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四合院之全新人生,谁也别来惹我 > 第216章 何文静高考(一)

第216章 何文静高考(一)

何文静坐在书桌前,窗外的蝉鸣声此起彼伏,阳光通过纱窗洒在她面前摊开的笔记本上。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边缘,目光却飘向了墙上挂着的日历——1980年10月14日,距离高考成绩公布还有三天。

这个在红星轧钢厂家属四合院里长大的姑娘,此刻正经历着人生中最漫长的等待。

作为红星轧钢厂食堂主任何雨柱的独生女,何文静从小就是院子里出了名的”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好,性格好,长得还好!

虽然如今何雨柱已经辞职了,但也是何家菜馆的大老板

所以何家的条件在95号四合院是数一数二的,而何文静又听话,学习成绩又好,因此,何文静的人生前半段是一路顺遂。

当其他孩子还在巷口跳皮筋时,她就已经能捧着父亲从厂图书馆借来的《十万个为什么》看得入迷。

何雨柱总爱跟工友们眩耀:”我们家文静啊,连新华字典都能当故事书看。”

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道出了女儿与众不同的早慧。

也可以看出何雨柱的骄傲。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何雨柱甚至托人从沪上捎回整套《数理化自学丛书》,这些被翻得卷边的书籍,成了何文静最珍贵的玩具。

而何雨水作为何文静的姑姑,也是非常看好何文静的未来,给了极大的支持。

当年何雨水没有考上大学,一直是他的遗撼,如今虽然他的老公可是北大的教授,但是也不能弥补他的遗撼。

因此,何雨水也是让这位北大的教授给何文静提点了不少,对何文静帮助良多。

所以,从小到大,何文静都知道,她要考上大学证明自己。

不要姑负了家里人的期望。

高考前最后半年,何文静的作息精确得象车间里的生产计划表。

清晨五点,当红星轧钢厂早班的汽笛还没拉响,她就已经在公共水池边用冷水拍醒自己;深夜十一点,95号四合院多数窗户都暗了下来,唯有何家那盏15瓦的台灯依然亮着。

有次何雨柱半夜起床,看见女儿伏在缝纴机改成的书桌上睡着了,脸颊压着几何习题集,铅笔还攥在手里。

这个在食堂挥勺颠锅从不喊累的汉子,那一刻突然红了眼框。

虽然希望女儿未来能更好,但是看到女儿如此辛苦,何雨柱也心疼啊。

这个夏天对何家来说格外漫长。

何文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复习,晚上台灯总要亮到深夜。

何雨柱看在眼里,心疼得不行,却又帮不上什么忙。

他只能变着法子给女儿补充营养——厂里发的肉票全攒着,托人从乡下捎来新鲜鸡蛋,甚至破天荒地去副食品商店买了瓶麦乳精。

妻子纪淑芬笑话他:”当年雨水高考那会儿,也没见你这么上心。”何雨柱只是沉默地抽着烟,心里想着妹妹当年落榜后哭红的眼睛。

其实,何雨柱当年对何雨水也不差!

高考前三个月,何文静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何雨柱每天还是变着法子给女儿补充营养。

清晨五点半,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何文静已经坐在书桌前开始晨读。

何雨柱则轻手轻脚地准备早餐,生怕打扰女儿。

”爸,你不用这样。”有天早晨何文静忍不住说,”你这样太辛苦了。”

”傻孩子,爸不辛苦。”何雨柱笑着摸摸女儿的头,”爸就盼着你能考出好成绩,将来有出息。”

高考那两天,何雨柱比女儿还紧张。

他早早起床,检查了好几遍要带的文具和证件。

考场外,他和其他家长一样,在烈日下站了整整两天。

每场考试结束,他都不敢问考得怎么样,只是递上准备好的凉茶和点心。

何文静穿着母亲用的确良衬衫改成的白裙子走进考场时,发现父亲正站在警戒线外的人群里——这个声称”大老爷们送考多矫情”的饭店小老板,到底还是偷偷跟来。

七月的考场上,何文静握着钢笔的手心全是汗。

语文作文题目是《路》,她想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咱们工人家庭的孩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钢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她把三代人的期盼都写进了字里行间。

数学最后那道立体几何题,正是考前班主任重点讲解过的类型,何文静解题时甚至能想起老师敲黑板的节奏。

”爸,我觉得我发挥得不错。”最后一科考完,何文静主动告诉父亲,”题目都在复习范围内,我都做完了。”

何雨柱眼框一下子就红了,他背过身去擦了擦眼睛,然后转身拍拍女儿的肩膀:”好,好,咱们回家,爸给你做红烧排骨。”

高考那三天,整个家属院都默契地保持着安静。

平时最爱在四合院扯着嗓子喊孙子吃饭的张奶奶,那几日都是非常安静的;

连厂里运输科的卡车司机们,也都特意绕开了考场所在的街道。

如今高考结束了,大家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何雨柱今天特意提早下班,拎着网兜里的猪蹄推开家门时,看见妻子纪淑芬正往晾衣绳上挂新缝的蓝布书包。

”成绩还没出呢,就准备上大学的东西了?”他故意逗妻子,眼睛却不住往女儿房间瞟。

妻子纪淑芬飞了个眼刀:”你懂什么,文静的班主任说了,这成绩保底也是重点大学。”

厨房飘来红烧肉的香气,这是何家每逢大事必备的”吉祥菜”,今天灶台上还罕见地出现了水果罐头——玻璃瓶里黄桃的色泽,象极了何文静课本里看到的大学校徽。

夜深了,何文静在台灯下翻看自己整理的错题本。

厚厚三大本笔记,记录着她从初中到高中的每一次失误与突破。

其中一页贴着半块橡皮,是去年冬天为解一道物理题熬到凌晨,困得把橡皮当饼干咬了一口。她忽然想起临考前夜,父亲往她铅笔盒里塞了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闺女,考不上爸养你,考上了国家养你,横竖都是好事。”

这个没读过几年书的食堂主任,总能用最朴素的逻辑化解她的焦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