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通过新糊的窗纸照进耳房,方青云揉了揉眼睛,从单人床上坐起来。这间十平米的小屋经过半个月的修整,已经焕然一新,墙面用石灰重新粉刷过,地面铺上了青砖,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结实的老榆木书桌,。
方青云伸了个懒腰,手指碰到床头柜上的灯泡绳子。的一声,柔和的灯光洒满了整个房间。通电那天,弟弟妹妹围着电灯泡又蹦又跳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虽然四合院里早就通了电,但像方家这样每间屋子都装上电灯的还是独一份。
方铁蹲在门口修理一把旧椅子,见儿子出来,抬头笑了笑:"新屋子睡得惯吗?
早饭是玉米粥、咸菜和每人一个煎蛋。方青云注意到父母的碗里只有粥和咸菜,心里一酸,把自己的煎蛋分成两半,夹到父母碗里。
方铁默默接受了儿子的心意,咬了口鸡蛋,突然说:"今天厂休,我约了瓦匠老李来给青山和婉儿的屋子做隔断。你那个上下铺的设计图再给我看看。
方青云从口袋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图纸。这是他凭前世记忆画的儿童床设计图,下层是方婉的小床,上层可以睡人也能当储物空间,旁边还带着个小楼梯。
方铁眯着眼看了半天,突然拍了下大腿:"妙啊!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摸了摸儿子的头,"你这脑袋瓜子,随谁啊?
正说着,院里传来一阵嘈杂声。方青云通过窗户看见阎埠贵领着几个邻居站在自家耳房前,指指点点。
方青云和父亲对视一眼,放下碗筷走了出去。
这一打岔果然奏效。赵婶的儿子成绩差是出了名的,一听有复习资料,立刻把八卦抛到脑后:"真的?那敢情好!
打发走几个邻居,方青云松了口气。但还没等他们回屋,易中海就从中院踱了过来,身后跟着一脸阴沉的刘海中。
方铁刚要回答,方青云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易叔,就是简单收拾一下,让我有个安静的地方学习。
易中海接过批准书,脸色变了变。他显然没想到方家手续这么齐全,一时间找不到茬。
院里其他住户也渐渐围了过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嫉妒情绪。方青云知道,今天要是应对不好,方家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但方青云知道,这事没完。脸色已经沉了下来:"老易这是盯上咱家了。
正说着,瓦匠老李带着工具来了。方铁赶紧迎出去,两人开始商量隔断和儿童床的事。方青云则回到耳房,继续他的翻译工作,冶金工业出版社又给了他一本《炼钢自动化技术》,时间很紧。
中午时分,院里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方青云放下笔,看见何雨柱拎着条鱼进了院子,身后还跟着蹦蹦跳跳的何雨水。
方青云连忙迎出去。这一年来,在他有意经营下,何雨柱已经成了他在院里为数不多的朋友。
方青云神秘地笑笑,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本手抄册子:"这是我翻译的苏联菜谱,你看看有没有用。
何雨柱如获至宝,把册子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太有用了!食堂主任正愁菜单呢!
午饭很丰盛,何雨柱带来的鱼被林茹做成了红烧鱼,还炒了两个青菜。饭桌上,何雨柱绘声绘色地讲着厂里的趣事,逗得方青山和方婉咯咯直笑。
饭后,何雨柱帮着方铁一起做木工活。方青云惊讶地发现,何雨柱的动手能力极强,几下就把儿童床的框架搭好了。
下午三点多,儿童床的雏形已经出来了。方婉兴奋地围着未完工的床架转圈,方青山则帮着递工具。院里其他孩子听见动静,也都跑来看热闹。
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方青云注意到,几个大人也站在远处观望,眼中的嫉妒几乎要溢出来。
夜深人静时,方青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今天这场风波只是开始,随着方家生活水平的提升,院里的闲言碎语只会更多。但他并不害怕,有了房产作为根基,加之翻译这条稳定的收入来源,方家已经在这座四合院里站稳了脚跟。
以后,他要去找图书馆的那位工作人员,打听一下有没有政府部门需要俄语翻译。系,院里的那些"大爷"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