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一家国营企业的伟大崛起 > 第111章 好事连连

第111章 好事连连

2000年,跨过千禧年的红旗电子一开年就是一副喜气洋洋的场景。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1999年对于红旗电子来说是大丰收的一年。。光给北华交税就交了一个多亿。

二月初的时候,北华主管工业的刘副市长前来视察。

红旗电子打了这么漂亮一个翻身仗,地方主官没理由不来看看的。

刘副市长感慨地说道:“了不起啊,王总。把一个濒临破产的老厂发展到这个地步,实在让人刮目相看。想当年我在经委的时候,你们厂是最让市里头疼的单位,老怕你们哪一天倒闭了。谁能想到,几年过去了,你们不光没倒闭,还成为了市里的纳税大户。真是可喜可贺啊。”

王洛宾依然谦虚地说道:“都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那你这个总经理的指挥也很重要啊。我看这样吧,市里出个文档,在全市表彰你们一下。你看什么时候,你去给市里的其他几个单位做个演讲,也传授传授心得。”

一听又要表彰、做演讲,王洛宾赶忙拒绝。

“刘市长,我们现在不过是刚刚取得了一点点微小的成就,实在算不了什么。还是希望市里还是不要太大张旗鼓了。”

“哎!你这就太谦虚了。这怎么能算微小的成就呢?去年你们交税一个多亿,整个北华有几个一年能交一个多亿税的。我看就这么定了,回去我让秘书办拟个文档,到时候先发给你们看看。”

王洛宾一听,赶忙解释:“刘市长,刘市长,真不是我们谦虚。公司现在的根基还没扎稳,还是先不要宣传我们了。我们还是想把事情先做好。之前吴市长在任的时候,也跟我们提过这件事。我们目前实在不想‘抛头露面’,希望市里多谅解谅解吧。”

刘市长一看王洛宾不是在假客气,是真的拒绝,也就不再勉强。

“那好吧,那你们有没有需要市里帮忙协调的,我们尽量都帮你们解决。”

“市里这些年一直都很关照我们,实在是不好再让市里替我们操心了。”

“哦”

本来刘市长也是再客气一下,但是站在王洛宾后面的陈天顺听到这话,却马上有了想法。

他从后边挤过几个人,来到王洛宾身边,捅了捅他。

王洛宾没有理会。

见到王洛宾不理他,陈天顺索性开口说道:“王总,您上次不是还说有一件事情希望市里帮忙解决吗?”

王洛宾一脸吃惊和不解地看着陈天顺。市长就站在对面,陈天顺突然就窜了出来,属实有些唐突了。而且,他根本不知道陈天顺说的事情是什么。

陈天顺一边使眼色,一边说道:“您忘了,就是咱们在a股上市那个事情?”

王洛宾瞬间心领神会。

红旗电子自从在b股上市之后,一直在谋划也在a股上市。但是因为缺少主营业务的原因,证监会还是一直不同意。这个事情一直是陈天顺在负责,跟证监会沟通了好几次,但是证监会就是不松口。

期间沟通的情况到底如何,王洛宾并不十分清楚。

王洛宾见状,话锋一转说道:“你瞧我这个记性。正好市长在,你跟市长详细汇报一下。”

王洛宾又转头看向刘市长:“刘市长,这是我们计财部的部长,陈天顺。我让他跟您汇报一下。”

刘市长笑着点点头:“好好。”

“您好,刘市长,您叫我小陈就可以。我跟您汇报一下情况。就是我们公司上次在b股上市之后,一直在积极拓展业务,成果应该说非常显著,这一点可能不用我跟您多做汇报了。”

刘市长又是点点头。

“所以我们希望可以也在a股上市。但是证监会因为我们缺少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强,一直不同意我们在a股上市。当然证监会的领导这么做也有正当的考量,也是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但是我们可以保证,我们如果在a股上市,一定会让投资者获得切实的回报。市里对我们的关怀我们一直很感激。在市领导的帮助下,还有我们王总的带领下,我相信我们公司的业绩一定会一路长虹。希望您能支持我们一下。”

刘市长饶有兴致地打量着面前这个叫陈天顺的年轻人。他心里很清楚,陈天顺就是来告状的。但是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既说清楚了自己的麻烦,又帮证监会做出了解释,而且还不忘把自己跟王洛宾带上。一番话,同时顾及了三方。

刘市长笑了笑,低头想了想,说道:“盈利能力不强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嘛。你们要都是盈利能力不强,那北华还有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吗?这样吧,这个事情我问问证监会,让他们尽快给你们一个答复。”

“好的好的,感谢刘市长!麻烦您了!”

送走刘市长后,王洛宾一副埋怨地表情看向陈天顺。

“你刚才吓我一跳,我正跟市长说着话呢。你不能提前跟我打个招呼吗?”

“我这也是突然想到的”

王洛宾转头就换了脸色,一脸笑意地说道:“行吧,等着证监会联系咱吧。”

就在刘市长承诺与北华证监会“沟通”一下在a股上市的事情没两天,又是一条好消息传来。

原来出走的液晶项目部总工陈泽滨带着人回来了。

陈泽滨回来的那天,王洛宾是亲自去门口迎接的。

上午十点多的时候,三辆的士从路口处驶来,缓缓在厂门口处停下来。

陈泽滨还有另外几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王路宾一看到陈泽滨,马上就迎了上去。

“哎呀,陈工,可算把你盼回来啦。”

陈泽滨笑笑:“王总,当年我答应过你,你只要召我们回来,我肯定回来。今天我把人都给你带回来了。”

王洛宾紧紧握住陈泽滨的手。

“好好,辛苦了辛苦了,陈工。”

王洛宾又看向陈泽滨身后的其他人。

他开玩笑地说道:“呀,小刘,几年没见,怎么都胖成这个样子了。”

小刘不好意思地一笑,跟王洛宾打招呼道:“王总好。”

“国家这伙食看起来不错呀。”

旁边有人打趣道:“他心宽,实验做不出结果一点不影响胃口,顿顿两大碗米饭。”

众人听完纷纷大笑。

王洛宾笑着说道:“心宽好,搞科研就得心宽,一次不成就两次,不能自己钻牛角尖。”

“听见了吗?王总都这么说了。谁象你们,做不出结果各个唉声叹气。”

陈泽滨笑笑,回头看向王洛宾:“王总,既然我们回来了,那就抓紧吧。我们最近刚刚有些突破,正好趁热打铁,争取早日出结果。”

“好好,哎呀,陈工,你这一回来,我心里有底多了。”

“太器重我了,王总,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压力更大了。”

“哎!我绝对相信你的实力,陈工。而且公司现在有钱,虽然跟清北的液晶显示中心比不了,但是支持你们搞研发还是没问题的。”

“那我可得加班加点了,不能姑负王总对我的信任。”

“哈哈哈”

几人边说边往院子里走去。

陈泽滨能回来对红旗电子来说固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其中过程并不轻松。

王洛宾当时几乎就是在电话里跟清北液晶显示中心的主任吵起来了。

清北大学的液晶显示中心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洛宾的行为就是在跟国家抢人才。

这件事情反复拉扯了好几个月,清北液晶显示中心一直不同意放人。想想也正常。王洛宾不光要把人家的总工抢走,而且总工还要带一批人走。清北液晶显示中心当然不干。

但是陈泽滨自己的态度很坚决。他就要回到红旗电子,加之王洛宾想尽办法从中协调,才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陈泽滨之所以要回来,一方面是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另一方面还有他自己的原因:清北液晶显示中心无法完全实现他的理想。

这是由于清北液晶显示中心自身的特点造成的。

一项技术从诞生到可以应用到产品,再到大规模生产,每个环节中间都隔着漫长的技术突破期。

以液晶显示为例。液晶显示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可是二十年以后才在日本应用到了一些小的电子产品上,又过了十几年才能大规模的量产。技术可以应用到产品上或者大规模的量产,需要突破的技术难度不亚于重新发明一项新技术。

但是清北液晶显示中心这种学校实验室往往只着眼于研发新技术,并不考虑大规模的市场应用。毕竟他们并不指着卖产品赚钱。但是一项技术如果不能应用于产品,不能让老百姓使用到这种产品,这项技术就等于没有。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国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原因。

陈泽滨就是意识到自己在清北液晶显示中心即便真的有技术突破,但还是没有办法造出中国自己的液晶显示屏幕,所以决定回到红旗电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