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大导演从80末开始 > 第98章 剧本围读

第98章 剧本围读

所谓剧本围读,在当下的影视创作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

因为首先,通过剧本围读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近所有演员彼此的距离,通过角色设置和台词缺省,理清彼此的人物关系。

其次,通过剧本围读能够起到“先进带动后进”的示范效果。就是让演技相对好的演员通过围读中的交流,让演技略有些生涩的演员被动进入状态,认识到自己所饰演角色的位置。

这也是刚刚赵坤嘱咐李冰的目的,毕竟她现在只是个师范生,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素人演员。

最后一个好处就是,通过剧本围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导演挨个找演员说戏的时间,基本上对角色有什么疑问,大家在围读的时候当场提出来,或解释或修改,然后正式进入拍摄状态。

赵坤很享受目前的创作环境,因为现在的演员,或者说台前幕后的从业人员,大都是一群有志有心有力搞艺术的人。

剧本围读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神圣性,且不容怠慢。甚至某些特定的主要角色,那是需要深入真实的环境去体验生活的。

二三十年后,这种创作环境几乎就不存在了,所谓体验生活压根就无从谈起,剧本围读流于形式,更演变为一种导演和演员之间博弈的工具。

赵坤上辈子作为一名导演,是坚持要演员在开拍前进行剧本围读的,但真实情况非常复杂,毕竟演员咖位不同,不是所有演员都有时间一定要按照导演的要求聚在一起围读剧本。

说到底,全看导演在业内的实力。

我弱彼强,剧本围读就是一纸空谈:

我强彼弱,剧本围读就是艺术追求。

这种拿捏和博弈,现在想想,竟隐约————

象极了爱情。

“老舅!”

当赵坤中午下楼吃饭在招待所大堂看到郭晓鹏时,一脸惊讶。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话说郭晓鹏的跨境业务越做越大,过完春节没几天又带了一车皮的货物启程去了毛子国,据说老毛子那边的情况越来越严峻,相映射的便是跨境生意的须求量越来越大,利润也越来越高。

相比去年,郭晓鹏这次走的更远,去了普大帝的老家一一列宁格勒。

之前还拍电报回来说是要到三月中旬才能回国。

郭晓鹏乐呵呵道:“这不大外甥要回来拍电影了嘛,心里总惦记着,我寻思我这做老舅的总得出点力吧,就提前回来了。”

说着,还不忘显摆道:“从列宁格勒坐飞机到海参崴老快了,昨天上午出发晚上就到了,今天一大早在绥芬河过关,就直接往家赶。正好饭点,一起整两口?”

被老舅挂念,赵坤挺感动的。

对于自己拍电影这件事,老舅给他的支持力度是最大的。

有时候感激的话一直挂在嘴上很矫情,没能力时记在心里,有能力后再加倍报答。

“中午整不了,下午还得开会呢,随便吃一口得了。”

“成,正好也让我开开眼界。”

郭晓鹏依旧乐呵呵,随即将目光投向赵坤身边的王晓帅。

“这位兄弟是?”

不等赵坤开口,一向很会来事的王晓帅连忙满面堆笑地自我介绍道:“我叫王晓帅,

是坤导的同学,也是剧组的副导演。”

不得不说,那一千盘胶片使得郭晓鹏已然成为赵坤身边的圈子,乃至整个北电的一个传说,估计人人都梦想自己能够拥有这样一个老舅。

想想看,当初就连王睿都差点跟着郭晓鹏一起去老毛子那里倒腾胶片。

“原来是自己人,王导,你好你好,来鸡西一切都习惯吧?”

郭晓鹏充分发挥东北人社牛的属性,热情地和王晓帅握手寒喧。

“习惯,习惯,来这边吃的好,住的好,我怕将来拍完电影都舍不得走了。”

“吃好住好,还要玩好,有事尽管言语——

一对e人初次碰面,瞬间就变成一对好似交往多年的好友一般。

赵坤严重怀疑王晓师这是在打老舅的主意。

因为若干年后,王晓帅就是凭借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从保定胶片厂忽悠来免费的黑白胶片,甚至还帮他免费冲印,最终使他完成了自己的处女作《冬春的日子》。

中午的伙食是猪肉炖粉条子和油渣白菜炖豆腐,主食是大米饭和发面馒头。

对于来剧组实践的学生娃来说,这伙食比学校强多了,最重要还是免费的。喜欢吃大米饭的,往饭上淋上一勺肉汤,拌着吃,喷香。

习惯吃馒头的,用馒头请着菜往嘴里塞,大快朵颐地享受着地地道道的东北菜。滑滑溜溜的粉条子吃到嘴里,那可真叫一个地道!

郭晓鹏更是夸张,一大碗猪肉炖粉条子,一大碗油渣白菜炖豆腐,外加四个大馒头,

让饭量不大的王志闻看的膛目结舌。

本来赵坤以为老舅说开开眼界就是随口一说,结果下午围读会开始的时候他居然真的有兴致跟看来到会议室旁听。

大家围着带弧形的长条会议桌坐下来,剧本围读对于专业演员来说再寻常不过,唯独李冰看起来一副很紧张的样子。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是第一次嘛。

通常来说,第一次剧本围读并不要求演员对角色有多深刻的理解,照本宣科即可,主要是理清人物的关系,以及演员之间相互熟悉的过程。

但令赵坤感到意外的是,围读的时候,很少有人真的会看着剧本朗读,而是全程脱稿,台词张口就来。

当前面一个人念完台词,相映射的马上就有人接上,且声情并茂,每个人似乎都进入到了人物的情绪中。

包括第一次参加剧本围读的李冰,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点磕磕绊绊,但随着围读的继续,开始逐渐进入状态。

不能说好吧,但至少能够做到口齿清淅,在和张国强的对台词过程中,不会让人感觉有明显的出戏。

直到这个时候,赵坤才恍然,原来自己习惯性地把上辈子的经验带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尤其看到就连李冰都能脱稿对台词,使得他突然想到了一句话,原来三十年后的演员真的会把背台词作为敬业的一种精神。

既然大家都把准备工作做的这么充分,赵坤便索性就开始抠细节。

正好读到高启盛在小饭馆里喝闷酒和人发生冲突的这场戏,听到王志闻拍着桌子怒吼道:“你瞅啥!”

负责搭戏的王睿也提高音量道:“瞅你咋地?”

“停,停一下!”

赵坤果断叫停,回头找了一下旁听的老舅郭晓鹏。

之前还兴致勃勃的郭晓鹏此时正坐在靠墙的椅子上打瞌睡呢,估计是不好意思中途离场吧。

“老舅!老舅!”

喊了两声没反应,还是坐在旁边的管琥推了他两下,郭晓鹏才从迷糊的状态清醒过来,下意识道:“结束了?”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笑声。

赵坤略显尴尬道:“没呢,老舅,我想请你帮忙做个示范。”

郭晓鹏还一脸懵,面对众人的目光,张口问道:“做什么示范?”

“表演的示范。”

郭晓鹏一听,瞬间就不困了,带着欣喜的语气道:“你是说我也能演戏,让我演什么?”

赵坤笑道:“演打架的戏,其实也不算表演,只要你正常反应就行。”

接着便描绘剧情道:“咱们设置一个情景,就是你今天的心情特别不好,正在小饭馆里喝闷酒呢,突然发现有人总是有意无意地看你,不怀好意的那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