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八十一章铁壁荆襄

第八十一章铁壁荆襄

深秋的江陵,已带上了几分寒意,但比天气更冷的,是经由快马斥候和“细作军团”层层加急,最终摊开关平案头的那份情报。

“魏帝曹丕,已决意用兵。以曹仁为主帅,徐晃为副,起兵十万,自宛城、新野南下,兵锋直指襄阳!”关平的手指重重按在绢布上,声音沉静,却让议事厅内的空气瞬间凝固。

关羽丹凤眼微眯,一缕长髯无风自动,冷哼道:“曹子孝,昔日的手下败将,安敢再来?十万兵马?哼,虚张声势!”

“父亲,曹仁善守,此乃公认。然此番他为大军主帅,携新君之威而来,必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徐公明用兵严谨,更兼勇猛,不可小觑。”关平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荆州地图前,“曹丕此令,不仅是想夺回荆州,更是要打断我军的崛起之势,为他的帝位立威。”

他的目光扫过厅内诸将——沉稳的赵云,剽悍的廖化,忠勇的周仓,还有面露思索的马良、潘浚等人。“敌军势大,然我荆州亦非昔日。此战之关键,在于挫其锐气,耗其粮秣,迫其顿兵于坚城之下,待其师老兵疲,再寻机破之!”

战略方向已定,接下来的便是雷霆般的执行。整个荆州战争机器,在关平的统筹与关羽的坐镇下,高效运转起来。

数日后,关平带着亲卫“青锋营”统领周震以及一干讲武堂三期中的佼佼者,抵达了荆州北面的铁壁——襄阳城。

襄阳守将,乃是关羽麾下宿将,见到关平,躬敬行礼后,也不免带着一丝忧虑:“少将军,魏军十万来犯,声势浩大,我军虽众,然襄阳城防经年,虽坚固,只怕……”

关平拍了拍城垛上斑驳的砖石,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紧迫。“赵将军所虑甚是。故城防之事,不可拘泥于旧法。我此番带来了一些新的想法,需与将军一同勘验实施。”

他登临城头,极目北望,汉江对岸,樊城的轮廓依稀可见。那里,曹仁想必也在窥探着襄阳。

“首先,是城外。”关平指向护城河,“河道需再拓宽、掘深,引入更多汉江活水,不仅要让敌军难以泅渡,更要让其云梯、冲车等器械难以靠近城墙。”

他随即又指向城外那些看似平坦的空地,“此处,此处,还有彼处,立刻组织民夫,挖掘陷马坑,布设绊马索,坑内可插削尖竹木。范围要广,布局要乱,让魏军骑兵寸步难行!”

身边的讲武堂学员飞快记录,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位年轻军师祭酒的崇拜与信服。这些看似锁碎的布置,组合起来,却是一道道无形的死亡线。

接着,关平的重点放在了城墙本身。“城墙乃防御根本,然被动挨打绝非上策。”他命人取来炭笔,在准备好的木板上画出了简图,“我观现有城墙,多为平直,虽高却易受集中攻击。我们需在关键地段,特别是城门两侧和拐角处,增建或加固‘马面’(敌台),令其突出于主城墙。”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此敌台,需坚固,上设垛口,可安置床弩、弓手。其作用在于,与主城墙形成犄角之势,交叉射击,复盖城墙下的死角。敌军若攻一处,则必遭三面火力夹击!”

守城赵将军看着那前所未见的城防示意图,初时疑惑,旋即眼中精光爆射,猛地一拍大腿:“妙啊!少将军此法,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如此一来,敌军蚁附攻城,便成了我军的活靶子!”

关平微微一笑,这只是开始。他继续讲解:“城头防御器械,也需更新。我已命工匠加紧制造‘夜叉擂’。”他描述着那布满逆刺的巨大滚木,从城头放下时摧毁一切的威力,让周围将领仿佛已经听到了魏军士兵的惨嚎。

“还有此物,”关平示意亲兵抬上一个陶罐,里面盛满了黑乎乎的粘稠液体,混杂着硫磺等物,“暂名为‘万人敌’。战时,可点燃引信投掷而下,罐碎火起,粘附燃烧,水火难灭,专克敌军密集阵型与攻城器械。”

当关平亲自演示,将一个“万人敌”投向城下缺省的草人堆,轰然燃起的烈焰和刺鼻的气味,让所有观摩者倒吸一口凉气。这已非寻常火攻,其威势与持续性,远超想象。

随后,关平更是提出了完善城内防御体系的想法。“城内街巷,需缺省隔断,储备沙石水源,防敌军火矢及奸细纵火。同时,组织城中青壮,编练保甲,协助巡防、运输、救护,务必使全城军民一体,同心抗敌!”

他不仅下达命令,更是亲自巡视每一处改造工地,与工匠、士卒交流,凭借着“洞察学习”的能力,他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施工中的细微遐疵,并提出更优化的方案。他那并不算特别魁悟的身影,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精力与智慧,所到之处,军民无不感佩,士气为之大振。

数日之后,当关平与闻讯赶来的赵云一同再次巡视襄阳城防时,只见城外壕沟纵横,陷阱密布;城头敌台耸立,弩箭森然;城内秩序井然,同仇敌忾。一种铜墙铁壁、众志成城的气势油然而生。

赵云抚掌赞叹:“平儿,经你此番布置,这襄阳城,真可谓固若金汤矣!曹仁纵有十万兵,恐亦难越雷池一步!”

关平眺望北方,目光深邃:“子龙叔叔,坚城利器械,只是其一。最终决胜的,仍是人。我们要让曹仁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更要让他从心底里感到,这荆州,已是他啃不动的铁核桃!”

与此同时,汉江北岸,樊城。

曹仁与参军满宠并肩立于城头,远远望着对岸襄阳方向依稀可见的旌旗和似乎日益“狰狞”的城廓。

满宠眉头紧锁:“大将军,细作回报,关羽之子关平,近日于襄阳大肆改造城防,其法…闻所未闻。深沟高垒尚在其次,据说其设敌台可交叉射击,更有一种能粘附燃烧的诡异火器…我军若强攻,恐损失惨重。”

曹仁沉默良久,他沉稳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紧握剑柄的手,指节微微发白。他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关羽有此子在…这襄阳,已非昔日之襄阳。传令下去,大军抵达后,暂缓急攻,需从长计议。”

秋风掠过汉江,带来北地的肃杀。襄阳与樊城,隔江对峙,一场决定荆州命运,乃至天下走势的大战,已箭在弦上。而关平为这座坚城披上的“铁壁”,正是他送给即将到来的魏军的第一份“厚礼”。

新书求收藏,求月票,为铁壁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