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三国关平续国祚兴汉室 > 第二十五章 荆州新格局

第二十五章 荆州新格局

第25章荆州新格局

江陵城的欢呼声,如同钱塘江潮,一浪高过一浪,直冲云宵。

关平骑在雄骏的战马上,身披沾染征尘却更显威仪的玄甲,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他的身后,是凯旋的雄师,刀枪如林,旌旗蔽日,更有一辆辆车,车上拉着此番突袭公安、驰援江陵最大的战利品——东吴大将周泰的尸体,以及一众吴军军官。

“少将军威武!”

“关少将军救了江陵,救了荆州啊!”

道路两旁,挤满了劫后馀生的百姓和劫灰馀烬中重整旗鼓的士卒。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狂热与崇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景,活生生地展现在关平眼前。甚至有白发老妪颤巍巍地将煮熟的鸡蛋塞到随行兵士的手中,泪眼婆娑地念叨着:“吃吧,吃吧,杀贼辛苦了……”

这种发自肺腑的拥戴,让关平胸腔中涌动着滚烫的热流。穿越至今,他一直如同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每一步都关乎生死存亡。直到此刻,听着这震耳欲聋的欢呼,感受到这实实在在的民心,他才真正有了一丝“逆转乾坤”的实感。这是他用智谋、勇力以及对历史先知的运用,拼死搏杀换来的认可!

然而,在这巨大的荣耀和喧嚣之下,关平的心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冷静,甚至是一丝隐忧。他敏锐的目光扫过城防,看到那些尚未完全修补好的箭垛和烧灼的痕迹,提醒着他数日前这里的危如累卵。更重要的是,他深知,击退吕蒙的第一次偷袭,仅仅是挽狂澜于既倒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队伍行至州牧府前,那面熟悉的“关”字大纛迎风猎猎作响。府门外,一员身影巍峨如山,绿袍金甲,美髯垂胸,正是父亲关羽。

关羽就那样站着,丹凤眼微眯,看着由远及近的儿子。他脸上惯常的威严依旧,但仔细看去,那威严之下,却潜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欣慰和……复杂。

关平滚鞍下马,快步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洪亮:“父亲!孩儿幸不辱命,已击退吕蒙,解江陵之围,擒获敌将全琮在此!公安之围亦解,博士仁的馀党已被控制,听候父亲发落!”

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将功劳归于使命完成,姿态放得极低。

关羽伸出大手,重重地拍了拍关平的肩膀,力道沉实:“吾儿起身!此战,你临机决断,力挽狂澜,保全荆州根本,大壮我军声威!为父,甚慰!”

这“甚慰”二字从关羽口中说出,已是极高的褒奖。周围的将领如赵累、王甫等人,也都投来赞许的目光。

关平起身,谦逊道:“全赖父亲平日教悔,将士用命,百姓支持,孩儿不敢贪功。”他话锋一转,语气带上关切,“父亲,樊城前线……”

提到樊城,关羽那双丹凤眼中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与不甘,他捋了捋长髯,冷哼一声:“徐晃援军已至,樊城一时难下。闻听江陵有变,为父已下令廖化和周仓据守襄阳,吾率大军回援江陵稳固根本。”

尽管语气平静,但关平凭借对父亲的了解和“洞察学习”带来的敏锐观察力,清淅地捕捉到了那丝不甘。父亲毕其功于一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眼看就能拿下樊城,剑指中原,却因后方叛乱和东吴背刺而功亏一篑,这种挫败感,对于心高气傲的关羽来说,远比一场败仗更令人难以接受。

“父亲决策英明,荆州乃根本,不容有失。”关平适时说道,既肯定了回军的必要性,也稍稍宽慰了关羽,“如今内患暂平,外敌新挫,正需父亲坐镇,重整河山。”

关羽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押解的东吴军官等人,又看向关平,眼中欣赏之色更浓:“且入府再议。”

州牧府议事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此番危机度过,内核文武齐聚一堂,虽经战火,但凝聚力反而更强。

关羽端坐主位,关平立于其侧首。下方左边是以都督赵累为首的荆州旧部,右边则是刚刚立下大功的关平部将,以及被紧急召来的荆州文学掾潘浚。

潘浚此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目光锐利,历史上他虽在孙权袭取荆州后归降并得到重用,但此刻,他仍是荆州地位极高的文官,且以才干着称。关平深知,欲稳定荆州,必须用好此人。

关羽首先定下基调:“此番荆州之危,赖上下用命,尤其平儿,当居首功!江东鼠辈,背信弃义,此仇必报!然当务之急,乃是稳固内部,恢复元气。”

他看向关平:“平儿,你此番表现,已堪大任。江陵虽安,然荆南四郡,特别是与东吴接壤之地,仍需强将镇守。为父意,由你都督荆南诸军事,协理江北防务,常驻江陵,为我荆州东南屏障,你可能胜任?”

此言一出,厅内微微一静。都督荆南,协理北事,这几乎是将荆州一半的军政权柄交给了关平,尤其是直面东吴的战略方向!这意味着,关羽正式将关平视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和接班人来看待。

关平心中激荡,但面上沉静如水,他深吸一口气,出列躬身,声音斩钉截铁:“父亲信重,孩儿万死不辞!必竭尽全力,经营荆南,练强兵,固城防,绝不让东吴越境半步!”

“好!”关羽抚须点头,随即看向潘浚,樊胄“潘文学掾,殷主簿。”

“在!”潘浚、殷观齐声应道。

“内政之事,千头万绪,安抚流民,恢复生产,整顿吏治,充实府库,乃重中之重。吾命潘浚总揽荆州内政,殷观为辅,你二人需精诚合作,若有难决之事,可报于吾或平儿。”关羽做出了最重要的人事安排,将内政大权交给了专业人才。

潘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原本担心关羽会因糜芳之叛而猜忌荆州士人,如今见关羽不仅依旧重用自己,还明确了权责,心中一定,肃然拱手:“浚必竭尽驽钝,以报君侯厚恩!”殷观也沉稳领命。

大局已定,关羽丹凤眼开阖,霸气再现:“今荆州新遭磨难,然根基未损,人心可用!各部当各司其职,整军经武,安抚百姓。江东之仇,曹魏之恨,他日必当一一清算!”

“谨遵君侯之命!”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关平站在父亲身侧,看着下方文臣武将焕发出的新生气,心中豪情顿生。江陵之围已解,内部权力结构重新理顺,一个以关羽为内核,自己主管东南军事对抗东吴,曹魏。潘浚、樊胄主管内政恢复民力的新格局已然形成。

关平眼看父亲处理完政务,急忙给父亲提议:“父帅,今日决议应该报给大王和丞相。我判断东吴必来求和,请父帅向大王请示临机专断之权,以便和东吴谈判!”

关羽听罢点头:“由你向大王和丞相汇报此事!”

关平大喜,专断之权稳了!

父亲对樊城的不甘,就由我来替他实现。曹魏在北方的虎视眈眈,由我来打服它,东吴在侧翼的刻骨仇恨,由我来报仇!成都方面尚未明确的战略意图……由我谋划!

现代的灵魂与三国的躯壳已然完美融合,先知的金手指和洞察学习的能力将成为他最锋利的武器。这荆州的新格局,正是他关平续写汉祚、兴复汉室的起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平在心中默念,目光越过厅堂,望向远方,那里,是未来的战场,也是他的舞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