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后。
名字自然都出现了。
“子期是这一份……”
“子期的字写得真好看。”
“这个是第一名!”
“咦……”
“徐靖远?”
“这个名字我好象听子期说过……”
“那这个就是第二名吧!”
“霍明舟?萧逐野?他们的卷子居然也在这里面?”
“字写的真丑,比朕写的还难看,他们就定为最后一名吧!”
“恩!萧逐野的字更难看,萧逐野是最后一名,霍明舟是倒数第二名……”
“恩!”
“就这么办!”
“咳咳咳……”
小皇帝兴奋地在那里指指点点。
等小皇帝定完名次后,报于内阁知晓。
内阁直接闹翻天了。
“萧逐野最后一名?“
“霍明舟倒数第二名?”
“这怎么可能!”
“此事……”
“不可如此为之!”
“陛下当真认真看卷了吗?”
“考卷的名次顺序,不是已经定下了吗?”
晋王萧景琰皱着眉头,脸色显得很难看。
“看过了看过了。”
“陛下说,这两份卷子的字写得太难看了,所以得安排成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
魏公公连忙道。
晋王黑着脸,显得很不爽。
首辅高廷鹤此刻也跟着皱着眉头。
一时间,内阁中的气氛很微妙。
虽然小皇帝是吉祥物。
可……
直接推翻小皇帝定下的名次,确实也有些大逆不道了。
而且……
为这点事确实没必要就是了
“陛下所言……”
“应该是前十名中的倒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二名。”
“也就是说,萧逐野第十名,霍明舟第九名。”
“就按照这个来吧。”
首辅高廷鹤沉声道。
反正也能捞个二甲进士出身,也差不多了。
至于一甲……虽然名声好听,但确实有些冒险了。
到时候学识对不上,也容易被人嗤笑。
相对来说,二甲…就稳妥多了。
“柳阁老,你以为如何?”
首辅高廷鹤的目光看向柳承嗣。
柳承嗣微微颔首:“就依首辅大人所言。”
虽然柳承嗣很想说,这样的狗屁不通文章别说是前十名了,就该直接开革功名。
但是人在官场飘,有时候还是要低低头的。
“那就按照这个名次拟榜吧……”
……
放榜日。
方子期早早地就被他爹给叫起来了。
殿试也是要看榜的。
当然,你不看也无所谓,反正到时候肯定有官方文书通知你的。
再者说,这殿试看榜,所有的贡士都会上榜,无外乎就是名次高低罢了。
方子期此刻有些唏嘘……
一路走来,殿试都考完了,这是自己科举上最后一次看榜了。
看完之后,就要被授予进士功名。
之后就要入朝为官。
真正意义上踏足大梁官场,开启人生中的新篇章。
方子期既有兴奋,也有一丝忐忑,但更多的是期待。
这几年时间,他一直都在为入仕做准备。
小小方党,现在也已经初具规模了。
“子期。”
“虽不用看,你肯定是头名状元。”
“但去看一看也好,省得心里面总有这么个事。”
“也不知道这一甲中,榜眼和探花会是谁……”
周夫子此刻的话跟着密了许多,眼神中透着对未来的期望。
众人穿上贡袍,来到皇宫外的午门处。
此刻这里已经聚集很多前来看榜的贡士。
当然了。
贡士也就四百名,而且这榜单毕竟是张贴在午门外的,所以也没有百姓们胆敢随意过来观榜,所以此刻倒也不显得拥挤。
辰时初。
负责传旨的礼部官员在鹰扬卫士兵的护送下来到午门。
偶有微风吹过,甲胄碰撞音显得格外清脆。
贡士们此刻排列整齐,默默等待。
方子期定眼扫了一眼,发现站在最前方的是礼部侍郎王莽……
方子期本来不认识王莽的,但是之前在他师叔苏继儒的宅子中见过一面,这王莽是晋王之人。
此刻王莽手中捧着一卷明黄绸面的 “金榜”,身后跟着两名手持长杆的鹰扬卫士兵。
所有的贡士此刻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地盯着那卷即将展开的金榜。
鹰扬卫士兵将长杆架在午门两侧的石墩上,礼部侍郎王莽亲自展开金榜。
金色的字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
王莽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随即发出洪亮之音!
“殿试放榜!”
“永绥五年殿试!”
“一甲第一名!方子期!汉江省宁江府人氏!”
“一甲第二名!徐靖远!京畿省顺天府人氏!”
“一甲第三名!蒋少鲲!浙省雨宁府人氏!”
……
随着王莽的声音传来。
方子期脸上倒是露出意外神色。
会试第二名的霍明舟和第三名的萧逐野居然不是榜眼和探花?
那他们骚包地非要在会试上搞个前三名次干什么?非要装一下?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作弊了?
很难评。
“子期是第一名状元!”
“榜眼居然是靖远!”
“是靖远!”
“哈哈哈!”
“好!好!”
方仲礼很激动。
儿子是状元。
准女婿是榜眼。
上天可真眷顾老方家啊!
这甚至比他自己中状元还要激动开心。
“子期!”
“恭喜了!”
“六元及第!”
“我周明谦以后可以对外自吹自擂,说自己曾有幸教过一位状元郎、六元公!”
周夫子抚摸着胡子,此刻感觉全身上下一阵松快。
这种滋味,可是相当的舒爽。
“主……”
“子期!恭喜了!”
徐靖远笑着走上前,差点秃噜嘴当众叫主公了,好在关键时候刹住车了。
幸好……
“靖远,同喜!”
“我就知道平日里你一直在藏拙。”
“文采惊人。”
“稍一出手,就是榜眼之资。”
方子期看着徐靖远的目光中透着欣赏。
如果自己没参加这一次的会试和殿试,徐靖远岂不是能中状元?
“额……”
“子期,我也就是走了个狗屎运罢了。”
“会试中我也就十七名。”
“没想到殿试翻身了。”
徐靖远很困惑。
他对自己的文采虽然很自信,但是没自信到能中一甲的地步啊。
只能说。
气运也是实力的一种。
谁让徐靖远碰到了一个喜欢以字评名次的小皇帝呢?
只能说,小皇帝是能处。
有事是真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