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作业本在童子的惊呼声中合拢时,刘镇东发现四周突然变成窗明几净的学堂。他手握的扫帚变成戒尺,璇玑仙子的星纱化作砚台,连混沌海都成了墨池中荡漾的涟漪。
学堂正壁悬挂《》的扉页,但内容已改写为蒙学课本。的创世记载,成了\"天地玄黄\"的启蒙韵文。
寅时晨钟敲响时,整座学堂突然活了过来:
凌云子发现他的剑诀变成《剑器启蒙》的课文,每式剑招都需按\"永字八法\"书写;
妙音仙子更惊恐地看见,她的琴谱被改编成《乐经》注疏,每个音符都需标注训诂;
最可怕的是,梅修夫妇的情缘道果,竟成了《童蒙养正》的案例教材。
当众人困惑时,戒尺突然自主飞起,在虚空划出朱红批注:
朱批所过之处,修行千年的道境开始退转。凌云子的无上剑心,竟变回幼年握木剑的笨拙;妙音仙子的天籁琴魂,退化成稚子击瓦缶的杂乱。
危急时刻,刘镇东做出一件逆天之举。他不仅不抵抗蒙化,反而将混沌道心沉入蒙学课本:
道心在《千字文》的笔画间,看见太初道尊开蒙时的景象——当年道尊初掌天道时,恐大道精微难传,故将混沌至理简化为蒙学韵文。,在时光中化作了禁锢思想的学堂。
妙音仙子击缶而歌,从《击壤歌》追溯到《乐经》本源,悟出音律贵在天然;
当众人突破蒙学表象时,戒尺突然迸发智慧之光。现三位启蒙先师:
三师联手点化,蒙学课本突然立体展开,字里行间飞出无数智慧之蝶。
然而就在悟道时,学堂突然阴暗。三位蒙昧使者:
他以戒尺为剑,劈开《标准答案》的枷锁;
凌云子用木剑挑破《考试纲要》的局限;
当质疑精神觉醒时,太初道尊的虚影在学堂显现:
道尊执念消散时,学堂突然化作智慧森林:
学子们不再是背诵经书的傀儡,而是探索真理的旅人。刘镇东的戒尺变成引导之手,指向森林深处未知的秘境。
然而当新学堂建成时,森林尽头浮现更大的书院轮廓。
门缝中飘落的试卷上,墨迹未干的策论题目赫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