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博士的声音带着一丝科研人员特有的成就感,“一座位于西北地区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部分机组可以为你临时调度。我们会在塔顶为你准备一个特制的‘观测平台’。”
她略微停顿,传输过来一组详实的数据:“这座示范电站采用成熟的塔式熔盐技术,单机功率350兆瓦,上万面定日镜将阳光精准汇聚到塔顶吸热器,其焦点中心的理论瞬时温度可达近700摄氏度。”
屏幕上浮现出电站的壮观景象:广袤的戈壁上,不可计数的巨型定日镜如同银色向日葵般排列成阵,将太阳的光芒反射向中央那座高耸入云的集热塔,塔顶的光斑炽烈如人间烈日。
“我们为你准备的观测平台位于塔顶侧翼安全局域。”白鹭博士继续说明初步测试方案,
“考虑到这是你首次主动尝试大规模汲取光能,我们需要最直接的效能与耐受性数据。
因此,第一次测试,我们将仅调度一面定日镜,将其反射的太阳光直接聚焦于你所在的平台位置。
你需要裸身感受最纯粹、未经任何技术手段调制的太阳聚光,评估自身的能量吸收效率与身体反应。
根据这次测试结果,我们再共同确认后续是增加定日镜数量,还是需要调整能量导入方式,比如建造专用的修炼仓进行更温和的引导。”
“安全第一。”白鹭博士的语气转为严肃,“我们会进行严格的远程能量监测与你的实时生理数据监控。
你需要做的,是绝对遵从身体的反馈,循序渐进,一旦感到不适或达到极限,立刻停止。绝对不要冒进。”
“明白。”艾迪沉稳回应。
他清淅地记得林前辈关于揠苗助长的警告,也深知对于自己这尚处于幼年期的光子血裔而言,稳健远比迅猛更重要。
力量如河,需沉静流淌,方能汇成江海。
在综网上他也检索过,没找到光子血裔和光子血液的相关介绍,目前只能自己探索一下了。
艾迪在与白鹭博士约定时间结束通信后,就回床上休息了,这副本打的太累了,灵魂疲倦还缠绕着他。
次日清晨,一辆外观低调但细节处彰显著特殊规格的黑色越野车便停在了他的临时住所外。
没有寒喧,司机确认身份后便沉默地驶向城郊。
车辆并未进入民用机场,而是拐入一个戒备森严的军用局域。
最终,它停在一架线条硬朗、涂装朴素的运输机旁。引擎的轰鸣声低沉有力,搅动着周围的空气。
“艾迪先生,请登机。”一名身着便装、但身姿笔挺如同标枪的人员向他敬礼,动作干净利落,眼神锐利而专业。
机舱内并非舒适的客机布局,而是简洁甚至有些冷硬的功能性风格,固定座椅,部分局域还保留着装载货物的痕迹。
除了他和几名显然是护卫或观察员的人员外,再无其他乘客。
随着舱门关闭,强大的推背感将他按在座椅上,飞机咆哮着冲入云宵。
飞行途中,无人打扰。
艾迪通过狭小的舷窗,看着下方葱郁的绿色逐渐被苍凉的黄褐色取代,山脉的褶皱如同大地的伤疤,广袤而粗犷。
数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戈壁深处一个简易的机场。
打开舱门后干燥而炽热的空气瞬间涌入,一辆越野车早已等侯在侧,载着他驶过最后一段颠簸的砾石路。
当那座巍峨的熔盐塔终于出现在地平在线时,艾迪的目光瞬间被吸引。
它象一柄白色的巨剑,孤傲地矗立于无垠的天地之间,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塔周那片浩瀚的银色湖泊,由不计其数的定日镜组成,
它们正随着太阳的角度缓缓调整,将亿万年不变的阳光,汇聚向塔顶那一点,形成一团令人无法直视的、仿佛液态光焰构成的炽白光斑。
即便相隔甚远,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悸动已然传来,感觉象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后想进食高热量食物欲望翻涌。
那光斑对他而言,不再是物理意义上的高温能量源,更象是一座等待他开启的、充满无尽可能的生命宝藏。
站在巍峨的熔盐塔下,仰望着塔顶端那因汇聚了万镜之光而形成、令人无法直视的炽白光斑,他能清淅地感受到体内每一个光子血细胞都在欢呼、雀跃,传来一种归家般的本能渴望。
在身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他搭乘专用电梯升至塔顶。
踏入那个被称为观测平台的露天局域,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尽管并非直接处于主聚焦点,塔顶的环境温度也远高于地面。
“艾迪先生,请粘贴这些生理传感器。”一名研究员递过来一套轻薄如纸、贴合皮肤的无感监测贴片,
“它们会实时传输你的心率、体表温度、能量波动等关键数据到控制中心,待会有什么情况可以直说,我们设置有摄象和对讲设备”
艾迪依言将传感器贴在自己手臂、胸口和额头。
他看了一眼这些精密的电子设备,希望它们在自己接下来可能引发的能量场变化中能够没事。
他走到平台中央指定的圆圈内,那里是定日镜光束的预定落点。
盘膝坐下,排除杂念,意识沉入体内,首次主动地、全力地催动了血脉中的天赋——【光之汲取】!
这个技能自血脉转化后便自然拥有,但象今天这样,主动地汲取如此高密度的光能,还是第一次。
起初,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戈壁的风声从耳边掠过。
下一秒,一道无比凝聚、无比纯粹、带着磅礴生命气息的金色光柱,如同神之矛,精准地将他完全笼罩!
嗡——
艾迪周身剧震,耳中仿佛听到了一声来自血脉深处的嗡鸣。
在被光柱笼罩的瞬间,他并没有感到预想中的灼烧与痛苦,反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充实与舒畅感瞬间淹没了全身。
体内原本如同溪流般缓缓流淌的光子血液,在这一刻导入了新的溪流,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速度运转起来,贪婪地吸收、转化着这纯粹的太阳精华。
他能感觉到到,每一个细胞都在发光,变得更加饱满、活跃。
能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体内积蓄,如同干涸的大地迎来甘霖,自自助餐活动以来,好久没有大量进食。
他能清淅地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底蕴在稳步增强,那是一种源自细胞最深处的欢呼,是生命层次向着更高阶段跃迁的积累。光子能量积蓄的池子仿佛在被不断拓宽,上限在缓慢而坚定地提升。
最令他惊奇的是,第一他感受不到能量流入的极限,他的身体仿佛一个无底洞,对这般磅礴的能量照单全收,尽管这只是第一面测试;
第二,尽管之前推测的他可能处于高温聚焦点,但他本体并未感到热量在身上不适地积蓄,所有的光与热,似乎都在接触他身体的瞬间,被高效地转化为了最纯粹的生命能量与光子之力。
他通过预先约定的手势,对着高空盘旋的、搭载着摄象头的无人机做了一个“增加”的手势。
控制中心收到信号。
很快,第二道、第三道……一共五道光柱相继落下,叠加在他身上。
能量涌入的速率陡然增加。
艾迪摒息凝神,仔细体会着身体的每一分变化。他感觉到光子血液的奔腾更加汹涌,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发出满足的信号,但依旧没有达到饱和或不适的临界点。
他再次手势叫停,示意维持当前五面定日镜的能量输入。
通过对讲设备,他与地面的研究团队确认:“当前能量级,体感稳定舒适,吸收效率……很高,未触及上限。建议以此能量级进行持续性修炼测试。”
白鹭博士的声音传来,带着压抑的惊讶:“收到,数据流很稳定,你的身体指标无异常,曲线判定为成长中。开始记录持续性修炼数据。”
艾迪闭上双眼,彻底沉浸在光能的洗礼中。
他谨守着林前辈的教悔,并未因身体的“贪婪”而要求更多能量,而是主动将吸收速率控制在当前灵魂与肉体能完美驾驭、且最为舒适的范围之内。他追求的不是一时的暴涨,而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的稳健与扎实。
在这种深度的沉浸中,他对于光的理解,似乎也加深了一层。
它不仅是能量,是净化,更是一种滋养万物、赋予生机的温和力量。或许正是因为其来源是孕育了地球生命的太阳,
这光中蕴含的能量,带着一种稳定中正、磅礴的特质,与他血脉中源自光之巨人的遗传因子产生了最深层次的共鸣。
这份对光之本质的新感悟,如同种子般沉淀在他的意识深处,等待未来的萌发。
就这样艾迪的人身一直在此地修炼,他没有感觉到饥饿与口渴,只是按以往的习惯偶尔进行了水分补充。
他似乎已经偏离了人类,但似乎仍然是人类,光之汲取就是他一直在完成进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