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我连襟是朱棣 > 第61章 谣言满天飞,原地爆炸朱允炆!

第61章 谣言满天飞,原地爆炸朱允炆!

南京皇宫的文华殿内

“什么?”朱允炆整个人都是腾地一声站起身来,而后,身体摇晃了几下,又是噗通一声坐了下来:“不可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上一次李景隆投诚已经让朱允炆崩溃了。

这一次,没打过?

不是投降,就是纯粹的没打过。

这让朱允炆更加崩溃。

投诚了,只能说自己的部下坏。

而打输了,那就是自己的部下菜了。

对于朱允炆来说,菜比坏更难受。

坏,换了一个将领就是了。

菜……

那是真的要崩盘的。

锦衣卫指挥使捧着济宁失陷的密报,跪在地上不敢抬头,殿内静得能听见朱允炆粗重的喘息声。

“半……半日就破了?”

朱允炆的声音发颤,他猛地抓起密报,逐字逐句地看,仿佛要将纸上的字抠出来:“盛庸、平安呢?五十万大军呢?朕给他们的滚木礌石、加固的城墙,都不管用吗?”

“回……回陛下,”锦衣卫指挥使声音发抖,“济宁城头的箭楼被燕军火炮轰塌,城墙炸开三丈宽的缺口,南军士兵……士兵们见炮就慌了,民壮四散奔逃,盛将军、平将军带着残兵,已退往徐州了。”

“徐州……徐州能守住吗?”

朱允炆跟跄着后退一步,扶住龙椅扶手才稳住身形。

他脑海里闪过梅殷此前送来的奏报,说“徐州城坚,可挡燕军”,可如今济宁半日即破,那所谓的“坚城”,在燕军火炮面前,又能撑多久?

主要是对方的火炮威力太强了。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匆匆赶来,见朱允炆面色惨白,也知道事情不妙。

黄子澄忙上前劝慰:“陛下莫慌!济宁失陷只是意外,燕军不过是靠火器侥幸得手。徐州城墙比济宁坚固数倍,梅殷将军忠勇,又有盛庸、平安残部相助,定能挡住燕军!”

“侥幸?”

朱允炆猛地抬头,眼神里满是失望与愤怒:“从济南到德州,再到如今的济宁,燕军哪一次不是靠火器‘侥幸’?朕的大军,朕的坚城,在那些铁炮面前,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三个人都是沉默了。

舞文弄墨,颠倒黑白,贪污腐败,指鹿为马,他们是绝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打仗,真的是要死人的。

方孝孺忙道:“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臣已让翰林院再拟战报,就说‘济宁之战,我军重创燕军,因战略调整暂退徐州’,绝不能让百姓知道济宁已破!”

朱允炆抬头看着三人,而后缓缓的开口道:“还有谁,能阻挡燕军?”

三个人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

谁阻挡燕军?

当然是武将啊,难道要我亲自上啊?

看到三人沉默,朱允炆的心头更是恼火“你们跟朕说说看,让谁去?”

齐泰咬了咬牙,缓缓的开口道:“陛下,徐州城厚,想来,想来,燕逆不会,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拿下!”

朱允炆笑了,此时此刻,他才发现,原来,人无语到了极点,是真的会笑出来。

这三个家伙,他们但凡是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都没有。

讨论了半天,什么都没有讨论出来。

方孝孺深吸了一口气,最后还是列出了几条对策:“首先派出大臣外出募兵,然后号召天下勤王,为争取时间,要派人去找朱棣谈判,表示愿意割让土地,麻痹朱棣。”

可他们不知道,此刻的南京城,早已流言四起。

秦淮河畔的茶馆里,几个茶客压低声音议论着,桌上的茶盏都忘了端:“你们听说了吗?盛庸、平安根本不是打不过,是早就投了朱棣,故意把济宁让出去的!”

“真的假的?”有人惊问。

“怎么不是真的!”

说话的人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我远房表弟在锦衣卫当差,亲耳听见上面的人说,盛将军早跟燕军暗通款曲,不然燕军怎么能那么快破城?还有平安,前几日还派人往北平送书信呢!”

“我就说,我们都是五十万大军了,朱棣南下,盛庸和平安怎么可能会打不过!”

这番话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南京城。

百姓们本就对“燕军屡败”的战报半信半疑,如今听闻“将领通敌”,更是炸开了锅——有人骂盛庸、平安“卖主求荣”,有人担心“燕军很快就要打过来了”,甚至有商户开始收拾细软,准备往南方逃难。

皇宫里,朱允炆也听到了流言。一个小太监战战兢兢地禀报:“陛下,外面都在传……传盛将军和平将军投了朱棣,济宁是故意败给燕军的……”

“一派胡言!”朱允炆猛地拍向龙案,茶盏被震得跳起,“盛庸、平安乃朕的忠臣,怎会通敌?定是燕军散布的流言,想扰乱朕的军心!”

可话虽如此,他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自从李景隆降燕后,他对将领的信任本就少了几分,如今流言四起,又恰逢济宁失陷,由不得他不多想——若盛庸、平安真的通敌,那徐州……甚至南京,还有谁能信?

朱允炆碎碎念起来:“盛庸,平安,你们是不是真的背叛了朕?”

站在殿角的小太监,是朱允炆身边最亲近的内侍,平日里最会察言观色。

他见朱允炆情绪激动,忙上前几步,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刻意的徨恐道:“陛下,奴才……奴才方才在宫门外,听见几个锦衣卫的兄弟闲聊,说……说这济宁失陷,恐怕不只是打不过那么简单。”

朱允炆猛地转头看向他,眼神里满是血丝:“你说什么?不只是打不过?那是什么?”

小太监慌忙跪地,头埋得低低的,声音却清淅地传进朱允炆耳中:“奴才不敢乱传,只是听他们说……说盛庸将军在济宁开战前,曾派人往北平送过书信,至于信里写了什么,就……就没人知道了。还有平安将军,据说他麾下的亲兵,有好几个都是北平籍贯,开战前还偷偷给家里捎过银子呢……”

“书信?北平籍贯的亲兵?”

朱允炆的心脏猛地一缩,象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

他跟跄着走到小太监面前,伸手揪住他的衣领,声音发颤:“这话当真?你没听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