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七十九章:曹丕的决断

第七十九章:曹丕的决断

洛阳,魏宫。

新落成的宫殿群在秋日下闪耀着冰冷的光泽,一如端坐于龙椅之上的大魏皇帝曹丕。他继承了曹操的基业,却无时无刻不活在其父巨大阴影之下。如今,他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证明自己并非仅仅是守成之君,更是能开疆拓土的雄主。

而胜利的契机,或者说,必须拔除的眼中钉,正是荆州。

一份份来自荆州的情报被内侍高声诵读,每念出一句,大殿内的空气便凝重一分。

“……关羽之子关平,于江陵设‘讲武堂’,广训军官,革新兵法……”

“……荆州颁布《军功授田令》,士卒闻战则喜,士气高昂……”

“……荆州水军新造楼船‘镇荆’号,巨若山岳,汉水之上,几无敌手……”

“……侦知荆州似有新式弩机,发射迅疾,破甲犀利……”

“……交趾士燮遣使至江陵,奉表称臣,纳贡稻米五千石……”

“够了!”

曹丕一声断喝,打断了内侍的诵读。他脸色阴沉,手指重重敲在御案之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诸公都听见了?”曹丕目光扫过阶下肃立的群臣,声音冷得象冰:

“关羽父子,在荆州厉兵秣马,结交外藩,其心叵测!昔日先帝在时,关羽便猖狂不可一世,几欲北犯。如今其子关平,年不过三旬,却更显狡悍!整军经武,手段频出,长此以往,荆州必成我大魏心腹之患!朕,岂能坐视?”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怒火,但话语中的杀意却毫不掩饰:“朕意已决,当发大兵,南征荆州,一举荡平关羽父子,永绝后患!”

群臣神色各异,一阵细微的骚动后,御史大夫华歆率先出列,他须发皆白,言辞恳切:“陛下,方今大魏初立,国基未稳,关中、淮南皆需镇抚。劳师远征,恐非万全之策。且荆州关羽,世之虎将,其子关平,近年风头正劲,更有赵云等为助,急切间恐难图之。不若休养生息,待其有变……”

“待其有变?”曹丕冷哼一声,打断华歆,“待其集成荆交,北上樊宛之时吗?届时我大魏便只能被动挨打!华卿老成谋国,却未免太过持重!”

这时,侍中刘晔迈步出班,他目光锐利,声音洪亮:“陛下,华公之言,乃老成持国之见。然,臣以为,荆州之患,已不容坐视!关羽骄矜,其子关平虽有小智,然根基尚浅。我大魏带甲百万,猛将如云,正当以泰山压顶之势,趁其羽翼未丰,一举击溃!臣愿陛下,速发天兵,克定荆襄!”

刘晔的主张深合曹丕心意,他微微颔首,脸色稍霁。

然而,一个沉稳中带着一丝阴柔的声音响起:“陛下,刘侍中之言,虽合兵家正道,却未必能竟全功。”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发言者乃是太尉贾诩。这位以谋略深沉着称的老臣,平日极少主动进言,但每次开口,必中要害。

曹丕对这位父亲留下的重臣颇为倚重,收敛了怒容,问道:“贾太尉有何高见?”

贾诩缓缓道:“荆州军新得交州之粮,士气正旺,更有汉水之利,楼船之坚。我军若贸然以主力强攻襄阳,关羽必据城坚守,以水军扰我粮道。届时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师老兵疲,若东吴再趁虚而入,或西蜀汉中出兵策应,则我军危矣。”

曹丕眉头紧锁:“依太尉之见,该当如何?难道就此罢兵不成?”

“非也。”贾诩摇头,“战,必须要战。但战法,需变通。”他顿了顿,继续道,“关羽性傲,关平虽智却需积累威望,此二人,皆求速功。我军可效仿先帝故智,行‘疲敌之策’。”

“疲敌之策?”曹丕若有所思。

“正是。”贾诩颔首,“陛下可明诏拜曹子孝(曹仁)将军为征南大将军,徐公明(徐晃)为副,统兵十万,大张旗鼓,做出主力强攻襄阳态势,吸引关羽主力。”

“同时,”贾诩目光扫过众臣,声音压低了几分,“密令上庸方向的夏侯伯仁(夏侯尚)将军,与张俊乂(张郃)将军,率精兵两万,不必强攻城池,而是多派小股精锐,日夜不停,穿插骚扰荆西诸县,焚其粮草,掠其乡野,截其信使。关平必救,一旦其分兵西顾,则曹仁大将军主力寻隙猛攻,或可破局。”

此计一出,殿内众人皆暗暗点头。贾诩不愧是毒士,此计攻守兼备,既保持强大压力,又避免主力过早决战,专攻对方软肋。

然而,就在曹丕即将点头之际,一个一直沉默的身影出列了。他身形消瘦,面容沉静,眼神却深邃如古井,正是督军、散骑常侍司马懿。

“陛下,贾太尉之策,老成谋国,然臣以为,尚有一虑。”司马懿的声音不高,却清淅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曹丕对司马懿的感情颇为复杂,既忌其鹰视狼顾之相,又不得不倚重其才略。“讲。”

“荆州之变,关键不在关羽,而在其子关平。”司马懿一语惊人,“观关平所为,讲武育才、授田激士、组建锐营、革新战船、甚至交好外藩……此子所图非小,绝非满足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其志,或在集成整个荆州之力,以为他日北伐之基。我军若行疲敌之策,固然稳妥,却也可能给予关平更多时间,让其将荆州打造得更加铁板一块。”

司马懿抬起头,目光与曹丕对视:“因此,臣建议,在施行疲敌之策的同时,需辅以‘间敌之策’。”

“间敌之策?”

“不错。”司马懿成竹在胸,“臣闻江东陆逊,虽暂避锋芒,然其对荆州之忌惮,犹在吾等之上。陛下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密会陆逊,陈说利害。关羽父子势大,今日可威震华夏,他日便可顺流而下,直捣建业!我大魏愿与东吴摒弃前嫌,共分荆州。即便陆逊不应,亦可在关羽父子心中种下一根刺,使其不敢全力北向。此乃阳谋。”

曹丕眼中精光一闪。贾诩的“疲敌”是军事层面的稳健,而司马懿的“间敌”则是战略层面的狠辣。两者结合,方为万全。

“好!好一个疲敌之策,好一个间敌之策!”曹丕猛地站起身,帝王威势勃发,“贾太尉、司马督军,真乃朕之肱骨!”

他不再尤豫,朗声下诏:

“诏:拜曹仁为征南大将军,假节钺,总督荆、豫诸军事!徐晃为征南将军,副之!即日起,整备南阳、樊城诸军,合计十万,克日南下,兵锋直指襄阳!”

“诏:命夏侯尚为镇西将军,张郃为平寇将军,率精兵两万,自上庸出,袭扰荆西,牵制关平所部,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诏:侍中刘晔,持朕节杖,密往濡须坞,会见东吴都督陆逊,商议共击荆州之事!告诉他,若得荆州,朕愿以湘水为界,共分之!”

一道道命令如同战争的号角,从洛阳皇宫发出,迅速传向各方。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隆隆激活,无形的压力如同乌云,向着南方那片富饶的土地笼罩而去。

曹丕走到殿外,望向南方,目光似乎要穿透千山万水,直抵那座名为江陵的城池。

“关羽,关平……朕倒要看看,是汝荆州的刀利,还是朕大魏的剑锋!”

大战开启,求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