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与西夏之间的战争打了将近两年,双方互有胜负,但是宋仁宗赵祯觉得这场战争已经拖了太长时间,他需要一个能人,可以一举平定西夏。】
【范仲淹就是在这样众望所归的情况下,被赵祯召回了京师。】
【范仲淹一回来便被委以重任,不仅担任了天章阁待制,还掌管着永兴军。】
【随后范仲淹的官职一路飙升,短短两个月,从龙图阁直学士,到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后又兼任了延州知府。】
【延州战事吃紧,对于范仲淹来说,虽然延州知府的官职是兼任,但是相比起在京中的职位,范仲淹更看重这个能够与西夏对战的机会。】
【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队的制度,让士兵们分部进行练习,并轮流抵御西夏。】
【范仲淹手中的军队一共有一万八千人,看着不多,但是范仲淹很有头脑,他将这些人分为六部,每一部中都设置一个将领,这六部的人有多有少,范仲淹会根据西夏出兵的人数来决定派遣哪一部出战。】
【在范仲淹的带领下,不过短短一月,宋军便接连夺回多座塞门,修复了被战争破坏的金明寨和万安城。】
【九月,范仲淹手下的将领任福攻破白豹城,逼迫西夏撤军,又派了狄青等将领攻取了西界芦子平和青涧城。】
【十月,范仲淹的军队攻破了西夏洪州的十余座山寨,重新修筑青涧城作为军事基地,屯兵营田,节省军费。】
【种种捷报传回京师,宋仁宗大喜,将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命名为康定军。】
【范仲淹在西北戍边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却为大宋培养出了狄青、种世衡、郭逵等一一系列能征善战的将领。】
【这一波,范仲淹不仅打退了西夏对于大宋的进攻,还狠狠的为大宋捞了一波武将,也为大宋训练了一支强悍军队。】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欣慰的听着天幕上对于范仲淹的夸赞。
嗯嗯,此人实在是不错,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虽然这些地方不一定是范仲淹亲自带兵打下来的,但只要是他指挥的,就是他的军功!
倒不如说,赵匡胤反而更希望大宋能够出现这样的人才,这可是“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才!
上一个被这么夸赞的,还是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
他们大宋也能出一个张子房?那他这个做祖宗的可要脸上有光了!
就算不是自己手中的人才,那也是极好的啊!
小声逼逼:虽然天幕上说的这些皇帝,不是自己的直系后代!
大声喧哗:毕竟也是天幕上我们赵家的皇帝,在天幕上也是代表了大宋的脸面的!!!
朝臣们此时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向赵匡胤道贺,还是应该沉默不语。
看赵匡胤这么高兴的样子,朝臣们咬咬牙,正准备上前道喜,就看到了后人对大宋的蛐蛐。
什么?重文轻武?
我们大宋现在绝对不可能重文轻武!!
什么?还说大宋的武将不受重视,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一派胡言!
他们大宋的武将明明是最受官家重视的群体!!
他们的官家自己都是武将!
再次强调!
他们大宋一点儿都不重文轻武!
还有,他们已经在准备收回燕云十六州了,不要再说他们大宋的疆域小了!
秦朝。
秦始皇嬴政还记得那张世界地图,自己的大秦在这张地图上小的可怜。
弹幕在蛐蛐宋朝的时候,秦始皇看着自己手中的世界地图,觉得自己也收到了无形的嘲讽。
虽然后人们认为大秦也是强国他还是比较开心的,但是就像某个后人说的,草原上的匈奴还是大秦不可逃避的强敌!
这件事对于一向自傲的嬴政来说,是一件异常难受的事情。
汉武帝刘彻更是将眼神再次投向了自家宝贝大汉双壁。
“仲卿,去病,咱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去打匈奴啊!(可怜眨眼)真的宝剑已经饥渴难耐了!你们看看,后人都认为我们大汉是强国呢!我们怎么能在这里认输!(猛男撒娇)”
霍去病跃跃欲试,但因为年纪太小而被自家舅舅无情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