克绵城,展开激烈讨论。

孟达率先站了出来,神色严肃,将张任的厉害之处一一道出。

张松听后,紧接着也神色凝重地说道:

“张任不仅自身能力出众,,此次他带了四万蜀兵进驻绵城,绵城的防御可谓是固若金汤。”

“若他死守绵城,紧闭城门,不肯出城与我们正面交锋,我们想要强攻破绵城,只怕绝非易事。”

“我们若贸然强攻,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听得二人如此详细的描述,魏延对张任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他的眼神中,不自觉浮出几分忌惮之色。

原本自信满满的他,此刻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魏延一边捋着胡须,一边缓缓点头,随后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萧和:

“大司马,依你之计,我们该如何拿下绵城?”

“如今这局势,我们可不能在这绵城脚下久耗啊,否则粮草补给等都会成为大问题。”

萧和微微一笑,说道:

“强攻绵城,确实不易,但咱们可以仿效白关一战啊。”

此言一出,魏延的眼眸瞬间一亮,回忆如潮水般浮现心头。

在白关一战中,萧和使计诱使杨怀夜袭大营,事先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杨怀前来送死。

当时,杨怀自恃勇猛,率领部队贸然出击,结果陷入了汉军的包围圈。

“大司马是想引张任主动出战?”

魏延恍然大悟,连忙问道。

萧和轻轻点头,肯定了魏延的猜测。

魏延接着又问道:

“那大司马想如何将那老匹夫引出绵城?这张任可不是杨怀之流,只怕他不会轻易上当的。”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向了萧和,期待着他能拿出一个绝妙的计策。

萧和的目光缓缓转向了高沛,脸上露出一抹诡笑:

“上回是张永年把杨怀引出,这回就得靠你了,你与张任曾是同僚,对他有一定的了解,由你出面,或许能成功。”

众人听到这话,目光纷纷落在了高沛身上。

高沛一脸茫然,不知所措,他没想到这等重任会突然落到自己头上。

萧和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详细道出。

原来,他打算让高沛以昔日同僚的身份,向张任下战书,激怒张任,引他出城决战。

同时,在绵城周边布置好伏兵,等张任出城后,一举将其歼灭。

众人大悟,面露敬佩之色,纷纷赞叹道:

“原来如此,大司马这计精妙啊,既避开了强攻绵城,又能将张任引出城来,一举将其击败。”

魏延更是大赞不已,他转向高沛,郑重问道:

“你可愿去行此妙计?这可是立功的大好机会。”

高沛兴奋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虽已归降汉朝,但心中却始终难安。

无他,只为自己在汉朝的地位罢了。

作为一名降将,他急需一场大功来提升自己在汉朝军中的地位。

有功之臣,刘备焉能不重用?

萧和这计正是给了他立功的良机,他岂会错过。

高沛没有丝毫犹豫,欣然道:

“多谢魏将军和大司马给末将立功机会,末将愿去实施此计!末将定不辱使命,将那张任引出城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