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许戫和司空张济不敢得罪这些人,污蔑了很多不愿意跟这些宦官子弟同流合污的清廉惠政之官来填补这个检举的空子。】
【曹操看不下去,联合陈耽上书为这些好官辩解,虽然汉灵帝赦免了这些人还让他们当了议郎,但是却并没有将那些宦官和官宦子弟治罪,仅仅只罚了太尉许戫和司空张济。】
【汉灵帝终究还是护着那些败类。】
【这件事让曹操看明白了,东汉已经走向了末路,所以这件事后,曹操再也没有上书进言。】
【这个嘛,大概都想当中原共主?可能三个大佬都嫌弃其他地盘不正宗吧。】
唐欣欣笑着说出自己的想法,三国时期也很遥远,这些当世英才的想法可不是她这个小小的up主能猜到的。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与左中郎将皇甫嵩等人合力攻打驻守在颍川的黄巾军。】
【右中郎将朱儁先到颍川,明明是合军出击,朱儁却率先进攻,然而这次与黄巾军波才部的作战,并没有成功,面对黄巾军的围困,左中郎将皇甫嵩趁夜纵火,这才与赶来的曹操一起,大破黄巾军。】
【因为这次的军功,曹操被任命为济南国国相,这个时候的曹操仍旧秉持着做个好官的初心,在济南国内大力打击贪赃枉法等违法行为,那些贪官污吏都被整治的望风而逃。】
【“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曹操的这种行为不出意外又得罪了当朝的权贵,于是他经营了许久的济南国相一职再次被调职,这次让他去当东郡的太守。】
【曹操不愿意迎合权贵,也厌烦了这种事情,于是托病回家,暂时隐居了。】
【这正是东汉政治最为黑暗的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冀州刺史王芬竟然异想天开,准备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汉灵帝转立合肥侯为帝。】
【他们想要联合曹操,但是遭到了曹操的拒绝。】
【曹操认为,废立皇帝这种事情,不应该是一个合格的臣子应该做出的事情。】
【而且这些人想要废立皇帝,无非是想到了西汉时期,霍光废黜海昏侯改立汉宣帝刘询和夏末商初的伊尹立太甲反而独揽大权这两件事情。】
【这才想要整一个从龙之功,可是在曹操看来,这种事情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暴虐无道,昏庸无能,而伊尹和霍光本身不仅大权在握,并且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当时的国家好,是忠诚于国家的人,而这也是当时所有臣子共同的愿望才能够成功。】
【反正现在这些人想要废立皇帝,曹操只能送他们两个字:做梦!】
【果不其然,这件事败露之后,凡是参与的都没有好下场。】
汉武帝时期,不过几岁的霍光已经被从霍仲孺家中接了过来,正在汉武帝刘彻和卫青的安排下,进入太学学习。
霍光将来不愧是能够跟随在汉武帝身边三十多年不出差错的人,小小年纪就沉着冷静,学习的速度快不说,行事也是滴水不漏,让刘彻等人十分满意。
其他大臣满眼嫉妒地看着刘彻对着卫家人嘘寒问暖,心中的泪水快要成河了。
刘猪猪难道看不到其他臣子的小眼神吗?
他当然看到了,可是卫家有两位军神,一位顶级文臣,一位皇后,将来还会有个沉稳可靠让他满意的太子,其他人的想法,在这种阵容面前,根本不需要考虑!
这天当然是所有人一起在宣室中看天幕,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霍光未来竟然敢废立皇帝?
得!请罪吧!
卫青、霍去病、小小得霍光加上卫子夫,再次跪在了宣室得大殿上。
小霍光的眼神中甚至有些惊恐,他现在还小,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自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竟然连皇帝的继位都敢插手!
汉武帝刘彻脸上的笑容丝毫未变:“几位爱卿快快请起,天幕说的还不够明白,朕相信,霍光将来能这么做,一定有他的原因,你们看,天幕都说了,霍光是为了大汉好,先起来吧!”
其他大臣们嫉妒的心中噗噗冒酸水。
霍光连这种事做了都没被惩罚!
为什么?凭什么!
刘彻转身坐回了御座上,虽然脸上的笑容不变,但是刘彻的心中也是给霍光记了一笔的,毕竟没有那个皇帝会喜欢一个自行废立皇帝的臣子。
希望这件事是真的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