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北地悍枭 > 第251章 军器监

第251章 军器监

赵起将军哪里是真心反对?他这个老行伍又岂能不知道兵卒长期训练,精神紧绷的坏处?

分明是眼见着因秦猛搞出来这些“玩意儿”士气高涨。心中欢喜不已却又不好明着支持,怕落下口实,便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当面严厉斥责,是做给可能存在的“上面”看的;背地里,却默许甚至纵容其他各营效仿。

这顿骂,挨得可真冤枉!

想通了此节,秦猛哭笑不得,他不得不感慨,这世上有些事儿,能做不能说,看破不说破。

google搜索ka

不过,赵将军一顿骂倒提醒了他。

秦猛当即找来陈麻子,石地虎,何先发等人,告知一声后,先奖励,后发文痛批他们玩物丧志。

并且着人拟定,“军营之中不可嬉戏成风,玩忽职守”等禁令,私下赌博者,按军阀处置。私下里却对捣鼓出来的娱乐项目睁眼闭眼。

象棋丶扑克因制作没有技术含量,趣味性强。又在将领或明或暗的推动下,迅速落实到位。以更为夸张的速度在飞虎卫全军蔓延开来。

成为军卒训练间隙,最好的消遣,再加之群体娱乐,高强度训练带来的压力得以宣泄,袍泽之情愈发深厚,无形中提升了士气与凝聚力。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正月十五。

肆虐了近一月的风雪,终于在昨夜渐渐小了。

天地间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寻常荒原积雪深可没膝。

背风的山坳处,积雪更是厚达数尺,人若陷入,几近没顶。

清晨,天光大亮。东方天际泛起一抹久违的鱼肚白。

随后,一轮橘红色丶带着暖意的朝阳,缓缓跃出地平线,将金色的光辉洒遍雪原,也照亮了军寨每一个角落。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又称灯节。

在这北疆军寨,其热闹程度竟比年关更胜三分。

两日前,军寨各处便挂起了各式花灯,这都是常九丶李家丶罗家等商队为了在军民心里留下好印象,特意从郡城运来,挨家挨户赠送的。

一到夜晚,军寨如同不夜城。

灯火璀灿,映照着皑皑白雪,别有一番瑰丽景象。

大雪初停,临时集市再次人声鼎沸。

军寨以工代赈,流民们大多积攒了些馀粮,纷纷到军需处兑换成银钱,再到集市购买所需物资。

而得钱的商队,转头又向军寨商铺购买北风烈丶雪花盐丶驮马肥羊乃至上好皮毛,军器等。

银钱如此流转一圈,竟有大半又回流到秦猛手中。

这内循环一旦形成,军寨获益良多,生机勃勃。

秦猛见状,再次下令,让经历严苛训练的兵卒轮番放假一日,与民同乐,来消费带动经济。

就在集市上人头攒动,欢声笑语弥漫军寨之际,军寨官署的正堂内,却是一片肃穆的气氛。

一场关乎军寨根本的会议正在举行。

铁匠丶木工丶衣甲丶火器,四大军工坊的工头及主要骨干匠人,共计二十馀人,齐聚于此。

大伙虽说不知道具体要干啥,但瞧见坐在上头的秦猛脸色严肃,两边的王槐丶诸葛风丶赵开明等人也都不说话,心里就明白肯定是大事。

一个个都屏住呼吸,不敢出声。

秦猛的目光,慢慢扫过底下这些脸黑丶手糙,眼里带着匠人独有的专注劲的男女,沉声开口:

“各位师傅,自打你们跟着军寨办起这些工坊,不管天冷天热,白天黑夜的干活,从没喊过苦。

士兵手里的刀,身上的甲,打仗用的弓弩,全是你们做出来的。军寨能有今天,你们每个人都立了大功!”

这番实实在在的认可,让不少老匠人眼圈都有点红了,下意识把常年累得有点弯的腰,悄悄挺直了些。

“可是啊,工匠这行历来就没人瞧得起,地位也一直低人一等。”秦猛话头突然一转,嗓门也提高了,“这太不公平!今天把大伙叫来,就是要改了这破规矩,给你们正名丶定身份!”

他稍微侧过脸,看向身边的诸葛风。

诸葛风立马明白意思,往前迈了一步,展开一份墨迹还没干的文书,大声念道:“奉秦大人命令:从今天起,把铁匠丶木工丶衣甲丶火器四个工坊合并,成立‘铁血军器监’!

从现在起,你们都算进军籍,是军寨正式的带编人员!工头和技术骨干,按本事定级别,最低也给个从九品的官身!”

“军器监?军籍?官身?”

这几个词跟炸雷似的,在大伙耳朵里响开了。

一时间,屋里静得连掉根针都能听见。工匠们你看我丶我看你,脸上全是不敢相信的震惊。

摆脱一辈子的匠籍,还能当官?

这是他们祖祖辈辈想都不敢想的事!几个年纪大的匠人身子都有点发抖,差点没哭出来。

范良使劲攥着拳头,李根生想起为此奢望的祖父。

王翠花更是眼框泛红,她一个女人家,居然也能有这机会?

等大伙稍微从这冲击里缓过点劲,诸葛风接着宣布具体的人事安排:“军器监正使这职位,暂时由在下兼任。

提拔李根生丶鲁明当副使,除了管原来工坊的事,再负责监里的物资调配丶人员协调。

提拔范良丶王翠花当都匠头,分别管火器坊和衣甲坊,顺便帮副使考核丶调动下面的工匠。”

被点到名的四个人,强压着心中激动,赶紧站出来,恭躬敬敬地接了命令。

接着,管钱粮的李恒站了出来,宣布最实在的待遇,把秦猛和王槐丶诸葛风,赵开明等人反复琢磨好的规章制度,一条一条说清楚:

“副使每月工钱十五贯,都匠头十贯。

工匠分四级:大师级每月十贯,高级五贯,中级三贯,初级两贯,就连学徒每月也有一贯。另外按工匠的级别,每个季度还有岗位补贴”

这么好的待遇,还有明明白白的升职路子,尤其是那句“凭手艺分高低,靠本事拿工钱”,彻底把所有工匠的心思给点燃了。

这意思就是,他们一辈子钻研的手艺,这回真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尊重,也真的值钱了!

屋里顿时响起一片压不住的兴奋议论,全是真心的叫好。

会后,文书们赶紧把详细的规矩抄了好多份,贴在各个工坊门口丶饭堂外墙上这些显眼的地方。

立马就围过来一大堆军卒和老百姓,识字的大声念,不识字的着急打听,一阵惊呼跟议论。

“我的天!张师傅成从九品的官了!”

“王婆子更牛,都当上都匠头了!每月十贯钱呢!”

“以后说啥也得让我家娃学门手艺,这有奔头啊!”

温暖的阳光却无法驱散冬日的寒意。

空旷的原野已被厚厚的积雪复盖,天地间一片苍茫,风卷起的雪沫在空中打着旋,模糊了视线。

在这冰天雪地中,一支车队正如同长蛇般在雪地上碾出深深的辙痕,向着铁血军寨的方向蠕动。

队伍中,可见数十辆装载着箱笼物资的大车,以及更多徒步而行的人群,至少有数百人之多。

车队最前方,刘三与陈石并辔而行。

两人皆是用厚厚的皮袄裹紧了身体,帽檐和眉睫上结了一层白霜,脸庞被寒风刮得通红。

但他们的眼神却锐利如鹰,不断扫视着四周的环境,警剔中带着一丝完成任务后的松弛。

“总算是回来了,”刘三吐出一口白气,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这趟幽州之行,可真是不容易。”

陈石点了点头,铁铸般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接回了李都头他们的家眷,与暗部接上头,招揽了这许多任务匠青壮,大人必定欣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