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於春,一日之计在於晨。
翌日,天蒙蒙亮,陆瑾早早地起床到演武场练功。
到了才发现,部分师兄比他还早。
“都是卷王啊!”
陆瑾寻了块空地,开始站桩。。
“一吸九呼”
放鬆心神,拋弃杂念,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陆瑾慢慢地静了下来,直到,他连刻意控制的呼吸也给忘记,心神完全放空。
这时,他的身体,开始发烫。
先是臀部,接著小腿,腰腹
四肢百骸,都有热流升腾!
经验值飞速增长,陆瑾却丝毫没有察觉。
直到,这些热流在腹部聚拢,然后沉淀。
“有了!”
“这就是炁!”
陆瑾一激动,动作变形,刚刚感受到的在腹部凝聚的那股热气又立马散开。
“刚刚是感炁,等那团炁彻底聚拢,不再因我的心神从静中脱离过来而消散,便算是得炁了。”
陆瑾沉下心神,继续修行。
吃早饭的时候,陆瑾在食堂见到了长青,他没有藏拙,透露了自己的修行进度。
“什么,你有炁感了?”
长青眼睛一亮。
我昨天下午才教你站桩,到现在,距离一天还有四个时辰。
除开那些少数的先天异人,门中最快的纪录是多少?
长青曾听似冲提起过,有记录的,是左若童,也是在一天內就有了炁感。
但是,他是了一整天,也就是十二个时辰。
这小子,比师父还要“妖”?
“是啊,有点了,不过还不太能把握住,一分神那炁就散了。”
陆瑾点头道。
“这很正常,多尝试几次就能把握住了。”
“这两天,你就不要做其他事了,专心去站桩,感炁。”
“这感炁,也不一定非得站桩,你要是站累了,也可以坐著,躺著。”
“怎样都行,最重要的是拋弃杂念,让自己静下来。”
“这几天我也没其他事,就多陪你练练功了。”
长青不动声色道。
左若童让他教陆瑾三一桩,目的就是让他引导陆瑾感炁、得炁。
原本这事,他也不必一直盯著。
因为学会怎么站桩后,这就是一个“水磨”的功夫。
虽然,对悟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但在悟性恆定的情况下,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现在,这尚未正式入门的小师弟已经打破了三一门感炁的记录。
他现在迫切想知道的,就是陆瑾能不能打破门中得炁的记录。
心不静了,自然也就没心思做其他事了。
吃完早饭,休息了一会,陆瑾继续站桩。
因为对三一桩的愈加熟悉,肝的效率也越来越高。
接近午时,在幼小的身体即將达到今日站桩的极限的时候,陆瑾在三一桩上的经验值积累到了3点。
也就在这时,陆瑾感觉到腹部的那股热气变了。
变得不再縹緲无依,隨时可能烟消云散,而是能够清楚地感知到它的存在。
並且,能够如同手脚一般,隨心意操控它。
只是,这种操控,有点如同小儿学步一般的艰难,並不是那么得心应手。
不过,这不是问题,而是修行的一个必要的过程。
隨著陆瑾在三一桩上的造诣越来越高,对炁的操控自然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得炁了!”
“我这是得炁了!”
“一天得炁,我我能有现在的成就,全靠我自己”
陆瑾不动声色,心中有些激动。
江湖上公认的,后天修行者,在接受正確的指导后,能在两周之內感炁的人,就是有修行资质的人。
便感炁是一回事。
得炁,又是一回事。
感炁,是感觉到体內炁的存在。
得炁,则是让炁聚拢,不再消散,开始掌控炁。
有修行资质是一回事,真正的修行是另一回事。
有修行资质的人,一辈子也不能得炁,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得炁,在江湖人看来,才是真正的修行之始。
“也不是全靠自己,系统也功不可没。”
激动过后,陆瑾冷静下来。
飘是不可能飘的。
確实,他的修行天资不错,甚至可以说是优秀。
但和张之维那样的妖孽比起来,就又有点不够看了。
不然的话,剧情中,他也不会三番五次地被张之维一巴掌干翻。
修行是需要天赋的。
古话说得確实没错,勤能补拙。
但若是大家都“勤”,那天赋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就像剧情中,陆瑾不勤吗?
不勤的话,他达不到那样的高度。
但是,他勤,张之维也勤。
所以,在张之维面前,他永远是一巴掌的事。
“不过,严格来说,系统也算我的天赋吧?”
“这样说来,我能有现在的成就,確实全靠我自己的努力。”
“加上系统,我的天赋,应该不弱於张之维了吧!”
“一人之下,这一世,我要做那“一人”。”
陆瑾睁眼,站直了身体。
“感觉如何?”
“对炁的了解是不是又深了些。”
长青凑上前来,关心道。
“对炁的了解每加深一点,你距离感炁,就会近那么一分。”
“你感炁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出什么意外,快则三天,迟则七天,应该就能得炁。”
“三天?”
陆瑾一边活动著手脚,一边笑道:“师兄,你太小看了我。”
“嗯?”
长青伸手,將炁探入陆瑾体內,检查起来。
“你小子,还真是个怪物。”
“走,跟我去见师父。”
陆瑾被长青再次带到了左若童的面前。
“半天感炁,不到一天就得炁了?”
左若童亲自出手,检查了陆瑾的身体。
“不错,你在修行一道上的天赋,放眼整个江湖,绝对都算得上是排得上號的。”
左若童满意地点头。
“但天赋是一回事,成就又是另一回事。”
“少时了了,大未必佳!”
“想要在修行方面有所成就,你得记住勤这个字,並知行合一,从始至终去贯彻它。”
“若能做到,你往后的成就,必定不弱於我。”
“陆瑾,我等著你青於蓝而胜於蓝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