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贾家的人就是一窝趴在劳动人民身上的吸血的坏分子。”
王霞没有惯着看似楚楚可怜,装模作样的秦淮茹,直接把他们贾家人的真实嘴脸曝光于众。
她这个街道办主任也不是白干的。
自从易中海贿赂两个连络员帮助贾家侵占轧钢厂房屋的事情暴露出来后,她就开始重点关注95号四合院。
关注的越深,就越心惊。
这个院子在易中海,聋老太太等人的把持下已经烂透了。
是,她承认,她喜欢捂盖子。
南锣鼓巷距离海子的直线距离也就3公里,一有点风吹草动就传到海子里去了。
她能不捂盖子吗?
那她这个街道办主任还要不要干了?
何况捂盖子的也不是只有她王霞一个人,其他人就不捂盖子了?
哪个地方又没有一些蝇营狗苟的肮脏事呢?
事关前程,没有谁愿意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阴暗角落曝露在阳光下。
哪里都一样。
只能说她王霞信错了人。
被聋老太太和易中海的虚伪给欺骗了。
才导致95号四合院的肮脏事格外严重,不仅触目惊心,而且有脱离街道办的管控的迹象。
这不是她允许的。
聋老太太是杨卫国引荐给她的,易中海又是聋老太太引荐给她的,最后将她自己也套进去了。
在了解到95号四合院的一些真实情况后,王霞这才下定决心,跟聋老太太,易中海等人毅然的划清界线。
甚至冒着被聋老太太反咬的风险,也要跟聋老太太,易中海等人割裂。
她知道,如果还不跟聋老太太,易中海等人划清界线,那她这个街道办的主任迟早有一天会被他们害死。
事实上,她的这个决断救了她自己。
聋老太太别看七老八十了,也很惜命,不敢跟她鱼死网破。
后来发生的事,证明她做的有多对。
95号四合院接连暴雷,隐藏在院子里的种种肮脏大白于天下。
她也因为及早抽身,对易中海等人重拳出击,这才挽救了自己。
说起来,也只是她的工作能力欠缺,g立场没有问题。
上级对她仅仅是训诫,警告,处分。
这样一来,升迁的事是不用想了,但是至少她的位子保住了,应该可以干到退休。
这对她来说,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现在的王霞,又怎么会允许这个院子再生是端了?
而这个院子里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事情当中,都跟贾家脱不了干系。
可以说,贾家就是这个院子里的一颗毒瘤,不拔除很有可能危及到她。
她又怎么可能手软了?
“不是这样的,王主任,不是这样的,呜呜呜……”
秦淮茹两腿发软,吓的站都站不稳了。
街道办的主任,这是给他们贾家定性了。
那他们贾家今后还怎么在这个院子里生活?
难道真的要回农村吗?
她不甘心。
她好不容易才嫁到城里来,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回去。
一想到可能面临的后果,秦淮茹珠泪双流,看上去凄凄惨惨。
不过,见惯了秦淮茹哭惨的邻居们,没有哪一个人的脸上有同情之色。
贾家人是什么德性,真当大家的心里不清楚吗?
被堵上嘴巴的贾张氏更是惊恐的瞪着三角眼,她拼命的摇头,口里发出“唔唔唔”的声音。
她是泼,不是蠢。
她知道王霞的这句话对他们贾家的打击有多厉害。
可以说是当着众人的面,将她们贾家钉死在好吃懒做,吸血邻居的耻辱柱上。
她不能接受,她也接受不了。
可是没人在意她的感受。
“王主任说的对,贾家的人就是一窝子好吃懒做,专门趴在邻居身上吸血的坏分子。”
这时,一道颇为严厉的声音钻进了众人的耳朵里。
大家下意识看去,只见张军和南易走进了中院。
张军和南易刚走进中院的时候,就听到了王霞说的那句话,再一看中院聚集了这么多人,又聚集在了何雨水的耳房门口,便大差不差的猜到了什么。
估计是贾张氏和秦淮茹见何雨水回来了,又上门来要粮食,而且还惊动了街道办。
这对婆媳,还真是死性不改,刚刚放出来,又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
张军说什么也要把她们婆媳俩送进去。
毕竟他答应过何大清,要照顾他的闺女。
虽然张军不太愿意跟何雨水有太多的交集,但是契约精神还是有的。
张军冲着王霞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瞥了一眼哭哭啼啼的秦淮茹,义正辞严的说道。
“秦淮茹一直说他们贾家穷,活不下去,可是贾家的穷是谁造成的了?”
“还不是他们自己作的吗?贾家再穷也没有中院的刘婶家穷吧,刘婶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孙子孙女,又没有工作,不比贾家更穷?”
“可是刘婶为什么没有一天到晚的喊穷,没有向大家讨要接济呢?”
张军说这话时,缓缓的扫视了一圈。
“因为刘婶人穷志不穷,她知道从街道办接糊火柴盒子的活来养家糊口,她的孙子石头孙女妞子知道每天捡废品补贴家用。”
“我记得石头也才十二三岁吧,妞子也就七八岁吧,妞子比贾家的棒梗还要小一点,她都能出去捡废品,棒梗为什么不能?”
“再说刘婶的年纪比贾张氏和秦淮茹都大吧,她都能糊火柴盒子养家糊口,贾张氏和秦淮茹为什么不能?”
“他们不是不能,而是不想做,只想着趴在邻居身上吸血。”
“秦淮茹总是说他们贾家只有贾东旭一个人的定量,活不下去,那是不是说明,贾张氏和秦淮茹,及贾家的两个孩子都不是四九城的户口?”
“对于这种非城镇户口的人员,街道办是不是可以把她们遣送回原籍地呢?”
“这样一来,贾家就不会因为定量口粮不够,而活不下去了。”
话音一落,整个中院一片死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