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季仓没有再回青州那边,也未回到最初和宋成空待过的山洞,而是在靠近深山的位置,重新找了个合适山洞。
用法术打扫一新后,将购置的物品一股脑儿摆在洞中央。
一袋小米,一个铁锅,两罐细盐,几捆肉干,若干铁器、药材。
药材是在收了铁佛教“上供”的钱袋后临时添置的,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毕竟进山采药太过浪费时间。
铁佛教平日里搜刮民脂民膏惯了,三个普通弟子随身携带的钱袋就存货不少,季仓自然不会心疼,一口气把能买到的高级草药全都买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依照《修真札记》记载,制作辟谷散和回气散。
辟谷散(丹)是修仙世界里高能压缩军粮,效力持久、方便携带,其内核价值不在于提升修为。
而是为了让低级修士减少对食物的须求,以便更加专心的闭关、探险、执行任务等。
但对季仓来说,主要还是为了提升修为。
毕竟辟谷散(丹)里面蕴含少许灵气,在修仙界可以忽略不计,在凡俗世界就颇有用处了。
而回气散(丹)可以直接补充修士法力,好处更多。
原先,即便是到了炼气一层,对天地灵气的须求量也不大。
但想要晋升炼气二层,对灵气的须求量势必大增,凡俗界难以满足,必须借助丹药。
修真札记里记载的辟谷散、回气散属于最初级丹方,甚至都不能称之为“丹”,对药材的品质要求不高,伏龙大山里都能寻得到。
季仓也不急于一时,还是搞清楚老伞发热的原因先。
他小心地从怀中取出古朴玉佩,又将老伞平放在膝上。
玉佩触手温凉,材质非金非玉。
老伞则依旧那副破旧模样,伞面上还有几处破洞。
但季仓能清淅地感到,当两件物品靠近时,老伞会产生反应,伞骨甚至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微嗡鸣。
‘这玉佩…应该就是由灵石打造而成。’
他在札记里看到过灵石的记载,本质上是高度浓缩之天地灵气结晶,修士可以直接从中汲取灵力。
凡俗界也有极少量灵石存在,被当做朴玉雕琢,实属正常。
季仓能感觉到玉佩里面蕴含有不少灵气,运行长春功就可以将其吸收,化为己用。
但是为何,家传老伞会对灵石有所反应?
他心中充满好奇,尝试着将玉佩缓缓凑近伞面,许能发现端倪。
但就在玉佩即将触碰到伞面时,异变陡生!
老伞毫无征兆地猛烈一震,爆发出一股深邃无比的吸力。
那枚玉佩仿佛不再是实体,而是化作一团能量流,被强行拉扯,肉眼可见地“融入”了伞面之中!
整个过程快得超乎想象,季仓甚至来不及反应,只觉手中一轻,低头看去时,掌心只剩下一滩灰白色的残渣。
而那柄老伞,在吸收了玉佩之后,光芒迅速内敛,恢复了原本破旧的模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这…”
季仓目定口呆,捧着老伞,半晌说不出话来。
这神秘的玉佩,似乎只是化为了老伞的某种“养料”?
‘莫非,老伞是某种法器?’
他在札记中也看到过关于法器的介绍,是修士用来战斗的依仗,但似乎又不象。
百思不得其解下,他只得将疑惑暂压心底,罢了罢了,明天还要早起挖药呢……
……
第二天一大早,季仓就背起竹篓,进山采药去了。
有《百草经》打底,加之宋成空、老药农先后教导,以及半年多的实践经验,季仓这次行动很顺利,没几天便采齐了炼制辟谷散和回气散所需的草药。
主要是药材都只取了一份,实验用,因而节省了不少时间。
连日山野奔波,他的衣衫被荆棘刮破数处,脸上也带着疲惫的风霜。
好在背上的竹篓里装满药材,沉甸甸的,尽是收获的喜悦。
眼看距离栖身的山洞不远,天色陡变,乌云不停翻滚。
“糟了!”他心头一紧,加快脚步。
然而山雨来得又急又猛,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瞬间便成了倾盆之势。
他急忙撑开老伞,但效果不大,雨水被狂风裹挟着,斜斜打来,根本无法遮挡。
等他狼狈不堪地冲回山洞时,已是浑身湿透。
顾不上休息,先将那柄同样湿漉漉的老伞撑开,随意靠放洞口一角,再将湿透的外衣脱下拧干,挂在通风处,让它自己晾干。
接着,他迫不及待地将背篓放下,把里面混杂着泥土和湿气的草药一股脑儿倒在干燥的石板上。这些药材可是未来几日修炼和配制丹药的希望,万万不能霉烂了。
他熟练地生起一小堆篝火,就着温暖的火焰,开始仔细地烘烤那些湿漉漉的草药。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火候不能太大,否则会损了药性。
烘烤得差不多了,他又将药材摊开在空地上,让残馀的水汽彻底散发。
法术这玩意儿太耗神费力,还是要慎用……
分拣的过程中,难免夹杂着几株无用的野草,它们混在药材里,根须上还带着点泥土。
季仓看也没看,把这几株杂草拾起,信手扔到洞口撑开的老伞下面——那里正好有点空位,而其他地方,他要用来休息和晾置草药。
忙完这一切,已是深夜。
季仓累得几乎睁不开眼,胡乱吃了点干粮,便和衣躺倒在铺着干草的石床上,几乎是头一沾地就沉沉睡去,洞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成了最好的催眠曲。
第二天清晨,阳光从石缝透入。
季仓舒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肢体,目光习惯性地扫过洞内。
还好,经过一夜晾置,草药没有霉烂变质……什么?
他猛地顿住了!
只见老伞下面,竟然葱葱绿绿。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赶紧揉揉眼睛,然后发现。
昨夜被他随手丢在伞下的那几株杂草,此刻竟然……变得格外茂盛?
原本只是蔫头耷脑、快要干枯的模样,一夜之间,茎秆粗壮了不少,叶子也变得翠绿欲滴、舒展开来,个头明显长高了一截,生机勃勃得与周围干燥的环境格格不入!
季仓猛地坐起身,睡意全无。
他快步走到伞前,蹲下身,难以置信地仔细查看。
没错,绝不是错觉!
这几株普通的杂草,在伞下这片狭小的空间里,仿佛被偷走了时光,经历了远超一夜的生长!
他的心脏怦怦直跳,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盯住了那柄看似平平无奇的老伞。
难道……难道是这把伞?
一个大胆的猜想让他再也坐不住,立刻冲出山洞,在山林间快速搜寻起来。
很快,他找到一株常见的、年份尚浅的“凝血草”,小心翼翼地连根带土挖起。
回到洞中,他屏住呼吸,将那株带着泥土的鲜活凝血草苗放在老伞下面左侧,又将一株不带泥土的同种药草,放在右侧。
接下来就是验证奇迹的时刻。
但这需要时间的力量,反正眼下还有许多事要做,不怕等。
就先炼制“洗髓液”吧。
洗髓液不属于修仙范畴,宋成空给的方子并未标注药草年限问题,季仓不敢轻易尝试,怕适得其反了。
辟谷散、回气散,札记里都有不同年份草药的配置方法,非常详细,炼制出来的效果也大相径庭。
再说,他买回来的草药(主要炼制洗髓液用)都是干的,也没法催化。
之前就有熬制洗髓液的经验,这次按部就班,很快便取得成功。
真正考验干部的,是接下来吸收环节。
季仓叹口气,强灌一大口,抓起长刀在洞中挥汗如雨起来。
如此一遍又一遍,直到太阳落山,药效彻底吸收,才结束了这一轮的疯狂磨炼。
虽然没有再次晕倒,但依旧累得站不起来,他几乎是爬到了老伞旁。
一眼望去,顿时欣喜若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