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要进门,鼻子猛地抽了抽,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灶台上的砂锅。
“妈?你咋在这儿?”
男人嗓门洪亮,带着股刚下班的疲惫,“这啥味儿啊,香得我骑过三个路口就闻见了。”
王阿婆抬头见是儿子,赶紧招手:“志铭,快过来!建军给咱炖了腌笃鲜,比你上次带回来的罐头强百倍!”
胡志铭这才注意到天井里的热闹,目光扫过新砌的灶台,又落在林国强身上,愣了愣:“林哥也在?这灶台……你们家要开伙房?”
他是汽轮机厂的车间小领班,比林国强小了约莫十几岁,平时穿着工装跑前跑后,袖口磨得发亮,额头上还带着机油的黑印。
此刻他手里还攥着个皱巴巴的通知单,显然是刚从厂里赶回来。
林建军赶紧拿起个空碗:“胡大哥下班了?快尝尝我做的这腌笃鲜。”
胡志铭狐疑地接过碗,虽然比林建军大了快十岁,但从小在一条弄堂长大,只知道这小子读书还行,从没听说会做菜。
可当勺子舀起汤送进嘴里,他忽然“唔”了一声,眉头瞬间舒展开来。
这口汤太鲜了!
五花肉炖得酥烂,牙齿轻轻一碰就化在嘴里,肥油的香混着春笋的脆,在舌尖上打着转。
最绝的是那股咸鲜味,不象家里用的粗盐那么冲,倒带着点回甘,象是用老汤吊过似的。
他忍不住又喝了一大口,眼睛瞪得溜圆。
“这……这是你做的?”胡志铭指着林建军,一脸不敢相信。
上个月厂里招待客户,请了苏菜名厨王传志来掌勺,其中就有一道腌笃鲜。
当时他觉得那已是人间至味,可跟眼前这碗比起来,名厨做的竟显得有点“板正”,少了点烟火气的活泛。
林建军笑着点头:“瞎炖的,胡大哥别嫌弃。”
“嫌弃个啥!”
胡志铭又扒了口饭,含糊不清地说,“比大饭店做得还香!林哥,您这手艺藏得够深啊,在红旗饭店屈才了!”
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是林国强的手笔。
毕竟林国强在红旗饭店干了这么多年,能做出这水准的菜不奇怪。
林国强被说得老脸一红,赶紧摆手,烟锅往鞋底磕了磕:“别抬举我,这真是建军弄的,跟我没关系,我也才刚到家。”
他往林建军那边偏了偏头,眼里带着点小得意。
胡志铭这下是真愣住了,看着林国强和他身旁那几个厨子模样的人,而后上下打量着林建军,象是第一次认识他似的。
这小子高考落榜后闷了好几天,怎么突然开窍,厨艺变得这么厉害?
“建军,你这手艺哪学的?”胡志铭追问。
“平时看我爸做菜,瞎琢磨的。”
林建军没说实话,拿起砂锅往他碗里添了块五花肉,“胡大哥要是爱吃,以后常来。”
胡志铭这才回过神,扒拉着碗里的菜,忽然想起手里的通知单,眉头又拧了起来:“说起来,我正愁呢。刚才厂里通知,今晚加班赶任务,得干到后半夜。食堂师傅早就下班了,几十号工人的夜餐还没着落呢。”
他叹了口气,用筷子戳着碗底:“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吧?刚才路过街口的馄饨摊,就一个老太太守着,哪够二十几个人吃的。”
林建军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汤勺差点掉在地上。
汽轮机厂的夜班工人!
这正是他昨晚盘算的目标客户!
老天爷太给力了,瞌睡来枕头?
他强压着心里的激动,装作不经意地问:“这么多人?那得不少饭菜吧?”
“可不是嘛。”
胡志铭愁眉苦脸,“每人一碗面加个馒头,至少得二十份。这时候找谁做去?”
赵桂英在一旁听着,悄悄拽了拽林建军的衣角。
她怕儿子年轻气盛,一口答应下来,这么多饭菜哪做得过来。
林建军却给母亲递了个安心的眼神,转向胡志铭,语气笃定:“胡大哥,要是不嫌弃,今晚你们工人的夜餐,我们家能做。”
“你们家?你们这是准备开馆子了?”胡志铭愣了愣,看向那口新砌的灶台,“就这小灶台?能做二十多份?”
“能。”
林建军指着砂锅,“我多炖点肉汤,下面条的时候加一勺,再蒸两笼馒头。保证热乎量大,管够。”
他算过帐,五十份面加馒头,成本不到十块钱,收十五块没问题,还能赚五块。
这都顶父亲好几天的工资了。
胡志铭还是尤豫:“这来得及吗?我们晚上八点就得开饭。”
“现在五点半,绰绰有馀。”林国强突然开口,他蹲在灶台边算了算,“我正好下班了,帮着和面。建军炖肉汤,你桂英嫂子蒸馒头,三个钟头足够了。”
他刚才听李师傅说儿子有三级厨师水准,心里早就按捺不住了。
这可是给汽轮机厂供餐,传出去多有面子?
胡志铭看着林国强笃定的样子,又闻了闻碗里的腌笃鲜,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他知道林国强是实在人,不会说大话。
而且建军这腌笃鲜做得这么好,下面条肯定也差不了,更何况还有林大哥在这盯着。
“成!”
胡志铭一拍大腿,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这是定金,多退少补。我先回厂里通知大家,七点半来取餐。”
林建军接过钱,指尖捏着那张皱巴巴的五元纸币,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
这是自己家的第一笔正经单子,这钱拿在手里,心里特踏实。
“胡大哥放心,保证让工人同志们吃好吃饱!”林建军的声音都带着笑意。
胡志铭临走又喝了口汤,咂咂嘴:“那我先走了。对了林哥,你们家这馆子有名字吗?以后我保不齐要经常麻烦你们送下餐,食堂他们这帮家伙早吃腻了。”
林国强愣了愣,看向林建军。
因为在这弄堂摆摊或者做买卖是不允许的。
当然,这也只是明面上这么说。
猜不准儿子的想法,所以林国强一时半刻也不知怎么回答。
“就叫‘好再来私房菜’。”林建军脱口而出,这名字昨晚就在心里盘算了千百遍。
他早就和里委张主任打过招呼了,而且这本质就是帮助街坊邻居,顺手挣个钱和票。
‘我不肯收,但拗不过大家伙硬给啊。’
至少林建军就咬这死理了。
“好名字!”胡志铭笑着推车出门,“好再来私房菜,我记住了!”
自行车铃铛声渐渐远去,林国强也送走了同事,天井里突然安静下来。
赵桂英看着手里的面团,又看看灶台上的砂锅,突然笑了:“真要做二十多份啊?那得蒸多少馒头。”
“妈,您就等着数钱吧。”
林建军拿起围裙系在身上,“爸,您快去准备,我现在烧肉汤。”
林国强把烟一掐,麻利站起身,动作都轻快了不少:“哎!我这就去和面!”
他走到里屋门口又停下,回头看了眼新灶台,眼里闪着光。
烟筒里飘出的白汽混着肉香,在弄堂里慢慢散开,引得路过的邻居都探头探脑。
周围街坊都算和睦,就算林建军大张旗鼓的在弄堂开饭店,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倒也没人真的会吃饱了撑的去市容队和工商管理处去投诉。
林建军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苗“噼啪”地舔着锅底。
好起来了,真的开始好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