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灰色牲口的典故
曾经天皇在亚马托人心中就是神。
而贵族们就是神灵行走在人间的代言人。
这构筑成亚马托人自上而下、近乎绝对不可推翻的统治架构。
张山没想过,他对整个亚马托上层的血腥清洗,居然给他带来了这样的好处。
在鬼子平民和士兵心中,安德烈这个外来的神杀死了他们本土的神,安德烈就是他们的新神。
即便安德烈如此残暴不仁,将不服他的亚马托人全部杀光,但成王败寇,剩下的亚马托人居然全部选择服从。
这种畏威而不畏德的离谱民族特性,让他们的心理转变在旁人眼里实在是太过突兀。
尤苏波夫亲王无语了。
他能指责安德烈以次充好吗?
不能!
征服外族,驱使外族当炮灰,这特么是拉西亚人的传统艺能。
甚至历朝历代,拉西亚皇帝会故意发动战争,以消耗本国非拉西亚族裔的人口,以达到新领土小族控制大族的目标。
这也是【欧罗巴压路机】那个着名‘灰色牲口’典故的由来。
这些外族士兵不光不要钱,甚至反过来是统治者的累赘。
作为交换,当地的拉西亚统治者也会开放少量高层位置作为上升信道,以达到民族融合的目的。
派已经被征服的外族当炮灰,这在拉西亚帝国的国家叙事当中,属于绝对的政治正确。
亲王也好,皇帝也罢,不可能因为这样的理由去诘责东面那三家选帝侯。
皇帝征召是吧?
我派人了啊!
人死光了啊!
那我已经履行封臣责任了。
在拉西亚帝国,按照选帝侯当初立下的规矩:外战和内战的规矩是不同的。这种外战,选帝侯按照国家人口,最多派全国人口的1就能停手。
伯利亚就两千万人,按照规矩,最多出20万兵就是极限。
新打下的亚马托那些人口是有豁免期的。十年内,这些人口不算入选帝侯对皇帝的义务范畴。
至于安德烈把鬼子拉来当炮灰,那是他的本事。
反正看到东面三家选帝侯全这个德性,尤苏波夫亲王是无语的。
他回去皇宫,把这事报告给皇帝。
面相苍老了十岁的皇帝,尤如退役后再出来干活的苍老师,完全没眼看了。
只是他的眼神依然凶厉:“朕不管他派什么垃圾来,朕只要曼纳海姆人的毁灭!朕还要那个该死的弑君者承受那什么迟酷刑。”
“凌迟。”
“对!凌迟酷刑!”
皇帝在极度愤怒下,无意识中接受了来自遥远东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你就说传没传开吧。
从巴罗夫斯克城到帝国首都拉斯科城,坐伯利亚大铁路的火车全程是七天六夜。
由于这批鬼子原本是丢去伯利亚西部荒野种土豆的,时间节省了一半。
从收到电报征召令,到十五万士兵全副武装抵达前线,全程仅仅花了十天。
神圣历840年1月15日,负责攻打曼纳海姆南线的第七集团军、暂代总指挥的卡捷杜尔夫中将以无比怪异的眼神,打量着这支理论上跨越一万公里赶来助战的己方选帝侯军队。
你说他强吧,好象也很弱。
你说他弱吧。好象也不弱。
坦克清一色bt-7sv,东面三家选帝侯的军队里,用过它之后,没有坦克兵愿意回去用垃圾t-26。
四个飞行大队、200架伊16的飞行员竟然能在小雪的极夜里出击,给前线空中支持。而那些鬼子兵看起来阵容严整,士气神他妈还不错。
最离谱就是伯利亚人的后勤部队。
这些家伙愣是顶着零下三十度的低温派出工程部队,开始从圣彼得城往曼纳海姆防线捣鼓铁路了。
一个个身上堆着雪的巨神兵,用巨大的机械手臂抓起砂砾,在指定局域夯土,构筑一块比地面平均高出5米的地基,然后铺上枕木与铁轨。
愣是以每天两到三公里的神速开始铺路。
进度取决于原本的地形。
如果山沟湖泊多了,反而会慢。
但圣彼得城去曼纳海姆防线的路,算是一段大陆桥,基本以平路为主,会有少量湖泊。
在三层楼高的巨神兵面前,真不是什么大事。
你说伯利亚人践踏蒸汽骑士的荣耀吧?巨神兵是从鬼子家抢来的战斗机甲改成的工程机甲。
这是对敌国蒸汽骑士荣耀的践踏,是拉西亚帝国的荣耀才对。
这些亚马托版的蒸汽骑士如此好用,以至于东面三家选帝侯都开始派人询问这玩意卖不卖。
可惜安德烈不卖。
不论如何,南线的补给情况肉眼可见地好转。原先在大雪情况下,全程必须用骡马来运输,还不时收到来自曼纳海姆游击队的子弹快递。运输效率怎么都上不去。
如今是一小段铁路之后,再转运到骡马上。
运输路程是每天都在减少。
对面游击队的神射手能在几百米开外把人畜打死,却奈何不了有着30毫米装甲的装甲列车。
谁敢朝列车开一枪,用不了五秒,一梭子机枪就回敬过来。最多一分钟,大炮响兮轰你娘。
别看装甲列车扛着暴风雪在新修的铁路上行驶很慢,只有20公里的时速,这却比之前补给效率高了十倍。
1月20日,曼纳海姆防线的士兵发现对面的敌人换了人。
五万人,足足三个师,取代了原先第七集团军的前出位置。
伯利亚大公国的旗帜很是亮眼。
换人了?
这事迅速被捅到曼纳海姆最高指挥——卡尔a兰芬元帅那里。
奈何曼纳海姆人手里完全没有底牌,全国就四百万人,开战前军队三万二、预备役一万七。即便全民总动员,兵力总数不过是暴增到十七万人,外加20万民兵和妇女支持部队。
小国就是这么惨。
而在对面进攻发动时,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地动山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