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三十三章暗影无形,细作军团

第三十三章暗影无形,细作军团

第33章:暗影无形,细作军团

荆州讲武堂第一期学员的毕业,如同向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在荆州军中激起了层层涟漪。五百名经过系统培训的基层军官被充实到各部,带来的不仅是更高效的指挥,更是一种重视学习、讲究方法的新风气。关平站在校场边,看着队伍操练时那明显更加整齐划一的动作和更迅捷的号令响应,心中欣慰,但目光却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明面上的刀枪要锋利,暗地里的耳目更要伶敏。”关平暗自思忖。他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太清楚情报的重要性。历史上的蜀汉,在情报方面似乎总是慢人一步,无论是关羽的败亡,还是夷陵之战的失利,都与情报失灵密切相关。如今他既然执掌荆州,绝不能让悲剧重演。光有战场上的“洞察学习”还不够,他需要一双甚至无数双能穿透迷雾、遍及天下的“眼睛”。

回到都督府书房,关平召来了一个特殊的人——原江陵城负责稽查治安的司马,陈震(字文休)。此人在守城期间,不仅维持了城内秩序,还揪出了几名东吴细作,手段老辣,给关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休(陈震表字),坐。”关平示意有些拘谨的陈震坐下,“今日找你来,是有一项隐秘重任,关乎荆州生死存亡,需绝对可靠且精干之人负责。”

陈震神色一凛,拱手道:“都督但有差遣,震万死不辞!”

关平压低声音:“我欲组建一支特殊的队伍,不负责冲锋陷阵,却要潜入敌境,如匕首般插入敌人心脏。他们需要收集军情、绘制地图、散播消息,甚至……进行必要的破坏和离间。我称之为‘靖安司’,意为‘靖平危难,安护荆州’,你可愿为首任主事?”

陈震眼中闪过震惊与激动,他深知此职位的分量和危险性,更明白这是莫大的信任。“震……必竭尽所能,为都督执掌暗刃!”

“好!”关平站起身,走到墙边巨大的地图前,“靖安司初建,首要任务是两个方向:北面的曹魏,东面的孙吴。尤其是樊城、宛城、洛阳,以及建业、吴郡、合肥等地,我要知道曹仁、徐晃、张辽、曹丕、孙权、陆逊等人的一举一动,兵力部署,粮草储备,乃至他们麾下将领的关系如何!”

他转向陈震,目光锐利:“人选,从军中挑选机警忠诚、背景清白、最好有一定识字能力的士卒,也可从市井中寻觅那些善于伪装、精通各地方言、不易引人注意的能人异士。但宁缺毋滥,首要便是忠诚!”

“属下明白!”

关平继续道:“选入之人,需进行严格训练。我这里有几点设想,你记下并完善。”他结合现代特工训练的一些概念,提出要求:

“一,密语书写与传递:要设计一套只有我们能看懂的密语系统,可用诗词歌赋、药方帐本等作为载体,即便被截获,敌人也难解其意。传递方式也要多样,或混入商队,或利用信鸽,甚至刻于日常器物之上。”

“二,情报分析与记忆:细作不仅要会看,更要会想。要训练他们判断情报的真伪和价值,能记住关键细节,而非一味传递庞杂无用的信息。可设假情报让其分辨,锻炼其判断力。”

“三,伪装与应变:要能扮作商人、流民、僧道,甚至混入敌方府衙为役。需精通目标地的风俗人情,口音习惯。遇到盘查,要能对答如流,神情自若。”

“四,离间与谣言:这是利器。要善于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譬如,可散播曹仁久守无功,曹丕欲换将的谣言;可暗示孙权对陆逊资历浅的不满;亦可制造曹魏与东吴之间因荆州之败而相互猜忌的言论……记住,谣言要半真半假,切入要害,才能杀人无形!”

陈震听得心潮澎湃,关平提出的这些理念,远超当下简单的探马斥候范畴,俨然是一套成熟而可怕的体系。他仿佛看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随着关平的话语,缓缓向曹魏和东吴笼罩而去。

“都督深谋远虑,震茅塞顿开!只是……初始经费及人员安置?”陈震提出实际问题。

看到陈震听的认真,关平有给具体讲解一下,例如:“情报之功,首重‘隐’字。如何隐?并非一味躲藏,而是要‘化入其中’。”关平拿起案几上的茶杯,“你去樊城,可以是贩茶的商贾,”又拿起一支笔,“也可以是投亲的文人,甚至是流落的匠人。你的身份、言行、举止,必须与你伪装的角色严丝合缝,经得起推敲。这需要学习,学习目标地的方言、习俗、甚至市井俚语。”

他叫上来一个原籍南阳的斥候,让他模仿襄阳口音,又让一个曾在江东行商的门客讲述建业的市场规矩和官吏作派。关平则在一旁点评、补充,指出细微的破绽,强调细节决定生死。……

陈震又问了一些问题。

关平早有准备:“经费从我的都督府特别用度中拨付,不受官府帐目限制,由你全权支配,只需定期向我密报。人员在城内设隐秘据点进行训练,对外可宣称是商行伙计培训或新设的工匠作坊。”

“此外,”关平沉吟片刻,“可尝试与交州士燮、乃至汉中方面的商路创建联系,利用商队作为掩护和情报传递渠道。此事需极度谨慎,徐徐图之。”

“震,谨遵都督令!”陈震领命,眼中燃烧着使命感的火焰。

数日后,江陵城某个不起眼的后院内,第一批精选出的二十名“靖安司”学员,开始了他们无声的修炼。他们学习着看似古怪的密码,演练着各种身份扮演,分析着关平提供的“案例”……一支隐藏在阴影中的利刃,开始悄然成型。

关平偶尔会秘密前往视察,运用他的“洞察学习”能力,观察这些学员的表现,并从中汲取着暗战领域的“经验”。他知道,这支力量短期内难见大效,但一旦成功渗透,将来在北伐之时,或许能起到千军万马也难以企及的作用。

“曹丕,孙权……明面上的战争暂时平息,但暗地里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关平望着北方和东方,目光幽深。荆州的战车正在高速运转,军事改革和敌方的情报构建是双轮驱动。荆州稳步向前。

新书求收藏,求月票!求追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