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虽然没有事先确定诗的主题,但竟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写梁园,李白的这首《梁园吟》,更是让高适和杜甫惊为天人。】
【这首诗前半部分偏重叙事,描写了李白一路行来,直至游览梁园的心路历程,后半部分则是借梁园荒凉颓败的景色来暗喻大唐,表达了李白忧国忧民的思想。】
【三人走后,宗氏便也现身回家。】
【原来之前弹琴的人,正是这位宗小娘子。】
【陪同宗氏的,是负责打扫梁园的一位僧人,僧人看到自己刚刚刷好的墙壁竟然被人写满了字,很愤怒,立马就要去把这些字擦掉。】
【宗氏定睛一看,这字潇洒不羁,这诗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当即阻止僧人,并且拿出千金,要求买下这块墙壁。】
【李白听闻这件事后,也对宗氏起了好奇心,便向周围人打听,这才得知宗氏的身份。】
【原来宗氏是武则天时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在家中极为受宠,本人的眼光也非常高,很多青年才俊向她求亲都没有成功。】
【但是宗氏千金买走了李白的题壁,代表着宗氏非常欣赏李白的才华。】
【李白虽然没有见过这位宗小娘子,但是却在写诗的时候与她的琴音神交,对能够奏出如此美妙的琴声的宗氏也是十分的钦慕。】
【高适和杜甫听闻李白竟然对宗氏有钦慕之意,很高兴。】
【因为两人都觉得李白和宗氏十分相配,甚至想为李白上门提亲。】
【李白却有些犹豫不决,之前与许氏的生活场景历历在目,他觉得自己的志向还是遨游天下,若是有了家室的牵绊,会不会又如当初一般,不能自由自在。】
【高适劝解道:“宗氏是一名奇女子,一旦答应结亲,定然会理解太白兄的志向,不必太过担忧。”】
【李白在两位好友的劝解下解开心结,由高适牵线去往宗府提亲,宗氏得知是求亲的人是李白,也很高兴,因为她除了这首《梁园吟》外,也拜读过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就对李白仰慕已久,于是便答应了李白的提亲。】
【李白直接用《梁园吟》作为聘礼,而宗氏则用粉墙作为嫁妆,杜甫和高适则是以自己当日所作的诗作为贺仪,两人也没有挑什么黄道吉日,就这般在大唐玩了把闪婚!】
【这个故事的真假尚且不知,但是不得不说,李白娶的妻子,家境都很好。】
【这个故事也为李白和宗氏的婚姻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让人们觉得李白的婚姻也应该像他的诗歌一般热烈。】
【但实际上,宗氏是李白的第四个妻子,第二个妻子如何历史的记载十分模糊,但是李白的第三任妻子,家中也是小有余财,但是这个妻子并不能欣赏李白的才华,最终竟然弃李白而去。】
什么?
太白兄原本还能得到一段良缘?!!
不管是与李白在同一辆马车中的杜甫,还是另一辆马车中的高适,全都惊坐起!
就连李白自己,也没想到,他在许氏死后,竟然还能收获一段真挚的爱情。
宗氏,宗相的孙女?
李白看完了宗氏的身份之后,有些哭笑不得,许氏是宰相的孙女,宗氏也是宰相的孙女,自己这辈子是不是跟宰相家的女儿脱不了关系了啊!
不过,李白虽然也对宗氏好奇,但是就像天幕所说,自己的年龄确实有点太大了,他有点犹豫,要不还是别嚯嚯人家小娘子了?
李白的性格潇洒不羁,没有与宗氏相交过,所以李白也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情投意合到底能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故而很是淡定。
相比起好像事不关己的李白,杜甫整个人都急得团团转,因为在接到前往长安的圣旨之前,他、李白、高适三人正好要去梁园游玩!
这这这,虽然被陛下看重是一件好事,但若是因此耽误了太白兄的人生大事,那就不美了啊!
李白看着愁眉苦脸的杜甫,安慰道:“有缘者自会相遇,子美不要担心,若是我与宗氏真的是上天注定的良缘,那日后,总也有相见的一天!”
李白乐观的说道:“再说了,现在因为天幕,我终于能够再次为官,这次肯定不是之前那种没有实权的御用文人,而是真正能够实现我的抱负、建设大唐的官!”
“相比起天幕上失意后需要妻子支持的诗仙,现在的我是不是更有能力迎娶宗相的孙女呢?”李白一边说,一边俏皮的眨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