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章 被人瞧不起的村姑56
要是英王做的太过分了,琳琅也不想让他活很长时间了,毕竟虽然英王活很长时间,对她有好处,但也不能因为对她有好处,就让英王一直活着,损害世子的利益,她还不是那样的人,除非世子对他们家做了什么坏事,那她可能不会顾忌他如何,但只要世子一家没对她做出什么坏事,她自然就不会做损害世子的事。
说起来,世子妃将管家权分给了几个侧妃,张侧妃有管家权在手,二房在府里的日子那是越来越好了,不说别的,张侧妃手上的钱越来越多后,除了会贴补二房,更会贴补李聿。
之前张侧妃就最疼李聿,没什么钱的时候,都会私下给李聿钱,现在她有钱了,就更会给李聿钱了,这也是琳琅会保张侧妃不被人伤害的原因,因为对她跟李聿这个小家来说,张侧妃的存在也很重要。
因为张侧妃会经常贴补李聿,所以琳琅夫妻这个小家的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了。
这让琳琅觉得,英王活着还是比较好的,因为英王一旦过世了,他们一家就要搬出去,可就没管家权什么事了。
其实不光琳琅想让英王多活一段时间,便是世子家,也是愿意的,因为,亲王的俸禄,可比郡王多多了,他们自是希望英王不会死,给家里带来更多的钱财,要不然,英王死了,世子当了郡王,家里的地位会降低不说,收入还会大降,是真的不好。
这就跟现代一些人家,不愿意让有很多退休金且社会地位高、广有人脉的家里老人过世一样,都盼着老人长寿,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好处。
换到了英王这儿,这种情况是一样的。
更何况,除了俸禄,更重要的还是地位。
京中郡王太多了,物以稀为贵,成了郡王,不稀有了,地位就一般了。
所以便是对世子来说,也是英王活的时间越长越好,毕竟只要英王还活着,英王府就还是亲王府,就是京中一等一的存在,要不然,英王死了,那他们府上就不是亲王府,而是郡王府了,那就不是一等一的存在了。
既然大家都盼着英王活着,琳琅自然就会让英王多活一段时间了,毕竟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好在英王身体还是挺硬朗的,一时半会儿是死不掉的,大家都还能跟着英王在京中过着不错的日子。
不说府里英王身体还行,活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却说王府里是清静了,他们二房,却不怎么清静了。
却说李聿的父亲,有一妻二妾,生了三男两女,其中两男是正妻所出,还有一男两女,是两个姬妾所生。
其中一个曹姨娘,就生了一个庶子一个庶女。
这个庶子,是比李聿小一点,但比李聿另一个同胞弟弟大一点。
因只比李聿小一点,所以英王妃过世前,也订了亲。
正准备娶妻过门,结果,英王妃过世了,可是让曹姨娘懊恼不已,暗地里不知道跟身边的嬷嬷骂了多少次,骂英王妃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她儿子要结婚的时候死,害她儿子再过三年年纪要老大了。
现在好不容易孝期过了,曹姨娘便赶紧将儿媳迎了进门。
李二郎的亲事,李聿母亲赵氏是没插手的,因为,曹姨娘在李聿父亲跟前吹枕头风,想将她娘家侄女嫁给李二郎,李聿父亲也没反对,这亲事就订了下来,没赵氏什么事。
赵氏也乐得清静,毕竟给庶子娶媳妇,可不是个好差事,娶的好了,人家不会赞你一句,只觉得那是你应该做的;娶的不好,那可就麻烦了,对方就要疑神疑鬼,觉得你想害庶子。
这等不便之处,不用她操心,赵氏自然乐得清静。
琳琅知道曹姨娘为什么要让儿子娶娘家侄子,其实就是因为,曹姨娘是个伏弟魔,是娘家的血包。
李聿父亲,虽是亲王的儿子,但到底是庶子,所以身上只有一个镇国将军的爵位,所以他的姬妾,出身也不可能太好,这个曹姨娘,正是当初他身边的丫环提拔的。
丫环的家庭出身,可想而知了,那是非常贫困的,要不然也不会卖女儿到贵人家当丫环。
这曹姨娘在还是当丫环的时候,就会将自己攒的钱给娘家——这是她私下跟嬷嬷说话时,提到的。
后来当了姨娘,更是全心全意补贴娘家。
这会儿儿子要娶妻,她也为娘家谋福利,将娘家侄女娶了进来。
还准备将来女儿嫁人,也找娘家侄子,让她娘家彻底翻身。
毕竟她女儿身为镇国将军庶女,可是有县君爵位的,将来嫁给她娘家侄子,她娘家侄子成了仪宾,也有品级爵位在身,一下子就能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家,变成有品级有俸禄的人家了,可不是彻底翻身了。
至于儿女愿不愿意,她就不管了,毕竟在这个时代,婚姻大事,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他们什么事。
所以李二郎,其实是不想娶曹氏的,因为妻子娘家就是一个乡下人,他哪愿意娶呢。
他大哥虽然也娶了个乡下村姑,但好歹人家现在已经变成国公之女了,他妻子可实打实就是个村姑。
虽因有他姨娘补贴,现在在乡下也算小小的土财主,但那还是乡下人,他娶了也不会有任何助力的——不说别的,府里其他第三代成员,娶的妻子,要幺娘家地位不错,象他大哥那样,要么是商贾之家,大笔陪嫁,他呢,娶的是个村姑,肯定没什么陪嫁,娘家更是毫无地位,这让李二郎能满意?
不说别的,他大哥的老婆都有五千陪嫁呢,他就算爵位比他大哥这个嫡子低一级,老婆层次低一级,两三千陪嫁该有吧,但,什么都没有,这让李二郎如何满意呢。
但,他父亲已经同意他生母的提议了,他也没任何办法,只是气恨父亲为什么要听他生母的话,不让嫡母给自己选,嫡母给自己选的话,绝不会这样差的。
——这也就是对比出来的,要是曹姨娘没插手这个事,亲事完全由赵氏作主,他跟别人家攀比,觉得没别人家好,肯定也会怪赵氏的,人都是这样,所以赵氏看曹姨娘插手李二郎的亲事,她是真的乐得轻松,免得帮了人讨不到一声好,还要落一辈子的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