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重生之我在外企当高管 > 第209章 行动

第209章 行动

“听过没见过,来了河西,已经有好几个人和我提起过de的徐非了,今天一见没想到这么年轻”李响笑着说道。

“人是年轻,可手段老练,今年河西血透机百分之六十的市场都是他做的”武飞宇说道。

“那确实挺了不起的”李响笑着答道。

“有什么了不起的,过段时间有他好看的,沉总说”旁边有个小伙插嘴道。

“有吃的还堵不上你的嘴,去拿点啤酒”小伙还没说完,武飞宇就直接打断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边吃边聊,过了会徐非吃完了,进来结帐,看到武飞宇他们在角落坐着,就走了过去。

“武总,我吃完了,就准备回了,过来打个招呼”徐非笑着说道。

“哎呀,这么快啊,刚还准备过去敬杯酒呢”武飞宇也赶紧站起来说道。

“下次吧,今天开着车呢,等哪天得空了,咱再聚”徐非和武飞宇握了下手说道。

成年人都知道一般说这种哪天,过几天这种基本就不会有消息了。

“行,哪天约你”武飞宇也客套两句。

“好,各位吃好喝好啊”徐非冲桌子里抱了下拳说完就撤了。

看着徐非出门了,武飞宇招呼大家坐下继续吃饭。

“武总,有点内急,我先去趟卫生间”李响突然说道。

“恩,去吧”武飞宇摆了摆手说道。

“徐总,徐总,留步”

徐非刚结帐眈误了下,现在正往提车的地方走,听见后面好象有人在喊他。

转身一看一个中年人,快步走了过来,徐非看着象刚才和武飞宇一桌的人,不由有些诧异。

说话间来人已经到了跟前,站定说道:“徐总,你好,咱们刚刚见过,我叫李响,是一家国产灌流器厂家的负责人,这是我的名片”

说着递过来一张名片,徐非接过来一看,渝城长帆。

“哦,李总,你好,不好意思啊,我这临时出来也没带名片”徐非说道。

“没事,在河西的医疗圈子里,你徐总这张脸就是名片嘛”李响笑着说道。

“哈哈哈,李总太抬举我了,李总是有什么指教”徐非笑着说道。

“那我简单说两句,完了咱们约时间细聊,我们公司主要做的就是树脂的灌流器,今年年初所有的型号已经全部拿证了,所以现在就是在各省查找合作伙伴,徐总在河西的血透行业,无人不知,所以就看看之后有没有合作的机会”李响也没有绕圈子,直接说道。

徐非静静的听李响说完,才开口道:“李总,咱都是业内的,我就不藏着掖着了,所有血透机的厂家差不多都有自己的灌流器,de也不例外,虽然不是我负责,是归急重症团队,我又是de的人,合作从何谈起呢”

李响说道:“徐总说的情况,我当然知道,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因为产品的定位不同,国产的价格是进口的三分之一,大家映射的客户不同嘛,你可以问问你的同事,看看他一年灌流器能做多少业务量,国产的能做多少,现在国产的势头很猛,代替进口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我们才会选择入局”

李响说的这个,和徐非了解的情况大差不差,之前徐非和周学文聊天的时候,也说到过,进口的太贵了,差不多3000一套,国产的只要一千左右,很多医院都在逐步替换进口的,所以他们进口灌流器的市场是在不断萎缩的,很多国产品牌开始冒出来,做的比较大的是琼崖省的一个厂家。

徐非没有直接应承而是说道:“李总说的这个情况我之前还确实没有关注过,回头我了解了解,呵呵”

“没问题,今天呢就是先认识下,后续咱们有机会再细聊,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我想总能找到符合咱们共同利益的方式”李响也没有继续往下聊,毕竟也不是个谈事的场合。

“可以,那咱们随后约时间”徐非说道。

“都见面也别随后了,我在并州会待几天,明天周末,这样吧,周一我和你约时间”李响直接说道。

徐非没想到自己也有被人用话逼到墙角的一天,苦笑道:“行,没问题,恭候李总大驾”

“好,那先这么着,我留你个电话”

看着李响走远,徐非不禁笑着摇摇头,这也是销售的老手了,套路一个接一个。

周末徐非也闲不下来,周六和李国庆他们约了场球,喝了顿酒,本来想着周日可以好好休息下,吴文斌又约他周日去钓鱼。

得,这个周末算是泡汤了,搞得比上班还忙。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在钓鱼的时候,吴文斌跟徐非说,那天喝完酒后,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琢磨徐非那天的话,越琢磨越有道理。

他已经年过四十,这辈子的一半过去了,前半辈子为了家里人的期望,为了维持自己的自尊和体面,为了维持自己在村里人嘴里的有出息,干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天自怨自艾,象个怨妇一样。

剩下的日子可能都没有四十年了,他想为自己活一次,再搏一把,不管结果如何,希望走的那天别留遗撼。

吴文斌说到这些的时候,眼睛都亮了,然后大概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徐非说的那个路子是可行的,既能在自己的专业内,又能换个活法,所以决定最近去见见那位大佬。

问问大佬的意见,是否可行,吴文斌说到这,也不禁摇头,这么多年没怎么来往,不知道人家还念不念这点香火情,毕竟人家现在的地位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次吴文斌也没说那位大佬是谁,倒不是不信任徐非,现在他对徐非很信任,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把握,毕竟年头有些长了,万一事情不顺利,说出来徒增烦恼,也免得给人家惹麻烦。

吴文斌这么多年才意识到,当年爷爷的先见之明,爷爷那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人家不缺一个侄子,可你缺这样一个叔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