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节期间,整个西柏林地区灯红酒绿,东柏林地区则依旧灯光黯淡,毕竟两德统一不久,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没有跟上。至于说人心的隔阁,可能未来几十年都没办法融合。
西柏林地区最热闹的当属电影节举办地波茨坦广场,一到夜幕降临,附近的餐厅,尤其是高级餐厅,往往一座难求,都是需要提前预订的。
赵坤来到一家高级餐厅,在门口服务员的引领下,迈步走进这家装修奢华的店堂。
一袭考究西装的赵新健和难得裙装打扮的李锦文已经在座了。
“小叔叔!佩吉姐!”
赵二少看到只有赵坤一个人,不由问:“陈虹和盖小姐呢?”
“她们吃过午饭就出去逛街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电影节临近尾声,自家电影都已经亮相过了,空闲下来少不了游览一番柏林这座城市,买些纪念品啥的。
本来赵坤是要跟着一块儿去的,结果临出门前接到组委会的电话,去组委会跑了一趟。其实就是组委会主席找他。
在主席办公室喝了一杯咖啡,先是扯了一通有的没的,然后才转入正题。
总结起来就是两个意思,首先是表达明年的电影将不再邀请他的作品。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电影节需要新鲜面孔,不可能每年都让你参加,当面解释一下以免误会。
当然以目前赵坤的成色,一旦有新作品问世,肯定会受到戛纳、威尼斯,或者其他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电影节邀请。
其次老白男表示,希望赵坤未来能推荐更多年轻导演的作品来柏林参展。
赵坤起先很异,毕竟于大姐才是中国大陆地区的选片人,难道说要让自己取代她不成?
后来经过老白男一番很委婉的解释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是因为于大姐的身份毕竟是体制内的,每次推荐到柏林的电影都是代表了官方意志。
老白男一再强调柏林电影节的宗旨是多元化,渴望新鲜血液。
赵坤一方面是目前柏林电影节青年导演的标杆性人物。
另一方面他在中国乃至全亚洲最优秀的电影学院任教,希望他能够推荐更多优秀的青年电影人来到柏林电影节展示自己的才华。
话虽然说的十分冠冕堂皇,说到底还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无非是希望赵坤能够绕开官方,推荐一些他们认为能够“真实”反映中国现状或者“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电影。
后世所谓的“禁片导演”、“第六代”,说白了就是这些西方电影节给捧出来的。
赵坤感觉有点好笑,闹了半天敢情是让自己回去当卧底。
但同时你不得不否认老白男已然将他视做是柏林的嫡系。
当场拒绝,甚至翻脸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斗争是要讲究策略和艺术性,要不然先辈们也不可能由弱变强,最终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
在自身尚未强大,市场还得依靠外部的时候,韬光养晦永远都是最佳选择。
于是赵坤当即表现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随即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不姑负主席的重托。
导演嘛,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表演性人格。
老白男非常高兴,大大称赞了一番的同时,还暗示会有惊喜等着他。
所谓惊喜无非就是奖励,也就意味着后天的闭幕式肯定会收到请束。
不管怎么说,先把实惠捞到手再说。
当然赵坤不会说傻乎乎地去汇报,历史教训总是深刻的。他始终秉承一个宗旨,万事对得起自己良心。
这种事情藏在心底是最安全的,至于推荐嘛,他心中自有一杆秤,不会睁着眼睛说一个秃子,
他的头发,发根最牢,头发最粗,发质最好,数量最多,一眼望去乌黑乌黑的。
赵坤坐下后,瞅了瞅赵二少和李锦文,问道:“我老舅呢?”
一提到郭晓鹏,赵二少顿时一脸黑线道:“别提了,我都两天没见着他人影了。”
“那他上哪儿去了?”赵坤不禁论异道。
“还能上哪儿,肯定是和汉娜在一起鬼混。”
原来和郭晓鹏在一起的那位酒店前台汉娜原本是东德人,在东柏林有一间小公寓,显然郭晓鹏已经彻底征服了那位日耳曼大洋马,都登堂入室了。
对于自己这位老舅,赵坤一点都不担心,毕竟郭晓鹏都能够在老毛子的地盘上混得风生水起,
区区德国何足挂齿。
至于说赵二少满脸忿忿不平,赵坤倒觉得自己这位小堂叔纯属是羡慕和嫉妒。
只是财大气粗赵二少居然没有动用自己的钞能力,倒是让他多少有点意外,可能大概率还是因为李锦文的缘故吧。
男女之间什么纯粹的友谊,赵坤一个字都不相信。说起来佩吉姐和自家小堂叔还是蛮般配,至于说两人为何不选择公开,这就不是他一个小辈能够干预的事儿了。
于是他跳开这个话题,转头问李锦文道:“佩吉姐,今天的情况怎么样?”
“当然好了,已经超过这个数了。”
李锦文比了个“八”的手势“,都八十万啦?小叔叔,恭喜!恭喜!”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赵坤听到这个数字还是忍不住十分惊喜。
赵二少也是笑逐颜开,连声道:“同喜,同喜,别忘了,这里面可还有你的一半。”
说着,便端起酒杯道:“坤坤,我是真没想到啊——,不说了,反正我心里有数,来,我敬你一杯。”
赵二少神采飞扬,当初投入一百万港币,结果仅仅半年的时间就收获了八十万美元,而且这还是暂时的,最终的数字很可能要超过一百万美元。
要知道此时的港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是和美元挂钩维持固定汇率的一种有价证券。。
就算赵二少的收益份额只占一半,那也有360万港币,如果运气好的的话,这个数字很有可能突破400万。
简直就是暴利!
难怪此时赵二少对赵坤异常的感激。
“不敢,不敢,小叔叔,该我敬你才是。”
赵坤双手捧杯,碰杯时将自己的杯口刻意矮了两分。
他虽说是半个上海人,也能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但打小的规矩是姥爷教的,最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赵二少和郭晓鹏再怎么不着调,都是自己的长辈,更何况他们二人在赵坤事业的发展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
之后,赵坤少不了又敬了李锦文一杯,这位“小婶婶”在他涉足香港电影圈同样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放下杯子后,李锦文拿餐巾擦了擦嘴唇,道:“坤导,我有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你说。”
“《饮食男女》在香港的上映日期初步定在三月八日,一方面正好避开春节档的几部热门电影,另一方面三月份正好是淡季,竞争不怎么激烈。只不过到时需要你和陈虹,特别是盖小姐要到场宣传。”
今年香港的春节档可谓神仙打架,周闰发的《纵横四海》、周星星的《整蛊专家》和程龙的《飞鹰计划》几乎同日上映。
正式拉开了“双周一成”之间的票房大战。
从目前来看程龙的《飞鹰计划》暂时领先,《纵横四海》因为有张国荣和钟楚红的加持,紧随其后,周星星的《整蛊专家》虽然暂时排名垫底,但三部电影之间的差距很小,基本上呈现势均力敌的局面。
这时候谁也不会傻乎乎地撞上去找死,
“没问题。”
“另外,我还打算报名参加四月份的香港电影金象奖和十一月份的湾湾金马奖,你看怎么样?”
“呢
赵坤稍稍迟疑了一下,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今年无论是香港电影金象奖还是湾湾的金马奖,都被王家卫的《阿飞正传》横扫,一举奠定了其大导演的地位。
但赵坤自认《饮食男女》也不差,和《阿飞正传》别别苗头倒是件蛮有趣的事情。
“行,佩吉姐,你就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