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儒圣的第一支vlog短片!【求月票】
李清照乐颠颠的将墨宝收起来,准备吃完晚饭就回去,在汴梁城好好显摆一下,顺便钓几个腐儒劈了给老夫子助助兴。
今天的晚饭是水煎包,周易做了好几种馅料,比如猪肉荠菜、酱肉粉条、羊肉大葱等等,都是大家爱吃的口味。
包好的包子放进平底锅里,倒入面粉水,大火咕嘟一会儿,八分钟后掀开锅盖,往里面倒一层油,接着再焖几分钟,带着酥脆焦壳的水煎包就可以出锅了。
赵嫣赵蕊姐妹俩小心将几个包子夹到盘子里,端到三清殿的供桌前,乖巧的行了一礼:
“请三清道祖享用!”
小胖丫还不忘来一句免责声明:
“馅是仙长亲自调的,若不好吃,三清道祖不要怪我和姐姐哟。”
王嫱笑着问道:
“道祖能听到你俩的祈祷吗?”
赵蕊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当然可以,以前公孙姐姐许愿狂吃不胖,然后就真的怎么吃都不会胖,反倒是我,快成皮球了我觉得肯定是平时没认真拜三清道祖,王嫱姐姐,您觉得呢?”
我觉得你就是单纯的吃太多了王嫱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笑着说道:
“咱们若早点相识该多好,你们就不用吃这么多苦了。”
赵蕊乖巧的蹭蹭她:
“多谢姐姐!”
拜完道祖,三人端着水煎包回到后殿,开始吃晚饭。
周易熬了奶香玉米羹,配上外壳酥脆的水煎包,就是完美的一餐。
落座后,武媚娘分派起了任务:
“等下王嫱妹妹先带着勾陈大帝的树叶回去,将那些马和马车带过来,若一次带不了,就多分几次。”
反正老夫子他们今晚不走了,现在把马匹运过去和明早运过去没什么区别。
周易对西施说道:
“等会儿记得把电三轮开过来充满电,省得明天跑到半截儿还得推着,再带一套太阳能发电板,路上休息时充会儿电,随用随充。”
孔子他们不是军队赶路,不会一个劲儿往前冲,而是走走停停,该歇脚就歇脚,这样人和坐骑都不受累。
饭后,王嫱将剩下的水煎包装起来,带上勾陈大帝的树叶回去牵马了,李清照也带着孔子的墨宝返回北宋哲宗世界,打算好好嘚瑟一番。
武媚娘给周易沏了一壶热茶,问起了辛弃疾:
“他此去开封,不会有危险吧?”
周易提着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笑着说道:
“放心吧,下午他走的时候,我在三清殿占卜了一卦,此去开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咱们等着好消息就行了。”
一听没危险,武媚娘放下心来,说起了贞观世界的事:
“车队即将抵达幽州,您说,我要不要去范阳见一见卢氏家主,若他们对朝廷有二心,便直接劈死?”
周易觉得这样太直接了:
“你可以让他们家族发誓,通过誓言考验就放一马,反倒是范阳城内的契丹人,你留意一下,这些人更应该劈死。突厥人把他们当狗,大唐救了他们,他们反而蹬鼻子上脸,等灭了高句丽,就让李靖进攻契丹,抓契丹人给大唐当奴仆。”
没了高句丽,半岛上剩馀的百济、新罗,李绩带人就能横扫了,至于半岛对面的东瀛,让程名振带着刘仁轨过去练手吧。
东瀛那么多矿,捎带着开采了,人手不够就把半岛上的人运过去只要矿产丰富,自然就会倒逼大唐制造排水量更大的船只,航海业,这不就起来了嘛。
回头得告诉李世民,不能光着眼于陆地皇帝,海洋该发展也得发展,提前把地球航行一遍,留下大唐的足迹,哪怕只是立一块碑呢,对后世的发展来说也大有裨益。
可惜混元宫暂时没法中转大型船只,否则让李照照或辛弃疾带一些大船送给李世民,对大唐的造船业绝对有启发。
不过宋代的造船业跟明朝相比又差点意思,大明宝船碾压时代的尺寸和构造,开到大唐或者汉朝,那就是无敌航母的存在。
同一时间,西汉元帝世界,刘骜捏着水煎包尝了一口,给一旁的刘歆和扬雄分了几个,然后把袋子递给了许美人:
“这个包子好好吃,你给母后送过去,前两天母亲说要送你一根簪子,趁着有好吃的,你赶紧刷一下存在感,早点从母亲手中骗过来。”
许美人眼前一亮,双手捧着袋子,在几个宫女的引领下,快步向王政君居住的宫殿走去。
等她离开,刘骜将剩下小半个包子塞进嘴里,对看热闹的刘歆和扬雄说道:
“婆媳关系就是这么处的,你俩学着点,我虽然学问差,但为人处世方面,还是多少有些心得的。”
刘歆咬了口包子说道:
“师尊教你的治国之策,你就用在婆媳之间是吧?”
刘骜嘿嘿一笑:
“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经营家庭跟经营国家一样,制衡拉拢都不能少扬子云,你为何一言不发,觉得我的话是歪理吗?”
扬雄摇了摇头:
“不,反而让在下振聋发聩,第一次有人将国与家的关系讲清楚了,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这两者互为表里多谢太子殿下,在下颇有所得,他日着书,会将您写进书里的。”
刘骜一听自己居然还有名垂青史的机会,赶紧绞尽脑汁回忆陈汤曾经说过的金句,打算一股脑砸出来,再给扬雄一点小震撼。
三人聊天时,东宫的人正在整理马匹,他们将马缰绳延长,系在一根主绳上,这样王嫱用一根绳子就能将所有马带走。
准备妥当,王嫱告别众人,牵着马离开元帝世界,出现在了混元宫。
周易和武媚娘西施等人过来,将这些马赶到小蓬莱附近,王嫱又回去带了十多辆马车,这样一来,孔子他们就可以运载更多的物资了。
等坐骑和马车全都运到春秋世界,天已经黑了,孔子打着手电筒左看右看,激动不已:
“不想后世的马鞍居然是此等造型,还有搁脚的地方,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马镫吧?明日老夫骑马试试,若是有所得,便在兵书中专门增加骑兵的战术。”
子路还是喜欢春秋时期的御车之战:
“骑兵能冲击步兵防线吗?若遇到重盾,必被阻拦,但车驾就不会如此了,阻止了马,车子的后劲儿能轻松冲开盾阵,根本防无可防。”
子贡向西施请教道:
“敢问仙子,混元宫有骑兵战术高手吗?”
西施点了点头:
“仙长的二弟子霍去病,擅长骑兵作战,他将华夏国土从关中开拓到了西域,还打断了匈奴的脊梁,夺走匈奴的祭祀之物,在匈奴祭祀之地封土祭天,史称封狼居胥仙长说这是华夏武将的最高追求,也是男人的顶级浪漫。”
孔子一听便来了兴趣:
“他编有兵书吗?”
西施摇了摇头:
“莫说兵书,他自己连相应的战术都说不出来,全凭天赋,仙长说他的战术为闪电战!”
孔子的兴趣更浓了:
“你手上可有他的资料?”
西施打开平板计算机,找到霍去病的资料,递给了孔子:
“上面那个耳机标识,是可以朗读的意思,若是看不懂这些文本,您可以听。”
孔子如获至宝,谢过西施,双手捧着平板计算机钻到帐篷中学习去了。
等第二天西施回来,孔子将平板计算机还给她,又递上几张纸:
“昨晚老夫将霍将军的战斗经过看了一遍,粗略总结了几点经验,不足之处,还请仙子莫要笑话。”
西施没想到老夫子这么强,一夜之间居然把霍去病的战术研究透了要知道,就连霍去病本人,都说不清这些门道的。
孔子抚须说道:
“霍将军每次出击,不设辎重、不建营垒,不留俘虏此为闪电战之三不原则。”
西施心里一动,掏出手机,对着孔子拍摄起来:
“您从头说一遍,我录制下来,让混元宫麾下的所有武将都学习一下。”
初次面对镜头,孔子有些紧张,不过他不愧是万世师表,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侃侃而谈起来:
“除了三不原则,老夫还总结了三快原则和三击原则所谓三快,指的是决策快、机动快、打击快;而三击,则是击其腹心、击其祭所、击其畜群。”
一旁的颜回补充道:
“老师说得太笼统,三击应该是打击指挥中枢、打击精神图腾、打击经济命脉三个原则是层层递进的,骑兵将领只有做到三不,才会有三快的基础;做到三快,才能与时间赛跑,完成三击的战略目标。”
师徒俩说相声一样,三言两语便将人类历史上最精华最热血的战术总结得清清楚楚,听得西施很是感慨:
“果然史上最能打的都是文官,研究仁义礼仪的大儒,在战争方面居然有如此敏锐的嗅觉和天赋实乃华夏之幸也!”
录完视频,子我和子夏也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出胜负,由子夏负责开电三轮,子我骑马跟随。
大家启程后,西施迫不及待回到混元宫,老远就将手机掏了出来:
“仙长,孔夫子刚刚总结了霍去病的骑兵战术,我用手机录了下来,您能不能保存到计算机上,给诸位将领看一看?”
周易:????????
儒圣居然有vlog了?那可得好好欣赏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