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275章 感性的哥哥

第275章 感性的哥哥

元朗公园对面那家新开的茶餐厅,之前剧组在这里包了六天,拍摄餐厅抢劫的戏,花费了不少。

不过有一句说一句,这里咖啡、饮料和吃的味道都相当不错,大家肚子饿了,或者不愿意吃盒饭的,都会过来光顾,也使得这边的生意不错。

赵坤拍完两个镜头之后,便邀请哥哥一起来这边坐坐。

“一杯红豆冰,谢谢!”

哥哥永远都是温文尔雅,负责点餐的服务员难掩激动之情,但碍于在工作,总算没有让哥哥在点餐单上签名。

“细明仔,黑咖啡,菠萝油,再来一份咖喱鱼蛋。”

赵坤点完,朝坐在对面的哥哥展颜一笑:“荣哥,不好意思,肚子饿了。”

“没关系,大家随便。”哥哥笑着回应。

赵坤还不忘关照服务员:“菠萝油要现烤的。”

这位叫细明仔的服务员一边在点餐单上快速记录,一边道:“放心啦,导演,菠萝油刚刚进烤箱,最多八分钟就0k。”

其实店里的服务员包括老板厨师在内之前在拍摄时都做过群众演员。

剧组包下来他们本就有收入,做群众演员另外还有一份片酬,像细明仔这种有台词的,一天的群众演员收入都能顶上一个礼拜的工资了。

唯一令他们可惜的是剧组一共就拍了六天就结束了。

“你对这儿很熟啊。”

哥哥饶有兴趣地看看他,眼中充满了好奇。

赵坤依旧穿着那件领子松松垮垮的白色gg衫,只是脱掉了拍摄时穿的那件花哨的睡衣,胸前印着的搞笑卡通图案彻底露了出来,蓝色斯努比图案沙滩裤和人字拖他一边用纸币很仔细地擦着桌子,一边笑道:“当然熟了,在这里拍了好几天的戏,

这里的服务员都是群众演员。”

“坤导,不好意思,这样称呼你不介意吧?”

哥哥在剧组逗留的时间不长,却已经从别人嘴里听到了对赵坤的称呼,除了正规的“导演”之外,就是“坤导”,尤其是从内地来的工作人员都这么叫他。

“怎么可能介意呢,这是我的荣幸!”

这时细明仔端上来黑咖啡、咖喱鱼蛋和红豆冰,还不忘拿了个笔记本请哥哥在上面签了个名。

赵坤抿了一口咖啡,茶餐厅的咖啡都是些大路货,但胜在真材实料,味道香浓。哥哥点的红豆冰是红豆和冰激凌的混合物。

显然这杯红豆冰是用心做的,厚厚一层红豆铺在冰激凌上。

哥哥拿勺子搅拌搅拌,尝了一口,红豆软糯,搭配冰激凌的口感,顿时让哥哥眼晴一亮:“味道很不错。”

正在吃着咖喱鱼蛋的赵坤将碗往哥哥面前推了推道:“这鱼蛋也很棒,你尝尝。”

作为一个明星,尤其是巨星,哥哥对饮食方面一直非常注意,严格控制饮食。如今已经三十五岁了,依旧身材、状态保持的非常好。

咋一看,顶多也就二十七八的模样。

上一个赵坤见过状态保持的如此出色的香港艺人,还是上辈子见过的刘得华。听说他不但常年吃素,竟然几十年都没有吃过米饭。

说实话,这种自律和克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活该人家成功。

哥哥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尝了一颗,果然很棒,但即便如此也是浅尝即止。

他依旧用好奇地眼神看着赵坤道:“我发现你挺特别的,和我以往认识的内地人都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让人感觉特别洒脱,而且广东话也说的特别好,我记得你好象是上海人吧。”

赵坤笑道:“准确的说是东北人,我生在东北,长在东北,85年考上北电才来到京城。我父亲是上海人,所以我还会说上海话。”

哥哥不由惊讶道:“那你的广东话怎么会说的这么好呢?”

赵坤见哥哥不吃,快速消灭了碗里的咖喱鱼蛋,拿纸币擦擦嘴道:“随乡入俗嘛,既然我来香港拍电影,必须要学会这里的语言,更加方便交流嘛!”

说着,他笑着开玩笑道:“其实我一直觉得我的语言天赋很棒,学起来特别快。”

其实哥哥和他交流的时候,至始至终都在使用普通话,毕竟是歌手,粤语歌、国语歌切换自如。

尽管听起来较大部分的香港人都要标准,但总归会带有一些广东口音。

说着,赵坤用若有所思的眼神迎上哥哥的目光道:“所以,荣哥,你真的想演好程蝶衣这个角色,我建议你一定要学好普通话,确切的说学好京城话。”

哥哥眼晴一亮,忙道:“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段时间我正好有档期,我打算去京城待上一段时间,除了学语言,我还要学京戏。香港这边虽然也有京剧班子,但总归在京城好象更加正宗,而且还有一个更好的语言环境。”

说实话,看着一个三十五岁的男人,满是那种天真无邪,充满童真的眼神,要是换个人,保不齐赵坤会掉一地的鸡皮疙瘩。但对于眼前的哥哥,赵坤却带有一种欣赏,赞叹,

乃至一种淡淡的忧伤。

“对了—”

说着,哥哥将包里的剧本拿出来道:“你的剧本和原着小说我都看了,尤其剧本仔仔细细读了两遍,感觉特别好。尤其是第二场戏,开篇的这段话‘严冬寒冽,雪花飘零。

枯树红墙前的市场热闹纷乱,人群熙攘拥挤,叫卖吆喝声喧响,夹混着断续的鞭炮声。

年关刚过,这里呈现出一派乱世中繁忙与苟安的景象。’

就这一段,一看就特别有意境,画面感十足。我当时看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有种看《红楼梦》的感觉。”

赵坤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哟,荣哥,这可不敢当!”

然而哥哥却一脸认真道:“我一点都没有夸张,你比如《红楼梦》里写秋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八个字,秋意顿出。

然后写中午大观园的园景,“赤日当空,树荫合地,满耳蝉声,寂无人语”,十六个字,夏景如在目前。

你的这段话同样有《红楼梦》的意境。”

听到哥哥这番话,赵坤不由暗暗汗颜,对不起了芦苇老师。

与此同时,也不由对哥哥刮目相看。能够读懂《红楼梦》,还能将里面的描写脱口而出的,那绝对是有文化的表现。

说实话,赵坤两辈子读《红楼梦》读了好几遍都没能读下去,最后还是强迫自己看完的,至于看的是什么,如今让他说个子午卯酉,肯定是一头雾水。

哥哥显然是个特别感性的人。

赵坤只能又谦虚了几句,赶紧言归正传道:“荣哥,咱们还是聊聊剧本吧。”

“哦,好!”

关于剧本,哥哥的最大疑问无疑就是程蝶衣小时候为什么是六指?

这是原着小说中所没有的情节。

赵坤仔细帮他做了解读,这是一个极端且犀利人格呈现,童年的程蝶衣眉清目秀,男生女相,美的不可方物。本是演花旦的好料子。可惜生有六指。母亲艳红只能帮他断指,

他的命运从这一刻就是被选择的完了,还有程蝶衣最后自杀的情节,小说中是自杀未遂,剧本里是自杀了。

关于这一段的解释,赵坤真的很志志,尽量从剧情的发展来谈,只是在涉及人物时尽量婉转。

哥哥听的很认真,甚至还拿出笔来在剧本上做着注解,直到赵坤讲完,他再次露出他那充满阳光的标志性笑容道:“好了,最后一个问题是你会执导这部戏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