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三十二章军校初创,强军之基

第三十二章军校初创,强军之基

第32章:军校初创,强军之基

江陵城的清晨,被激昂的操练号角唤醒。关平一身轻甲,未戴头盔,立于新辟出的“荆州讲武堂”校场点将台上,俯瞰着台下五百名肃立的身影。这五百人,并非新募的壮丁,而是从江陵守城战中浴血奋战、立功受赏的精锐老兵。他们眼神锐利,站姿挺拔,身上带着一股洗刷不掉的沙场气息,是荆州军中最宝贵的种子。

校场一侧,矗立着一面崭新的旗帜,上书“忠勇勤勉”四个大字,这是关平为讲武堂拟定的堂训。刘备作为名义上的校长,虽远在益州,也派人送来了亲笔题写的匾额,高悬于校场入口,以示支持。

关平深吸一口气,声音通过简单的铁皮喇叭,清淅地传遍整个校场:

“诸位将士!你们,是江陵的功臣,是荆州的脊梁!今日,将你们汇聚于此,并非让你们重历战阵之苦,而是要将你们身上宝贵的经验,化为我荆州军强大的根基!”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面孔。

“你们当中,有人擅长沙场搏杀,有人精通小队指挥,有人熟知城防要点,有人能于乱军中传递军令!这些,是用鲜血换来的财富,绝不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散!”

“故此,我奏明君侯,设立此‘荆州讲武堂’!大王为校长,君侯为博士祭酒,本督为副校长,主持日常事务。未来三月,你们不再是普通的兵卒,而是讲武堂第一期学员!你们要做的,是三件事!”

关平伸出三根手指,语气铿锵:

“其一,识字!至少识得三百至五百常用军令文本!我不需要你们成为文人墨客,但要你们能看懂军报文书,能书写简单战报!一个看不懂旗号、读不懂军令的军官,如何带兵?!”

台下起了一阵细微的骚动,许多大字不识的老兵面露难色,但更多的则是好奇与激动。识字,对于底层士卒来说,曾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其二,学习!学习战场指挥之术,学习旗语、金鼓号令的精髓,学习如何依据地形排兵布阵,学习如何管理后勤,救治伤员!这些将由赵云将军,赵累都督、于禁将军,还有象周仓将军这样经验丰富的宿将,亲自为你们讲授!”

听到由这些大名鼎鼎的将领亲自授课,台下众人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其三,交流!将你们各自在战场上总结出的保命技巧、杀敌绝招、小队配合的心得,拿出来分享!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经验的碰撞!我们要将个人的智慧,汇聚成集体的财富!”

关平说完,对身旁的于禁点了点头。于禁踏步上前,他如今已被关羽正式任命为荆州军练兵副总管,协助关平整训军队。面对台下这些百战老兵,于禁没有丝毫怯场,反而有种回到当年在曹营整训青州兵时的熟悉感。

“诸位!”于禁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天然的威严,“战场之上,个人勇武固然重要,但决定胜负的,往往是纪律、协同与号令!从今日起,你们首先要忘记自己是个冲锋陷阵的猛士,而是要学着如何让十人、百人乃至千人,如臂使指,形成一个拳头!”

他随即开始讲解最基础的队列指挥与旗语配合,语言简洁,条理清淅,并亲自示范。关平在台下仔细观察,他的“洞察学习”能力再次激活,不仅在于禁的讲解中汲取着古代正规化治军的精髓,更在观察台下老兵们的反应,思考如何将现代军训中的团队协作、心理激励等方法融入其中。

下午的课程,则由赵云主持,讲解骑兵与步兵的配合要点,以及战场应变之道。赵云讲得深入浅出,结合大量实战案例,听得学员们如痴如醉。关平也沉浸其中,将赵云对战场态势的敏锐洞察与自己先知先觉的宏观视角相互印证,收获极大。

接下来的日子里,讲武堂的生活紧张而充实。上午是文化课,由潘浚从府中挑选的文书教授常用字,关平甚至亲自编写了结合军令的识字歌诀,方便记忆。下午是军事课,除了于禁、赵云,关平还邀请了擅长弩箭的将领讲解远程压制,邀请老屯长讲解扎营布防的窍门。

最热闹的是晚上的“经验交流会”。起初老兵们还有些拘谨,但在关平的鼓励和引导下,渐渐放开。有人演示如何快速修补皮甲,有人分享听声辨位判断敌军距离的土办法,甚至有人总结出在不同地形下如何更省力地挥刀劈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经验,往往在关键时刻能救命。关平命书记官详细记录,整理成册,命名为《荆州锐士经验辑录》,作为讲武堂未来的教材。

三个月时间转瞬即逝。毕业考核之日,关羽甚至特意从襄阳赶回观礼。考核内容包括文化笔试(识别军令)、沙盘推演、小队指挥实战演练。学员们展现出的素养,让关羽都暗自点头。尤其是沙盘推演环节,一些学员提出的奇思妙想,连于禁这样的老将都感到意外。

根据考核成绩和战功,关平与关羽、赵云、于禁等人商议后,对优秀学员进行了任命。成绩最优异的二十人,直接被任命为校尉或都尉,充实到各军作为中层骨干;其馀人等,也根据特长,授予军侯、屯长、什长等职。

毕业典礼上,关平看着这群脱胎换骨、眼神中充满自信与忠诚的军官,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这五百人撒出去,就象五百颗火种,必将点燃整个荆州军的战斗力!

“讲武堂,将长期办下去!未来,这里将走出更多能征善战、忠勇双全的将领,成为我大汉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基石!”关平的声音,伴随着学员们的誓言,在江陵城上空回荡。

寒风吹过,卷起旗角,那“汉”字在夕阳馀晖中,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