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大米辞退?我靠山寨机制霸科技圈 > 第三十一章 双十一战绩

第三十一章 双十一战绩

“可是这销量……”

何震还是有一点担忧,担心这一次的双十一销量成绩会被大米压下来。

“没什么可是的,我们公司现在的体量以及背后的供应链渠道的集成能力比不过大米公司!”

“和大米公司去硬碰硬的比价格的话,最终一败涂地的也只有我们星耀!”

周坤毫不尤豫的打断了何震,示意他按部就班就行。

不要太过于关注大米公司的动作,公司管好自己就行。

看着何震离去的背影,周坤也不免的叹了一口气,觉得何震还是需要再培养一阵子,才能够让他独当一面。

在周坤看来,目前公司体系已经开启了新的自研模式。

内核的处理器芯片,后续的电池快充技术,甚至屏幕面板!

再过一年的时间,公司基本可以实现部分内核元器件的自研自产!

现在的周坤手中相当于握着四张二的炸弹。

大米公司的价格战相当于是打出了一张用来试探的a,想要诱使周坤把四个2分开来打。

毕竟大米公司的背后还有着类似于大鬼牌的资本和小鬼牌的供应链企业。

现在周坤把手里的四个2分开打出去,那就是自寻死路。

2014年周坤所领导的星耀公司走的是性价比路线,那是无可奈何的决定。

公司品牌影响力就如同小透明一般。

同时公司也没有足够强悍的自研内核技术。

这个时候走性价比的路线,一是方便积累品牌的影响力,方便公司后续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能够更快的销售出产品,实现资金的快速流动,积累足够的资金去进行其他供应链体系产业的发展。

在周坤的经营下,完成目标只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现在星耀公司的品牌口碑和影响力已经能够接近大米这家成立四年的顶尖的科技流量公司。

同时公司也快速的积累出了足够的资金。

在星群风投的操作下,公司也拥有了两家主营内核元器件生产制造的兄弟公司。

在周坤看来,公司发展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等到明年开始,周坤考虑让公司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走大米公司的路线,提高品牌知名度,赚取足够多的资金。

第二阶段,品牌细分化,多线路发展:高端,线下,在线多线路共同推进。

双十一也随着大米公司的这一波降价瞬间的热闹起来。

同时大米手机的热度和产品的预约量也越来越高了。

在双十一的前一天,大米手机4的预约量已经成功的突破到了42万台,虹米note这款产品的预约量也达到87万台。

反观星耀公司这边的产品的预约量就有一些不增反降。

星耀手机6的预约量直接降到了39万台,星耀手机s3产品的预约量也降到了92万台。

大米公司的内部也时刻关注着电商平台的一举一动。

雷布斯望向一旁的助理:“星耀手机没有选择降价?”

“或许再等待一个时机吧!也许在双十一的当天就有可能会考虑产品降价的事情!”一旁的助理下意识的说道。

雷布斯听完助理的话也不免得皱起眉头,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

此时雷布斯心中对于星耀公司掌舵人周坤的忌惮越来越重。

对方若是愿意和自己公司进行价格战的竞争,雷布斯或许不会太过看重周坤。

但对方能够忍住不降价,这让雷布斯也越来越感觉周坤是一个无法掌控的威胁。

时间很快到了双十一的当天!

许多的网友早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资金一把冲入了双十一的狂欢。

智能机的市场的厮杀也极为的激烈,部分的手机厂商甚至还特意给用户惊喜。

双十一当天直接降价几十上百!

星耀公司的手机产品却巍然不动,即便市场变化多端,产品的价格却依旧稳在那里。

在早上的八点,产品的销量榜就已经出炉了。

五千元以上价位卖的最好的依旧是果子手机,这代和上代的产品在双十一期间的总销量突破了七十万台。

至于这一次的整个手机品牌的销量排行出炉了。

大米公司依靠降价以总共132万台的销量取得了销量榜的第一的位置。

而排名第二的则是星耀公司,整个手机的总销量达到了119万台。

预约用户最终下单的也就只有八成左右,但这个成绩已经在众多国产品牌之中很不错了。

不过星耀手机s3这款产品因为是首销以及碰上了双十一的优惠降价,最终以86万台获得了百元价位的总销量的第一名。

虹米note则以74万台的销量暂时的落后于星耀手机s3。

大米公司时刻关注电商平台的消息。

雷布斯在听闻星耀手机在双十一期间的价格一直稳定,并没有出现降价的情况后,整个人的脸色也变得极其的凝重。

对方不接招,这感觉就如同打在棉花上,让雷布斯也感到有些不舒服。

反观星耀公司的内部却一团喜气。

虽然说公司的品牌总销量没有得到第一的位置,但是公司的品牌销量榜排进了前三,百元价位的总销量甚至是第一。

虽然没有达到奖励的最高阶段。

但人还是要学会知足常乐。

今年的年终奖翻三倍,十一月份的工资翻倍。

这对于员工们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双十一结束之后,周坤特意的将公司的几位高管叫到了办公室之中。

在接下来的时间之中,周坤会再一次的南下。

星能科技的新电池的研发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周坤还是需要回去盯一下。

同时星尘微电子的人才招募已经开始,虽然有李亮等人盯着,但是周坤还是需要监督一下。

自己南下的这一阶段时间,星耀公司的发展还是需要周坤进行初步的规划。

毕竟周坤的精力有限,总不能时时的盯着星耀公司。

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先行规划好。

到时候,何震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规划行事,公司就不会有太多的差错。

办公室之中,周坤坐在主位上。

何震等人则静静的等待着周坤发言。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很有可能会待在南方,公司的一些事情还是要规划好!”周坤开门见山的说道。

同时将公司未来的规划借助投影仪,投射到了大屏幕上。

大屏幕上面成立了未来半年时间公司发展的三条规划。

产品规划。

公司内部规划。

产业变动规划。

三条规划,都是周坤根据现在公司的情况特意做出来的,

在场的这种人也紧紧的盯着周坤,显然周坤已经成为了公司的灵魂内核。

周坤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公司的发展。

“首先产品的规划……”

周坤打算从最简单的一条进行讲解。

众人也默默的坐在一旁,何震甚至拿出了笔记本仔细记录周坤讲述的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