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中有句行话叫“烧冷灶”,意指押注冷门选项,后来人们慢慢把它的意思给丰富了,引申为提前结交潜在权贵以谋求利益。
这种通过人际投资获取潜在收益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较出名的就有那位九门提督隆科多。
“烧冷灶”体现了一种长远的投资眼光和人脉策略,虽然在当下可能看不到明显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一旦所结交的人获得成功,自己也可能从中受益,获得回报,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布局,比如徐非之前结交的李国庆,现在已经在彼此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关系越来越亲密。
前两天徐非和急重症的同事们喝酒的时候,意外的听到了个名字,这个名字之前他是从白峰的口里听到的。
白峰有个不算大的毛病,就是酒多了话就多,说起来也不算啥大毛病,喝多了吹几句牛,这种人多了去了,但随着你地位的提升,这还真就是个问题。
你当普通大夫的时候,多说就多说了,谁也不当回事,可现在当主任了,接触的人也多了,层次也高了,有些话就得三思了,第一次徐非和白峰还有他爱人陈兰聚餐的时候,徐非就发现了,当时白峰喝多了,都开始聊师兄弟的事情了,被陈兰给拦住了。
后来可能白峰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徐非这种很熟悉且比较信任的厂家,白峰基本不会和药商,器械商出去吃饭,有事办公室谈就行。没想到反而在行业内留下个不接受厂家吃请的名声,某种程度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平时喝酒也很注意,能带媳妇带媳妇,不能带的场合也尽量少喝或者不喝,不过端午节前和徐非聚餐的时候,可能挺长时间没喝酒了,也有些馋了,一时没收住,就又喝多了。
明显可以看出白峰现在有意识的在控制自己的谈话欲,有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果真的好控制,也就不叫本性了。
白峰当时说了句话,当时可能徐非其实也没太留意,直到那天和急重症的聚会听到吴文斌这个名字,才把两件事给联系起来,当时白峰的原话时:我t要是有老吴省吏部这么硬的关系,主任算个屁啊。
徐非当时就接了句茬,问道:“哪个老吴”
“吴文斌啊”白峰脱口而出。
徐非再问哪个吴文斌时,白峰再没有说,打了个哈哈,说你也不认识,就一个朋友,就把这事揭过去了。
徐非的脑海里只觉得这个名字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那可能就不是自己熟悉的人,只当是白峰的某个朋友,可能也是业内的,也就没再追问。
等到那天吃饭的时候,周学文又提到了一附院肾科的吴文斌,徐非才突然想起来前世河西医疗界的一个传奇人物吴文斌,短短十来年时间从普通医生成长到张顺他大伯的位置,不过那会已经叫卫健委了。
前世徐非接触不到那么高的层面,只是听过这个名,道听途说过他的一些经历,所以白峰提起吴文斌的时候,徐非一时半会就没对上号,直到和急重症部门聚餐,周学文再提起时,徐非才突然想到以前听到的这位吴主任的一些故事经历,才确定这应该是一个人。
吴文斌其人堪称传奇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他有多惊才绝艳的能力或者富可敌国的财力,而是因为一个人的命运会如此的离奇,如此的具有戏剧性,徐非还记得前世有人谈起吴文斌,最后总会叹声气,说一句:人的命运啊,真是无常啊。
吴文斌出身普通,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唯一值得称道的可能就是祖上也曾阔过,家里也曾有良田美屋,吴文斌的爷爷吴盛上过私塾,也算是读书人了。
可那个时候正是外敌入侵的时候,山河沦陷,个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刚开始吴盛还能勉力维持家业,后来土改来了,“打土豪,分田地”可不是句空话,吴老爷子不是“吴扒皮”,也不曾为祸乡里,只是把田地分了,房子分了,最后给分了两间土窑洞,吴老爷子就念叨着破财免灾。
后来大动荡时代来了,富就是原罪,哪怕你以前富过也不行,吴盛自然也被划分成“黑五类”的地主阶级,上街游行那都是家常便饭,住也只能住羊圈了,平时是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
这个时候吴盛认识了一位被下放到他们村的中学老师,叫吕元正,平时这样的人物自然是受人尊敬,可那个时候统称“臭老九”。
吴盛和吕元正天天一起劳动,一起改造,吴盛生平最敬重读书人,吕元正知识渊博,吴盛自然极为崇拜。
那个时候知识不如力气好使,吕元正一个老师哪干的了农活,吴盛虽然以前是地主,但也是要下地干活的,对农活肯定不陌生,所以两人在一块的时候,脏的累的都是吴盛来干,而且吴盛毕竟是本乡地面的人,要弄点吃的还是容易些,只要有一个窝头,都会分大半个给吕元正。
就这么着两人熬过了那段岁月,吕元正平反回了市里,组织还是给安排了中学老师的岗位,吕元正很是感激吴盛那几年的照顾,和三个孩子一直念叨,要是没有老吴,自己可能挺不过那段时间。
开始吕元正还时不时给吴盛寄信和钱,可慢慢家里的三个孩子也大了,花钱的地方多了,家里就他一个人挣工资也捉襟见肘,他就一个普通中学老师,实在没办法再接济吴盛了,可吴盛每次回信都给他捎一些家里的红薯,红枣,土豆之类的,为此吕元正感到十分愧疚。
吕元正虽然就是名普通老师,但三个孩子却出类拔萃,特别是长子吕国安,一路仕途坦荡,官至副部级。其馀两个孩子也都入了仕途,小有成就。
吕元正因为大动荡时期把身体搞坏了,比吴盛年轻,却比吴盛早逝,临走前都握着吕国安的手,嘱咐他有机会帮帮老吴家,他欠老吴太多了,可惜自己无能,希望儿女可以帮他完成夙愿。
那会的吕国安还没到后世的高位,但也是县一把手了,吕元正病逝不久,收到消息吴盛带着年幼的吴文斌来吕元正家里吊唁,就是这个时候吴文斌认识了吕国安。
按理说吴文斌认识了这样的牛人,命运的齿轮应该t转动起来了,可偏偏转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