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小胖就早早的就候在了弄堂口。
七点还没到,就听见弄堂口传来“丁铃”的车铃声。
是农场的三轮车,车斗用蓝布盖着,隐约能看见里面垒得整齐的鲜肉,还冒着淡淡的白气。
“是建军饭店的林老板吧?”
车还没停稳,个高瘦的青年就跳下来,穿着洗得发白的劳动布褂子,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条,“我是周伯涛的侄女婿小李,按约定给您送五花三层来!”
小胖早按林建军的叮嘱守在巷口,赶紧迎上去:“李大哥,我叫小胖,建军哥在里面等您!我不是老板,就是帮忙的。”
他掀开蓝布一角,眼睛立刻亮了。
肉是刚宰的,粉红色的肌理里渗着血丝,表面的筋膜都剃得干干净净,比之前老杨送的肉整齐太多,连肥膘的厚度都均匀。
小李跟着小胖进了天井,林建军正擦着案板,赶紧迎上去:“李大哥是吧?辛苦了,还劳烦你亲自送。”
“叔叔特意交代的,说您是个实在人,得把肉送好。”
小李笑着把肉卸下来,拎起一块放在秤上,铁皮秤的砝码滑了滑,他手一稳,笑着说,“按周叔说的,多给您二两,您点点。这肉是今早刚杀的,还热乎着呢,放井水浸着能存两天。”
林建军看着秤杆翘得高高的,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了。
八三年的鲜肉还不算烂大街,寻常人家逢年过节才舍得割二斤,周伯涛一句话就让多给二两,这份人情得记着。
他攥着肉,指尖能触到馀温,笑着说:“替我谢谢周叔,以后麻烦李师傅常跑了。”
“好说!”小李收拾好秤,又递过张纸条,“这是下次送肉的时间,您要是要加量,提前两天跟我说就行。”
等小李走了,赵桂英赶紧凑过来,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算起来:“以前老杨那边自己买肉,八毛一斤,十斤就是八块;现在农场送,七毛二一斤,十斤才七块二,省了八毛!一个月按五十斤肉算,能省二十四块!”
她越算越高兴,算盘珠子撞得脆响,“这钱够给你爸买条新烟,再给你俩儿扯块布做新褂子了!”
林国强蹲在灶台边,看着那块鲜灵的五花肉,忍不住摸了摸:“这肉好,筋膜都剃干净了,炖腌笃鲜最香。”
他想起以前在红旗饭店,肉都是冻了几天的,哪有这么新鲜,赶紧找了个搪瓷盆,按小李说的,倒上井水把肉浸着,还特意在盆边贴了张纸条:“鲜肉,井水浸,每日换水”。
当天中午炖腌笃鲜,林国强特意多放了二两肉,依旧切成小方块,跟笋、虾米一起炖。
砂锅里的汤慢慢熬成奶白色,肉香混着笋鲜飘满天井,刚到饭点,王阿婆就端着粗瓷碗来了:“国强,老婆子又来咯,你说要是没你们啊,我们这些街坊哪有这么方便啊!”
林建军盛了一碗递给她,碗里浮着好几块五花肉,油花亮晶晶的。
王阿婆夹起一块,刚咬一口就眼睛亮了:“鲜!这肉鲜得能嚼出汁!这天天在这搭伙,就跟过年似的!”
她又舀了一勺汤,咂着嘴,“建军,你可能好好干下去啊!”
正说着,张翠兰从对面门口路过,鼻子凑着闻了闻,脚步顿住了。
以前她总挑林家的刺,也没其他原因,就是见不得人好呗,自己男人还在弄堂口支棱了一个修车铺也没见她声张。
可今天这肉香实在勾人,忍不住走过来问:“桂英,你家这肉哪买的?比菜场的鲜亮多了,闻着就香。”
赵桂英笑着说:“是农场送的,托了人,新鲜还便宜。”
张翠兰什么话也没说。
下午的时候,赵桂英就见张翠兰的儿子虎子打了两份搭伙饭,问他送去哪。
虎子回道是去送给他爸爸那。
午后,林建军想起小李说的保鲜法,又琢磨起剩下的肥肉:“爸,咱把肥肉炼了猪油吧,炒菜香,还不浪费。”
他把肥肉切成小块,放进铁锅,小火慢慢熬,油星子“滋滋”响,很快就炼出清亮的猪油,盛进搪瓷罐里,罐口飘着油香。
林国强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偷偷记着:“鲜肉浸井水,肥肉炼猪油……”
以前在国营饭店,他只会按菜谱干活,现在跟着儿子,不仅敢调菜的比例,还主动学这些小窍门,赵桂英见了,笑着跟林建军说:“你爸现在比在国营饭店还上心,连小本子都用上了。”
接下来几天,林建军也尝试着做了几份麻辣炖菜,卖相和麻辣烫差不多,说是给百货大楼的女工们加餐,不收钱。
没过两天,好消息就来了。
百货店的张会计来取饭时,笑着说:“姑娘们都说你家的那个麻辣炖菜香,还有招牌腌笃鲜,肉多还鲜,以后每天加订 3份!”
理发店的周师傅也打发徒弟来,说以后每天多订 3份馄饨,“客人都说你家馄饨馅鲜,比以前好吃。”
赵桂英把新订单记在帐本上,用红笔在“百货店 15份”“理发店 6份”后面画了圈,笑着说:“这直接从拿肉没白拿,食材新鲜了,口碑也越来越好了!”
帐本上的“日均流水”一栏,数字从 48块慢慢往上跳,眼看就要稳在 50块以上。
林建军看着帐本,又想起小李刚才叫自己这边的“建军饭店”,心里突然一动。
之前只想着做“搭伙饭”,现在有了稳定的供应链,客源也多了,以后要是开个正经店面,好再来私房菜确实不合适。
饭店?真不错。
那以后新店就叫“建军饭店”,又响亮又好记,还能慢慢做品牌。
他摸了摸下巴,跟赵桂英说:“妈,以后有人问咱店名叫啥,咱就说‘建军饭店’,听着也象个正经生意,过阵子我找人做个匾。”
赵桂英愣了愣,随即笑了:“好啊!这名字一听就正式,以后办执照,就用这名字!”
现在一切都在按照林建军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
上次去周伯涛那个干货行的时候就见他已经办了个体户执照,想来他这样的人关系网肯定不浅。
万一以后办证遇到什么情况,再去找周老,似乎多了条路子。
“建军,救急,救急啊!”
就在林建军琢磨办理个体户执照的时候,胡志铭冲进天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