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要做一桌硬菜,没一个多小时的功夫下不来。
陈宇凡、李志明,还有研究所的十二名技术员,就在食堂的小包间里。
一边喝着茶水,一边闲聊。
年轻人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尤其这群人,都是国内最顶尖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彼此之间还是非常有共同语言的。
最开始,大家聊的还是一些轻松的话题。
“我们京大那时候,陈思源教授你们知道吗?他上课特别有意思,从来不看课本,就站讲台上跟我们聊,从古希拉哲学聊到最新的物理学发现每次都听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一个京大毕业的男生眉飞色舞的说着。
哈工大的孟玉兰赶紧说道:“我们学校的刘兵教授,能直接在黑板上徒手画出整个发动机的剖面图,连螺丝钉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真的假的?”
“那当然是真的了,刘德海也能作证!”
聊了一会,话题又从学校的趣闻,转移到了各自的理想和抱负上。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心里都憋着一团火。
他们渴望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这个刚刚起步的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切。
“我的目标,就是能亲手设计出我们国家自己的万吨水压机!”
林继先目光灼灼,语气里满是坚定。
“我想攻克最先进的合金材料,让我们的飞机,能用上我们自己的骨骼!”谢国政紧握着拳头道。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纯粹而炙热的光芒。
陈宇凡含笑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话,也能很好的融入这群年轻人。
他很喜欢这种氛围。
虽然陈宇凡的年龄也是21岁,比在座的一些技术员还要年轻。
但这只是他的身体年龄。
不代表他的心理年龄。
实际上,因为陈宇凡是穿越者,两世为人的缘故
他的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几岁了。
这些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在他面前确实只是一群半大孩子。
而且这些年轻人们,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聊完了理想,不知道是谁起哄,又聊到了各自的情感生活。
“孟玉兰同志,刘德海同志,你们俩是哈工大的同班同学,知道对方什么八卦吗?”
这话一出,孟玉兰立刻摇了摇头。
“我大学四年都忙着学习呢,哪有时间谈情说爱。”
刘德海则是有些害羞的笑了笑:“我已经有女朋友了。”
大家一听这话,全都有些起哄的笑了起来。
包间里的气氛,一时间快活极了。
不过,这群人毕竟是搞技术的。
骨子里对技术的痴迷,让他们聊着聊着,话题就不由自主的又绕回了工作上。
“说真的,今天听了陈所长对直流无刷电机的讲解,我感觉我大学四年学的东西,都只是个皮毛。”
孟玉兰感慨道,眼神里充满了对陈宇凡的敬佩。
“谁说不是呢。”
林继深有同感的点头:“那个扭曲扇叶的设计思路,简直是把空气动力学用活了。我们之前想的还是太死板,太教科书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题的中心,很自然的就汇聚到了陈宇凡的身上。
在林继先心中,一直藏着一个巨大的疑惑。
而且,这个疑惑不只是他有,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有。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看向了陈宇凡。
“陈所长”
林继先的语气充满了好奇的问道:“我们都对您非常佩服。只是我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
陈宇凡温和的笑了笑:“但说无妨。”
“您和我们年纪都差不多,甚至比我们中的一些人还要小一些。”
林继先斟酌着用词,目光扫过在场的同事们。
所有人都停下了交谈,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焦在陈宇凡身上。
没错。
这正是他们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困惑。
陈宇凡太年轻了!!
二十一岁。
这个年纪,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对未来还带着一丝迷茫。
可陈宇凡呢?
他已经是工业部特批成立的研究所的所长,是红星轧钢厂的六级工程师,是整个四九城工业圈都声名鹊起的技术新秀。
更可怕的是,他在研讨会上展现出的知识储备。
那根本不是一个领域,而是横跨了机械、材料、化学、电子等多个核心工业学科的恐怖知识体系。
并且,在每一个领域,他的见解都远超他们这些科班出身的尖子生,达到了世界顶尖的前沿水平。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陈宇凡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知识?
他是去国外深造留学过?
还是说他出身于什么不为人知的技术世家?
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陈所长,您能跟我们说说吗。您的这些知识都是在哪学的?”
林继先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一时间,整个包间都安静了下来。
十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陈宇凡,等待着他的答案。
面对众人期待的目光,陈宇凡的表情很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怀念。
他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
然后笑着说道:“我以前就是红星轧钢厂的一个普通钳工。”
“这些工业知识,都是我自学的。”
话音落下。
整个包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如果说刚才只是安静。
那么现在,就是彻底凝固了。
空气仿佛变成了实体,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一样,呆呆的看着陈宇凡。
他们的脑子里一片空白。
几秒钟后。
所有人的大脑,才重新开始运转。
自学的!
这两个字,把所有人都给干懵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
陈宇凡说,他是自学的?
这怎么可能?
绝对不可能!
林继先作为提问的人,他的理智在脑海中疯狂咆哮着。
他是京城大学机械系的高材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吃透一门现代工业技术,需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努力。
那不仅仅是看几本书就能学会的!
它需要系统的理论教育,需要名师的指点迷津,更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实践机会!
他们这些人,在汇聚了全国最顶尖资源的大学里,苦读了四年,又有国内最好的教授教导,有国家提供的实验室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算是懂了点皮毛。
可陈宇凡呢?
他懂的哪里是皮毛!
都是核心,是精髓,是足以引领世界潮流的顶尖理论!
而且,他横跨的领域也太多了。
机械、材料、电子、空气动力
每一个都是需要耗费一生心血去钻研的庞大学科。
结果现在陈宇凡云淡风轻的告诉他们
这一切,都是自学出来的?
开什么玩笑!
这已经不是天才能够形容的了,简直不像是人类。
孟玉兰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她想起了陈宇凡提出的“反电动势无传感器控制方案”和“脉冲宽度调制”的调速理论。
这些东西别说是在国内,就算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期刊上,都是从未出现过的。
能研究出这些东西?
这简直是在颠覆她的世界观!
这是何等恐怖的天赋,和何等惊人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一切啊!
他们无法想象,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陈宇凡是如何一个人啃下那些艰深晦涩的理论书籍的。
他们更无法想象,在没有老师指导,没有实验条件的情况下,他又是如何将那些理论转化为现实技术的。
这其中的艰难,一定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极限!
看到大家被震惊的魂不守舍的样子,一旁的李志明却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太理解这种感觉了。
想当初,他第一次知道陈宇凡的真实水平时,表现得比这些人还要不堪。
他端起茶杯,轻轻咳嗽了一声,笑着说道:“大家也别太惊讶。”
“你们是刚来咱们红星轧钢厂,还不了解陈所长的神奇之处。”
李志明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感慨。
“他这个人啊,你们就别用常理去琢磨了。”
“越琢磨,自己就越懵。”
“以后相处的日子长了,你们慢慢也就习惯了。”
李志明的话,像是一剂镇定剂,让这群大脑宕机的天之骄子们,稍微缓过了一点神来。
他们面面相觑,都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那无法掩饰的震撼和茫然。
习惯?
这种事情,真的能习惯吗?
和一个活生生的非人类在一起工作,压力也太大了吧!
过了好久好久。
众人才逐渐从那巨大的冲击中,慢慢的平复下来。
虽然他们心里还是想不明白,陈宇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但就像李志明说的那样。
这种事情再怎么想,恐怕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既然想不通,那就干脆不想了。
还是放过自己吧。
他们唯一能确定的,就是自己跟对了人。
能跟着这样一位深不可测的领导,他们未来的成就,绝对不可限量。
一时间,众人看向陈宇凡的目光之中。
除了原有的敬佩之外,又多了一层深深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