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轻轻将楼着自己脖子的玉臂松开,又小心翼翼把搭在自己身上的那条大长腿挪开。
昨晚打了一场遭遇战,对方来势汹汹,如同冲出峡谷的洪水一般,试图将他淹没。
赵坤用他那伟岸的身体挡住了一轮又一轮地洪水的猛烈冲击。
没办法,实力强,腰杆硬,就是有话语权。
昨晚他喝了不少酒,还是白酒和啤酒掺着喝,不算最佳状态,经过一系列酣战之后,难免口干舌燥·—
他捶了捶略酸的腰,用力呼了几口气,随手拿过一条棉质的条纹睡裤穿上,裸着上身走出房间。
拧开一瓶矿泉水,大口大口地灌下去,这才缓解了身体缺水的状态,整个人也清醒了不少。
走到厨房,打开柜门找到了瓶装的咖啡豆,用咖啡机磨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黑咖啡。
咖啡的香气和苦涩让他的精神一振,慢悠悠地走到阳台上,伸了一个懒腰。
京城一般九月中旬正式入秋,今年的入秋时间比往年稍早,几场秋雨之后,气温下降的很快,清晨的气温估计最多也就十二三度。
天气凉了,雾霾未起,秋高气爽,这是京城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冰凉的空气,吹散了一宿的疲惫。
因为是周日,小区里还算静谧,偶尔有几个晨练或者早起买菜的身影,忙碌了一个礼拜,大多数人此时还在梦乡之中。
赵坤轻轻呷了一口热咖啡,丝毫不惧清晨的凉意,扭动扭动脖颈。
昨晚,当小霍提出要自己回家时,居然有种天人交战的感觉,有心想拒绝,却说不出口。这万一要是到了自家小区楼下,小霍再次提出要上楼坐坐时,自己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
就在此时,包里的大哥大响了,迅速缓解了这短暂的尴尬。当听到电话里传来盖丽的声音,他顿时精神一振。
在得知盖丽刚刚下飞机,正在等侯取行李时,他连忙和一脸期待的小霍摆了摆手,转身一溜烟就跑了,留下小霍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昨天郑小龙递过来的剧本他还没有工夫看,在脑海中大致过了一遍郑小龙介绍的剧情。郑小龙说如果资金到位的话,他打算在十月底开机,争取在明年春节之前杀青。
如此一来,姜闻肯定不能出演。以他现在的拍片速度,《阳光璨烂的日子》能够在年底之前拍完就不错了,然后还要面临后期制作,以他的德性肯定还得亲力亲为,哪有时间拍电视剧呀!
那么谁才是王启明最合适的人选呢?
赵坤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王志闻,老王的演技绝对没有问题,只不过看着比姜闻显年轻,事实上他也确实比姜闻小三岁。
说起来有点不敢相信,老姜居然连三十岁还没到,要到明年才满三十,怎么就给人一种老艺术家的感觉?
这货出道很早,当年拍《芙蓉镇》时,这货才刚刚二十三岁,出演三十多岁的中年知识分子竟然丝毫没有违和感。
还有就是王启明女儿宁宁这个角色,既然自己投了钱,就没有必要便宜其他人,李冰是个不错的选择,正好让她历练历练,顺便挣点学费。
小姑娘家境一般,培养一个艺术生负担很重,好歹李冰也争气,刚来京城那会儿还到处找勤工俭学的机会。
赵坤觉得一个小姑娘,只要肯努力,不虚荣,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至于后世那些围绕在她身上的各种八卦传闻,只能说一个人想要出人头地,总归会伴随一些黑历史,要不然别人凭什么帮你?
所以,赵坤不介意多给她一点机会。
李冰的领路人嘛,腔调还是要有的。
对了,还有张国强,《穆棱河畔》获奖之后,听说他也火了一阵子,但这年头毕竟机会太少了,可能业务能力并不怎么突出,最近陷入了沉寂。
不过也好,先让沉淀一下,最好能磨去身上的浮躁,以后有合适的角色,也是可以考虑的。
清晨的小风吹的有点凉意,赵坤走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拿出包里的剧本随手翻看起来。
“哈一”
盖丽披着件睡袍打着哈欠从房间里走出来,褪去了那女骑士的锐利,整个人儿慵懒了不少,端着一杯水走到赵坤身边,好奇道:“怎么这么早?”
打哈欠能传染,赵坤也忍不住打了个哈欠,笑了笑,手指点了点太阳穴道:“睡不着,琢磨着电影的后期。”
《甜蜜蜜》的胶片已经送进了北影厂的洗印车间。之前他是打算在香港做后期的,虽说成本有点高,但设备相对比较先进。
只不过这次回来后他的想法又变了。
怎么说呢?
很多事往往是情感驱动的,也许是前段时间忙着拍戏,待在香港的时间太久了,又去了趟美国,特别有种漂泊的感觉。
回到京城后,同样很忙碌,忙着给姜闻打样,但心情却莫名地平静,仿佛找到了一种—听,不太好形容,就是心情特别舒畅。
就好比你整天忙碌于城市森林,突然有一天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看到雪山和草原时整个人都开阔的那种感觉。
虽然盖丽表面上不说,但提到《甜蜜蜜》这个话题,想到这是赵坤为陈虹量身打造的大女主电影,她心里总归有点不得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越是装作不在意,心里越是难受。
她不想谈及这个话题,岔开话题道:“看什么呢?”
“哦,一个剧本。”
“什么剧本啊,这么厚?”
“电视剧的剧本,郑小龙昨天拿给我的,想让我投资。”
昨晚两人见面可谓干柴烈火,赵坤都没顾得上和盖丽说这事,只是说和郑小龙、冯晓刚在一起喝酒,刚刚散场。
“难怪,昨天你们会凑在一起呢。本子怎么样?”
盖丽和郑小龙、冯晓刚都挺熟的,之前他们两人编剧,夏刚执导的那部《大撒把》,盖丽还在里面客串了葛大爷饰演的顾颜妻子的角色。
“还没看呢,听郑小龙的介绍还行,我打算投。”
“这么草率吗?”
盖丽很惊讶,从他手里拿过剧本翻看起前面的剧情大纲。
正当赵坤准备洗漱一下,下楼去买早餐时,放在包里的传呼机响了。
没错,之前那台传呼机他还用着呢,主要是大哥大这玩意儿动不动就没电,而且信号还不稳定,经常会有盲区。
“大清早的谁啊?”
他心里纳闷,拿出来一看,号码陌生,姓氏对标的数字是姓王。不过他身边姓王的实在太多,王睿、王志闻、王晓帅·
“喂!”
赵坤拿着盖丽家里的电话回过去,刚响了一声,对面就接起来了。
“坤导,我小帅啊。片子做好了,你什么时候有空帮忙看看?”
上次在青影厂放映室看《冬春的日子》的初剪版似乎是很久远的事情。
自从赵坤答应王晓帅将他的这部处女作推荐到柏林之后,这货就一直在北太平庄的新影厂剪辑车间撸片,力求完美。
赵坤回来后联系过他一次,当时据说是还在做音频处理,没想到这么快就完成了。
“是小帅,他的作品完成了。约好下午二点在青影厂放映室碰头,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这家伙忙活了一夜,刚完成就迫不及待地找赵坤检验成品。
“我不去了,免得碰到玛尼还要听她劳叻。”
差点忘了,盖丽这次是在拍戏期间偷偷溜回来的,小霍作为她的经纪人看到这种情况肯定会有意见。
其实小霍还是蛮辛苦的,一边要在京城盯着姜闻拍戏,一边还要帮着签约的艺人连络各种事务,每个月光电话费就得好几千。
好在香港那边还有李锦文帮忙,要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不知道,等导演电话呗。”
盖丽摇摇头,说着还叹气吐槽道:“我现在都后悔接这部戏了,光导演就有五个,剧情又纠缠不清,动不动还要吵架,也不知道华哥是怎么想的!”
盖丽口中的华哥就是去年刚刚从小鲜肉进阶到资本大佬的香港天幕制作公司的老板刘得华。
从去年开始,天幕公司接连投资了《91神雕侠侣》和《92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这两部片子凭借刘得华多年积赞下来的人气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而且湾湾和东南亚的版权收益也相当可观,算是挣到钱了。
刘老板难免沾沾自喜,而正好恰逢卡车司机的《终结者2》将好莱坞带到了高投资高回报的大片时代。
曙满志的刘老板决心开启香港电影的大片时代,做香港电影的先行者。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部盖丽正在拍的《战神传说》。
其实一开始演员阵容里面压根就没有盖丽的名字,一开始的主演阵容是刘老板本人,刚刚和周星星联袂主演《审死官》创下香港历史票房冠军梅艳芳,新晋柏林影后张曼玉以及正当红的钟镇涛主演。
后来因为张曼玉的档期有冲突,分身乏术。因为张曼玉还接了王佳卫的《东邪西毒》,相比这边的所谓“豪华阵容”,人家更信任王墨镜。
于是乎上次和梅艳芳合作得很愉快的《审死官》的女二号盖丽顶上了原本属于张曼玉的角色。
多说一句,原时空中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张曼玉依旧出演了,但给到剧组的时间只有区区两天。
总导演洪金宝在万般无奈之下,用两天时间把张曼玉的正面特写镜头全部拍完,然后大量地使用替身,都快赶上二十多年后内地小鲜肉的拍片套路了。
而张曼玉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轻轻松松地收获了400万港币的片酬,一天200万,就比爽子差一点点。
为什么会这么大方呢?
那就源自于刘老板这次致力打造的大片总投资据说高达6000万港币。
起初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赵坤都吓了一跳,不知道该佩服刘老板的雄心大志,还是该嘲笑他的盲目自信?
如此大的投资,除了程龙之前的《飞鹰计划》之外,无出其右。。
最后还是靠程龙大哥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后期录像带、版权收入等长线收益才回本并实现了盈利的。为此,去年差点没把嘉禾搞破产了。
所以说,如今的刘老板敢投资6000万港币搞什么大片那得是有多大的勇气和自信啊?
至于盖丽口中的五位导演,则是总导演洪金宝,动作导演元奎、程小东,以及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人物罗启锐和张婉婷担任剧情导演。
如此豪华的导演阵容,看上去好象是强强联手,但只有真正做过导演的人才知道,这根本就不是1+1=2的问题,相反很难弄的,除非是类似《我和我的祖国》这种的拼盘电影,每人独立负责一个单元,互不干扰。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往往就会在剧情和角色塑造方面产生分歧。
比如盖丽在拍摄动作戏的时候,两位动作导演习惯了打打杀杀,要求她是一个狠劲十足,英姿讽爽的女侠客。但紧接着拍文戏时,两位新浪潮的剧情导演又要她表现出女性的柔美和害怕。
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感觉,快要把盖丽搞得人格分裂了。
据说女一号梅艳芳也有同样的感觉。
这次盖丽之所以能有时间从剧组溜出来,跑到京城来和赵坤密会,是因为剧组中的导演又出现了分歧,争论不休。
起因是有一场戏刘得华和梅艳芳在一片野花丛中漫步,两位剧情导演认为要拍出武侠片的浪漫唯美,要剧组在一大片山坡上全都种上野花。而两位动作导演嫌慢,太浪费时间,剧组的拍摄只能停摆。
最后还是刘老板出面,一言决之,支撑了剧情导演的主张。
什么是大片?
精益求精,吹毛求疵才是大片!
赵坤对这部所谓的大片《战神传说》没啥印象,不过他知道刘得华因为这家天幕公司赔的连妈妈都快认识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得不拼命拍戏还债。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就了后来刘得华所谓“劳模”的人设。
(今天晚上申花主场对蓉城,看球去,先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