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诡三国 > 第3740章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

第3740章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

第3740章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崇德殿之中的君臣‘密议’,似乎就象是被夜风给传播开一样,又象是投入巨石的深渊,波澜悄然荡开。

许县之中,那些市坊阴影之中,门扉开阖之间,宗正府长史、尚书台郎官、九卿门生故吏,乃至深居简出的宗室遗老,皆如蛛网上的虫豸,敏锐捕捉着从宫殿之中传出的震颤。

诸派心思各异,暗室密语,烛火摇曳间,皆是刀光剑影。

宗正长史刘艾府邸,密室之中。烛影幢幢,映着几张忧愤而苍白的面孔。

宗正长史刘艾,侍中梁绍相对而坐,气氛凝滞。

刘艾须发微颤,压低声音,‘探得真切?陛下竟准了曹贼三道诏书?尤是那“亲征”之诏此非授贼以刃,自绝生路乎!’

梁绍捶案,目眦欲裂,‘曹孟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三道诏书,一为驱天下共讨斐贼,实乃驱群羊入虎口,耗我汉家元气!二为擢其曹氏爪牙,虚衔假节,行僭越之实!三’

梁绍声音越发的冰寒,‘天子乃天下共主,岂可私用之!什么天子亲征,这是要天子以命镇汜水啊!’

刘艾长长叹息一声,带着无尽的悲凉,‘然这斐贼之祸莫非大汉竟要再陷于西凉武夫之手?其新法裂土分民,坏我纲常,若入主中原,天子恐真为泥偶陛下或亦两难?’

梁绍冷笑了两声,但片刻之后也是跟着叹息一声,‘两难?此乃曹贼毒计!其一,借陛下之名,裹挟山东士族豪强,为其输粮送人,与斐贼拼个玉石俱焚!其二,陛下若应其所请,亲临汜水督战’

他眼中闪过恐惧,‘此去,恐为楚怀王入秦!名为督军,实为人质!届时,陛下身陷曹营,生死操于贼手,而曹贼更可挟天子以令诸候,号令四方!纵胜斐潜,陛下亦永堕深渊,再无挣脱樊笼之日!纵败陛下必先为曹贼殉葬!’

刘艾急切说道:‘然则计将安出?难道坐视陛下坠入彀中?’

梁绍闭目,复又睁开,精光乍现,‘当务之急,绝不可使陛下离京!许县虽如牢笼,亦是陛下法统所在!吾等当连络忠直,于朝堂力谏,言天子乃社稷之本,万不可轻涉险地!更要’

他声音压得更低,‘密遣心腹,携陛下密信,星夜潜往关中,示好斐贼!’

刘艾惊道:‘示好斐氏?这此非资敌乎?’

梁绍目光如炬,摇头说道,‘非也!此乃效‘烛之武退秦师’之策!斐贼之所求,或非尽灭汉室,乃破旧立新。吾等示以陛下受制于曹,实乃身不由己之状,言明陛下心向汉统,苦于权臣。若斐潜尚有尊汉之心,或可暂缓兵锋,离间曹斐,或至少保陛下性命无虞,留待将来!此乃驱虎吞狼,以毒攻毒之策!总好过坐看曹贼将陛下绑于战车之上,一同倾复!’

刘艾默然许久,虽觉凶险,然思及天子刘协处境,亦觉此乃一线生机。

欲望暗涌之处,远远不止宗正府内一处。

陈氏长老以及其他颍川几位老者坐在一处,似乎连周边的氛围都死气沉沉起来。

陈氏之中,虽然陈群在邺城,为曹操所重,但是陈氏并不满足于仅仅一个邺城。再加之如今冀州危在旦夕,邺城虽然富庶,但是隐隐也成为孤城,陈群身为邺城守,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太好的职位。

陈氏长老拈须,语带讥诮说道:‘曹孟德,困兽犹斗矣!三道诏书?嗬,无非垂死挣扎,欲拉天子并山东士族为其陪葬!其心可诛!’

钟氏长者一脸的忧虑,‘然诏书若下,尤其那共讨之檄吾等家族,恐难置身事外。斐潜火器之利,兵锋之锐,巩县半日而崩!与之相抗,岂非以卵击石?此乃智伯瑶,决汾水以灌晋阳之毒计尔!欲淹死赵襄子,却恐我等唇齿叛离,便是要先淹死我等附庸!’

陈氏长老面色沉静,目光深邃,‘钟公所言极是。曹公此举表面是聚兵抗斐,保其权柄其实是乃行挟天子以令不臣之故技,借大义名分,强驱天下入其死局!’

陈氏长老停顿了片刻,咬牙说道:‘这是曹贼意图坏山东之基业!若胜,则借机铲除异己,尽收山东之权;若败,则拉整个汉廷及依附士族为其殉葬,使斐贼即便入主,亦接手一个元气大伤,怨气冲天的烂摊子!用心险恶,莫此为甚!

钟氏长者闻言,不由得急切而道:‘然则吾等当如何?坐以待毙?’

陈氏长老手指轻叩案几,‘对策么,倒也有其一,阳奉阴违。诏书若下,口称遵旨,然征发粮秣、调集私兵,必“斟酌缓急”,“量力而行”。如今斐曹之争,已近尾声,吾等当待价而沽之,保存实力为上。其二,斐贼之前有言,有上中下三档我等可派遣可靠之人,密携山东士族名册,前往往投言明吾等苦曹久矣,愿为内应,只求保全家族田产,子弟前程虽说未必得其上,亦可保其中’

钟氏点头,可片刻之后又是说道:‘可若是曹氏守住不,老朽是说,这天子若真至汜水这仗’

‘啊哈!’陈氏长老笑了半声,‘斐氏素重实务这天子虚名啊哈哈,到时候还是要看我等啊!’

钟氏长者沉默片刻,便是点头称是。

其他几位老者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眼中闪铄的皆是家族存续的冷酷算计。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刘协的皇权还是曹操的霸业,在斐潜碾压性的力量和新秩序面前,都已如风中残烛,不值得为之殉葬。他们必须,也只能是为家族所考虑,至于忠孝大义,天子社稷么

等他们家族稳固,保全了之后再说罢!

光禄勋郗虑及数码清流名士默坐。

茶已凉,无人动。

郗虑咳嗽一声,打破了沉默,‘曹公星夜入宫,翌日即传三道诏书风声陛下用玺,恐非心甘,然定有不得不为之故。斐氏子之威,竟至于斯?’

名士贾氏叹息道:‘如今关中制,“授田于民”,“以考课而代举荐”如此种种,确如曹公所言,乃釜底抽薪,坏我千年根基。然其势已成,恐非人力能逆。曹公欲聚残力相抗,亦是尽人事。’

‘人事?哈,这是人命啊!’座下有人不满的嘀咕了一声。

郗虑缓缓开口,气场平稳,‘若观其表,乃曹公借天子威权,行最后一搏若查其实,乃新旧之争,道统之所系!’

华歆坐在一旁,原本也是沉静不语,待听闻郗虑言及‘道统’二字,才是点头说道:‘鸿豫所言甚是!吾等士族赖以存身之“礼法尊卑”,如今被关中所破!名器之藩篱毁于一旦,此乃‘器’与‘道’之大变之局也汜水之战,无论曹斐谁胜谁负天下,哎,这天下,已是不同往昔了’

一名士急急问道:‘这如今,吾等当如何自处?’

郗虑沉吟少许,开口说道:‘当静观其变。一不可螳臂当车,徒惹杀身之祸,亦不可蛇鼠两端,届时胜负一定,则自害也。吾等当谨守本职,不妄议诏书,不主动附曹,亦不显亲近斐氏。效持盈定倾之术,待尘埃落定。’

华歆补充说道:‘除此之外,亦需留意陛下!陛下乃天下名器所系。无论将来谁主许都,天子若在,吾等士大夫便仍有道统可依,有谏诤之途可循。若陛下有失则真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矣!故暗地里,当留意宫禁,若有危及陛下性命之虞,或需设法保全。此一为忠君,二亦是保吾辈士人立身之根本也!’

众人深以为然,又是详细商议了一番,最后得出的策略就是‘守阙’。

守住官僚体系的门坎,保住‘士大夫’这个身份,以待新主。

天子在他们眼中,更多是维持‘道统’合法性的象征符号,其人身安全的价值,大于其实际权柄

许县之中,夜色如墨,各府密室的烛火终将熄灭。

然这暗流汹涌的推演与算计,已将大汉王朝最后一点凝聚力的假象撕得粉碎。

保皇者图存君而不得其法,欲降者谋保家而失其节,持中者求存身而丧其锐。所有人都在末日棋局中,依据自身对时局的冷酷解读,落子于那即将崩塌的棋盘之上。

夜色笼罩,一乘不起眼的青幔小车,碾过郊野荒径,停在一处简朴的茅舍前。

玄衣佩剑的身影掀帘而下,正是曹操曹孟德。

他屏退左右,独自立于柴扉之外,望着窗棂透出的昏黄灯火,那握惯了剑柄,批惯了朱砂的手,竟在袖中微微蜷起,似有千钧之重。

良久,他终是抬手,轻叩门扉。

‘吱呀——’

一声,院内门扉半开。

于昏光中现出一位妇人身影,荆钗布裙,难掩眉宇间刻骨的清冷与疲惫。

曹操举火,照亮自己的面容,勉力一笑,‘夫人,别来无恙乎?’

丁夫人抬眼看清来人,眼中无惊无喜,亦无怨怼,唯馀一片沉寂的死水,‘你来作甚?’

曹操略有尴尬,‘于此这非待客之道罢?’

丁夫人默然前来,开启柴扉,然后便是侧身让开,不发一言,径自坐回屋内,坐于织机之前。

机抒声复又响起,单调而固执,仿佛在织着一匹永远也织不完的哀伤。

曹操默默踏入,掩上门扉,环顾四周,片刻之后轻轻一叹。

屋内陈设简陋,唯织机旁一盏油灯,映着丁夫人专注而疏离的侧影。

曹操解下佩剑,置于门边矮几,沉重的铁器与木几相触,发出一声闷响。

丁夫人手下的机抒声,几不可察地顿了一瞬,复又接续,节奏未变。

曹操自己寻了一张旧椅坐下,就在离织机不远不近处。

目光落在丁夫人灵巧却枯瘦的手指上,那曾经为他缝补战袍,抚育子修的手,此刻只与冰冷的梭子为伴。

曹操喉头滚动,似有千言万语,却终化作一片沉默的礁石,沉在胸中。

机抒吱吱有声,宛如多年积攒下来的情绪,如同浪潮一般涌动不休,终使得曹操轻咳一声,打破死寂,声音之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夫人近日可安好?’

这是废话。

可是除了废话,曹操又能说些什么?

亦或是说天气可好?

机抒声未停。

丁夫人眼也未抬,只淡淡应道:‘劳丞相挂心。粗茶淡饭,自食其力,无病无灾,便是安好。’

丁夫人语声平静,却字字如冰针,刺入曹操心底。

她称他‘丞相’啊!

不是‘孟德’,更不是昔日闺阁中的‘阿瞒’

君臣之隔,生死之壑,早已横亘其间。

曹操默然,仰头,眼框略红。

眼前浮现的,是年少时谯县春光里,那个明艳爽利,敢与他策马并辔的少女

是新婚之夜,红烛下含羞带怯,却又目光灼灼望向他,说‘愿与君同甘共苦’的新妇

更是子修牙牙学语时,她抱着孩子,眉眼弯弯,柔声哄逗的模样

那些鲜活温暖的过往,如今都被这单调的机抒声碾碎,织进了眼前这匹冰冷灰暗的布中。

曹操眨眨眼,目光扫过墙角供奉的一个小小牌位,心中便是一突。

那牌位上虽说无字,但曹操心如明镜,那是谁

那潜藏在暗中的毒蛇,吞噬了他骁勇的长子,也毁了他结发妻子的心。

彼时他立足未稳,强敌环伺,他只能含恨吞下这断肠之痛,强作镇定,甚至

甚至是秘不发丧!

这些,在丁夫人眼中,皆是凉薄,是背叛,是亲生骨血之仇竟抵不过权位之重!

‘阿婉’

曹操喉间干涩,下意识唤出这个尘封已久的闺名。

机抒声骤然一停!

丁夫人猛地抬头,目光如电,直射向他。那眼中不再是死水一般,而是宛如瞬间被点燃的熊熊悲愤与质问!

‘丞相慎言!’

丁夫人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尖锐的痛楚,‘此名,唯故人可唤。故人已逝,葬于那日烈火之中!丞相今日,是来凭吊故人,还是来凭吊我那苦命的儿?!’

最后几字,已是字字泣血。

曹操身躯一震,如遭重击。

他避开那灼人的目光,垂首望着自己布满茧痕的手掌,仿佛上面还残留着子修幼时攀附的温度。良久,他哑声道:‘子修吾儿吾未尝一日忘怀。其英姿,其孝勇,常在吾梦中’

他话语艰涩,似从肺腑中挤出,一个个的字,就象是砾石,在摩擦,在割裂。

‘梦中?’

丁夫人冷笑,复又低头,狠狠推动机抒,梭子穿行如飞,仿佛要将所有的恨与痛都织进布里,‘丞相梦中,可还有那焚烧子修尸骸的火光?可还听闻吾儿为了所谓曹氏大业,忍病挨痛的惨呼?可还有他尸骨未寒,你便急于安抚仇寇,收纳人心的雄才大略?!’

字字诛心,句句见血。

曹操脸色灰败,无言以对。

他能说什么?

说乱世之中,枭雄之业,容不得快意恩仇?

说彼时若意气用事,基业将倾,曹氏满门危殆?

这些冰冷残酷的政治逻辑,在一位母亲泣血的爱子之心面前,苍白得可笑,卑劣得刺眼。

他所有的‘不得已’,在她看来,都是对父子人伦的亵读,对母子深情的践踏。

机抒声又渐渐缓了下来,丁夫人疲惫地闭上眼,叹息而道,‘丞相位极人臣,威加海内,何须来此陋室,看一未亡人织布?徒惹人厌丞相,请离之。’

语气中再无激烈,只剩下深入骨髓的倦怠与疏离。

曹操抬起头,深深地看着灯下那个倔强而孤独的身影。

他看到了她鬓角早生的华发,看到了她眼角深刻的皱纹,看到了她因日夜操劳而不再光洁的双手。

他也看到了她眼中那无法磨灭的伤痛,以及

那深埋于伤痛之下,或许连她自己都不愿承认的,一丝残存的关切?

她虽怨他恨他,却终究未将他拒之门外。

这默许的相见,这陋室中的相对无言,是否已是她所能给予的最后一丝馀地?

然而,他依旧不能言。

他不能告诉她此刻的许都已是风雨飘摇,汜水关外斐潜大军压境,火器之利摧枯拉朽,他曹孟德半生基业已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他不能在她面前露出一丝一毫的颓唐与软弱,那只会让她更加鄙夷,或是

徒增无用的担忧。

他更不能祈求她的原谅,那是对子修的亵读,也是对她坚守的侮辱。

他所能做的,唯有沉默地陪伴。

在这方寸陋室之中,听着这单调的机抒声,任由那熟悉的,混合着麻线清苦气息的味道萦绕鼻端,仿佛时光倒流,回到那些无需权谋、只有柴米油盐的平静岁月

然而,逝者如斯,永不复返。

油灯渐黯,灯花劈啪爆开。

曹操缓缓起身,并不高大的身影在昏黄的墙壁上投下浓重的阴影。他走到门边,拿起佩剑,动作迟缓,似有万钧之重。

他背对着织机,手扶门框,停顿了片刻。

‘顾我共载归乎!’

织机声依旧,未曾因他的动作而停歇半分,也未曾因他的停留而加快一丝。

丁夫人始终低着头,专注于手中的经纬,仿佛他从未出现,亦或即将的离去,与窗外吹过的一阵风并无区别。

曹操深吸一口气,那气息中带着茅舍的清寒与尘埃的味道,也带着一种抉别的苦涩,‘得无尚可邪!’

丁夫人依旧不抬头。

他终于推开门,冰冷的夜风瞬间涌入。

就在门扉即将合拢的刹那,一句极轻,却也极沉,仿佛耗尽了他所有力气的话语,飘入室内,清淅地落在丁夫人耳中,也重重地砸在两人之间那早已千疮百孔的情缘之上

‘阿婉真诀矣。’

语毕,门扉轻阖,隔绝了内外。

脚步声远去,终至不闻。

茅舍内,机抒声不知何时,戛然而止。

油灯昏黄的光晕里,丁夫人枯坐如木雕。

许久,一滴滚烫的泪珠,重重砸落在织了一半的麻布上,洇开一片深色的的湿痕。

她手中紧握的梭子,啪嗒一声,掉落在冰冷的地面。

窗外,唯有寒风呜咽,如泣如诉。

青梅竹马,结发情深,终究抵不过乱世烽火,生死离殇。

他象她,她也象他,所以横亘在两人心中,便是谁也未曾,也永不愿先低头的骄傲与伤痕。

‘真诀矣。’

此一别,黄泉碧落,再无相见之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