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六,清晨五点,天还未亮,南锣鼓巷95号院已经热闹起来。方青云早早起床,换上新做的藏蓝色中山装,胸前别着周晓亲手缝制的红绸花。,锅里煮着像征"早生贵子"的红枣莲子汤,香气飘满了整个屋子。
方青云赶紧迎出去,只见院里已经站了七八个年轻人——有他在北外读书时的同窗李建国、赵红旗,还有非洲司的同事小赵、小钱,以及苏欧司的两位年轻干事。
正说着,院门外又传来一阵自行车铃声。许大茂、何雨柱带着阎解成、刘光天几人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方青云连忙把几人让进堂屋。林茹端出刚炸好的油条和热豆浆,众人围坐在八仙桌旁,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接亲路线。
方青云从柜子里取出两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这里头是二十条&039;大前门&039;和十瓶&039;二锅头&039;,还有我爸妈准备的喜糖。麻烦你们先送到前门饭店,交给管事的张主任。
正说着,院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四合院的邻居们听说今天方家娶亲,都跑来看热闹。,眼睛直往屋里瞄:"新娘子家陪送什么好东西啊?
方青云见状,赶紧抓了几把喜糖分给众人:"多谢大家捧场,等过两天专门摆两桌招待院里邻居。
早晨七点,接亲队伍准时出发。
八辆系着红绸的自行车排成一列,方青云打头,车把上扎着大红绣球,在晨光中格外醒目。一行人穿过长安街时,引得不少早起上班的市民驻足观望。
议论声中,队伍来到了外交部西郊家属院。周家住的三号楼前,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邻居和同事。
方青云整了整衣领,带着伴郎们上楼。刚到三楼,就被周晓的闺蜜们堵在了门口。
方青云早有准备,从兜里掏出一叠小红包:"各位姐姐行个方便"
方青云顿时犯了难——这年头能唱什么情歌啊?《东方红》太严肃,《社会主义好》又不应景
正当他绞尽脑汁时,突然灵机一动,清了清嗓子:"好!那我就唱一首《强军战歌》!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方青云已经昂首挺胸,铿锵有力地唱了起来:
洪亮的歌声在楼道里回荡,把拦门的姑娘们都震住了。这哪是情歌?分明是首气势磅礴的军旅歌曲!可看着方青云认真投入的样子,又让人莫名感动。
唱到高潮处,连对门的邻居都推门出来鼓掌。觑,终于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行了行了!算你过关!
房门终于打开。穿着红色嫁衣的周晓端坐在客厅中央,羞红的脸颊比身上的嫁衣还要鲜艳。方青云看得呆了,直到被伴郎推了一把才回过神来。
上午九点,接亲队伍启程返回。
周晓坐在方青云的自行车后座,怀里抱着母亲给的"聚宝盆"——一个装满花生、红枣的搪瓷盆。八辆自行车组成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穿过长安街,引得无数路人驻足观望。
议论声中,队伍来到了前门饭店。饭店门口早已挂起大红灯笼,穿着制服的服务员列队相迎。许大茂和何雨柱站在台阶上,见队伍来了,赶紧点燃了准备好的鞭炮。
前门饭店的大厅内张灯结彩,正中央悬挂着大红"囍"字,四周摆放着十几张圆桌。方青云和周晓站在门口迎宾,不断有宾客上前道贺。
许大茂和何雨柱忙前忙后,帮着服务员引导宾客入座,许大茂还特意换上了崭新的中山装,胸前还别了支钢笔,装模作样地拿着宾客名单核对。
方青云抽空来到礼单登记处,低声问父亲和负责记录的小王:"部里几位领导都来了吗?
方青云转身对刚走过来的周正国说道:"爸,要不先安排各位领导入座?我们再等等陈总。
正说着,饭店门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辆黑色红旗轿车缓缓停在门前,车门打开,陈总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位秘书。
方青云双手接过,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谢谢陈总!您能来是我们的荣幸!
随着陈总的到来,婚礼的气氛达到了高潮。方青云牵着周晓的手,看着满堂宾客,心中满是幸福与感激。他知道,这场婚礼将成为他们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