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八十九章雾锁汉江(1)

第八十九章雾锁汉江(1)

深秋的寒意,随着汉江滚滚的水汽,无声无息地浸润着荆州大地。连续三日,一场罕见而浓重的大雾,将襄阳至江夏段的广阔江面牢牢锁住。

视野所及,白茫茫一片,平日清淅可见的对岸旌旗、往来如梭的巡逻舟船,此刻皆被这天地一色的混沌吞噬。江涛声也变得沉闷,仿佛蒙上了厚厚的棉絮,唯有近处水波拍打岸壁的轻响,提示着这片水域的存在。

江陵军府内,灯火通明,却驱不散弥漫在每个人心头的凝重。关平站在巨大的江防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他身姿依旧挺拔,但眉宇间难以掩饰连日精神紧绷带来的疲惫。案几上,堆积着来自各处水寨和巡逻队的最新军报,字里行间都透着一个“雾”字。

“报——!上游三十里,‘鱼梁洲’水寨回报,雾势未减,能见度不足五十步,巡逻船队已按令收缩至寨外一里巡哨,以防碰撞。”

“报——!‘鹿门山’望楼信号中断,烽火无法点燃,只能依靠快船接力传递消息,时效大减!”

“报——!冯习将军遣人请示,楼船‘镇荆’号及大型艨艟在雾中机动困难,是否继续坚持外线巡逻?”

一条条消息汇拢,勾勒出一幅对荆州水军极端不利的图景。赖以制霸汉江的视觉优势与机动优势,在这天地之威面前,被削弱到了极致。

王甫坐在下首,捻着胡须,忧心忡忡:“少将军,此雾连绵三日,实属反常。魏军绝非庸碌之辈,恐不会坐失此等天赐良机。”他负责情报梳理,深知徐晃用兵,最善捕捉战机。

关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脑海中,属于“先知”的记忆碎片与“洞察学习”带来的对徐晃用兵风格的分析,飞速交织碰撞。徐晃,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用兵严谨,不打无把握之仗,尤善后发制人。历史上,他便是利用关羽的骄矜与兵力分散,长驱直入,解了樊城之围。这样一位名将,面对如此大雾,会怎么做?

他回想起之前徐晃的“疲兵之计”,那些佯攻、骚扰……看似是为了消耗守军精力,但现在看来,是否也是一种试探?试探荆州水军的巡逻规律、反应速度、各水寨之间的协防间隙?

“徐公明……绝非一味蛮干之人。”关平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大堂内格外清淅,“他前番佯攻,遍及上下游,看似杂乱,实则可能在查找我防御体系的薄弱点。如今大雾弥江,正是他利用其所寻间隙,行致命一击之时!”

他猛地转身,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堂下诸将:“传令冯习,大型舰船全部撤回主要水寨,依托岸基工事进行防御。所有小型走舸、赤马舟,以三船为一队,配强弩、钩拒、引火之物,分散至各缺省潜伏点,尤其是那些江面相对开阔、水流平缓,我们平日巡逻间隔较大的河段!重点标注……‘落马滩’至‘葫芦口’一带!”

“落马滩?”廖化微微一愣,“少将军,那里江流虽缓,但水下多有暗礁浅滩,并非理想的渡江地点啊。”

“正因为非理想,才可能被我们忽略!”关平斩钉截铁,“徐晃用兵,正奇相合。他若渡江,必选我等认为其‘不可能’之处!再者,暗礁浅滩不利于大型船队,却正适合小股精锐乘坐皮筏、小船悄无声息渗透!其目标,未必是正面击溃我水军,很可能是创建前沿滩头阵地,掩护后续大军搭建浮桥!”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关平的推断,跳出了常规思维,直指对手可能的内核战略。这种基于对敌方将领深刻理解基础上的预判,让众人既感佩服,又觉寒意森然。

“承明(潘浚),后勤辎重,尤其是火油、箭矢,必须确保能及时补充至前沿各寨,雾中运输困难,你要多想些办法!”

“末将领命!”潘浚肃然应诺。

“元俭(廖化),你亲率‘无当营’一部,乘快船沿南岸机动,随时准备支持任何可能出现敌情的滩头!记住,你们的任务是迟滞、骚扰,而非正面硬撼魏军主力!”

“是!”廖化抱拳,眼中闪过跃跃欲试的战意。

“周震!”

“末将在!”年轻的周震踏步而出,神情激动。这是他首次在如此重要的军事会议上被点名。

“你率‘青锋营’精锐,作为第二梯队,随时听我号令出击!要让魏军知道,就算他们侥幸登岸,面对的也是铜墙铁壁!”

“谨遵少将军令!”周震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一道道命令流水般发出,整个荆州战争机器,在关平的调度下,顶着浓雾,高效而紧张地运转起来。那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几乎凝成了实质。

与此同时,汉江北岸,魏军大营。

曹仁与徐晃并肩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望着眼前这片吞噬一切的浓白世界。尽管看不见对岸,但两人都能感受到,战机正在其中孕育。

“公明,此雾已持续三日,依你之见,何时动身为佳?”曹仁沉声问道,他虽为主帅,但对徐晃的用兵能力极为信任。

徐晃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迷雾:“大都督,时机就在明日黎明前,大雾最浓,亦是敌军警剔性经过数日消耗,可能最为松懈之时。地点,便选在‘落马滩’。”

“哦?那里似乎并非最佳渡口。”曹仁微微蹙眉。

“正因非最佳,故荆州水军巡防必有疏忽。”徐晃解释道,“我连日佯攻,观其调度,落马滩一带,其巡逻间隔最长,且多为小型走舸。我已精选三千敢死之士,皆善泅渡,乘皮筏、小舟,借大雾掩护,首批渡江。不需击溃其水军,只需抢占南岸滩头,创建稳固阵地。届时,我军工匠可紧随其后,在敢死士掩护下,迅速搭建浮桥!只要浮桥一成,我军主力铁骑便可源源不断开赴南岸!”

徐晃的计划,冷静而狠辣,与关平的预判,竟不谋而合!

新书求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