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二十万的车,你拿来跑出租?!
聊完星辰i的新款市场定位。
接着。
视频那头。
新成立的能源服务部门,开始了汇总。
“许总,咱们星辰超充电站已经铺到第五十座了,品牌超充桩总数达到三百根,复盖17个城市分别在当前一线与强二线城市的用户密集点分布。”
负责超充网络建设的周钊,是方子强从友商“特来电”那高薪挖来的。
之前就是一线城市的特来电局域项目经理,现在作为星辰汽车的能源服务总监,有相当丰富的充电站建设经验。
毕竟搞超充站基建,也是一项技术活。
不光要懂电力系统、变压器规划,还要有电网资源、要实际跑商圈和物业谈判,负责充电站的施工周期总之是一个相当要求综合型能力强的高管岗位。
象这样的实干型高管人才不好找。
好在友商公司刚好培养了。
现在。
星辰能源部还只是初期阶段,等将来充电网络扩大了,能盈利甚至扩展更多储能和超充业务,补能部门就可以独立出去运营了。
怎么讲呢。
自从入职了星辰汽车,周钊的感觉很奇妙。
超充站建设的业务除了国网在做,和市面上的第三方充电公司在做,车企方面都只是试探性的布局。
有些车企,也就建个一批试点,随便意思一下,起个宣传作用。
还有象比亚迪那种的,主押新能源但压根不建站。
毕竟。
位置不好的话,搞超充站基建还挺难回本的。
哪怕有补贴兜底。
而星辰汽车这边则不一样。
压根就没考虑回本问题,许易从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朝着全国超充网络去的,起步就是一千座的运营规划。
单座超充站就要40-50万元的建设成本,这一个多月五十座超充站砸下来,就已经花了两千五百万。
这个钱砸下去,即使周钊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也不好说能不能回本。
当然,亏肯定是亏不到哪儿去的。
一方面有国家补贴,其次星辰汽车销量这么好,还有不断扩大的车主群体兜底,以星辰s7对自家充电桩的适配度,能到品牌充电桩去充,是不可能去外面充电桩充的。
也算内部一大信心支撑了。
“好,继续保持。”
许易给予肯定,两个月五十座这个速度不慢了。
“今年至少要落座五百座充电站,先复盖到绝大部分城市运营再说。”
周钊应了声:“我们近期计划推出一些车主充电福利的活动,譬如在周一三五,或者夜间时间段,充电打折和免服务费,自发的吸引提车的车主来充电,顺便还能吸引一些其他的新能源车群体,做做品牌推广。”
许易笑笑:“做活动是个很好的想法,但你这力度也小了点,对待车主,咱们可以大方着来。
这样,所有提车星辰汽车旗下的车主,在咱们充电站充电,都直接赠送一千度免费充电额度,有效期是一年。
其次,车主若邀请朋友,完成一次深度试驾打卡,再送一千的免费充电额度,仅限一次。
如果后续该车主邀请的对象锁单提车了,再赠送五千度免费充电额度。”
…
部门运营这边,还在考虑盈利压力。
许易则是干脆不考虑。
超级充电站前期的投入,本来就是用来亏的!
那么不如干脆好好思考一下。
怎么亏,才能把这个亏的部分进行利益最大化。
之前也说过了,新车上市前几个月销量,看的是宣传、定位、性价比。
但后续的稳态销量,和持续而来的试驾人群,就很考验综合口碑,和线下的“自主扩散能力”了。
这个自主扩散范围很有说法。
有些是因为出圈梗而扩散,有些是因为车主口碑好而扩散,还有些是因为外观和某些特殊原因。
总之它是一个大范围,长期潜移默化的东西。
在其中。
车主的自主传播性很关键。
拿国内的社会结构来说,作为人情社会,一个成年人提车,往往会引发亲戚、同事、朋友至少几十人的关注。
如果某个车主特别有传播能力,且是星辰汽车的忠实粉丝,那么额外促进几人,甚至超过十人提车都不稀奇。
这可不是吹嘘,而是有实际调查数据支撑的。
特别是某些网络上自带流量的koc,一个人都能赶得上一名王牌销售了,关键人家还不要工资,就是天生喜欢在网上辨经!
宣扬自己心中的理念!
这听起来就足够恐怖的了!!
这些群体足够多的话。
以后星辰汽车宣传和发布新车,搞点改款宣传,都不需要请水军了。
自有车主大军为星辰汽车宣传辨经。
而许易现在拿出的这个策略。
就是前世特斯拉在超充网络飞速扩张之时,采取的一个经典“软传销”策略。
因为有免费的充电额度拿。
车主邀请朋友试驾的积极性会非常高!
就算试驾完了不下订单,也无所谓!
品牌方已经赚到了额外的人流量。
万一有人因此提车,那这个扩散过程还会持续增长。
并且,网络效应的存在,还有很多车主愿意自发的发视频推广。
总之,愿意助力推广的车主挣了充电额度,星辰汽车挣了额外人流量和锁单量,新车主又提到了爱车。
简直是三赢!!
…
“嘶——这个宣传模式很新颖啊,许总您太有智慧了!!”
周钊略一思索。
紧接着,就为之惊叹了。
他绝对不是因为新添加这个公司,所以急着拍许总的马屁。
而是思索过后,觉得这是个真实可行的方案。
第三方充电公司为了推广,往往也会进行一些活动作为宣传,但那都是一次性的,主要还是看地段。
而许易提出的这个模式,却有点象结合了自有车主群体,加之充电网络复盖的迭加效应。
最后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不好说,可听起来比第三方充电品牌的宣传模式要强多了。
“除此之外,咱们免服务费的活动可以照做,但依然只针对星辰汽车的车主,只要是闲时时间,都可以充到免服务费的半价电。
但有一条,超时停放的话是要按分钟扣除罚款的。”
许易略一沉吟。
做福利也要精准找好群体。
除此之外有奖有罚,有明确底线才不会乱套。
以星辰超充站的规模,现阶段即使是全免费,都亏不到哪儿去。
何况他们本来就是奔着亏钱赚吆喝的目标。
自然要把那些最愿意为自己花钱的群体给牢牢锁死,再让他们去宣传,逐步锁死其他的群体。
算算时间。
现在星辰s7也交付了近万台的规模,作为纯电车家用的性价比效应,已经全网皆知了。
而其搭载强大的经济属性,还没被人完全发掘。
许易心里也不急,因为这毕竟才第一个月。
随着时间推移和星辰充电规模网络的扩散,迟早都会开花结果。
几天后。
已经提车的星辰s7车主,收到了一项重大福利通知。
有关于星辰超充站的福利政策,以及app充电地图的更新。
只要打开了星辰的app充电地图,就会自然显示当前城市内的所有新能源充电站信息,并且星辰品牌自家的超充站,会以一个精致的略大图标作为显示,上面还会有一个金币标注,显示到站打卡可获得1-100内的随机积分奖励。
同时推送的,还有相关的车主充电福利。
深城。
一名星辰s7的车主,看到此条app公告,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眼前这台搭载星环大灯、酷炫竞速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整车流线都好看的星辰s7
黄俊内心却陷入了深深的后悔。
万万没想到啊。
提车没几天,他就失业了。
失业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他为了提这台车高配长续航的星辰s7,足足贷了十八万的贷款,首付仅仅付了三万多加一个保险。
折算三年下来,每个月要还五千多。
就算是以他原来做销售,一个月才五六千的薪资,供这台车的贷款压力也很夸张。
要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那他只能说一句——当时脑残了!
看到这台车后,心里就是非常的喜欢,非常的想要!!
而且还不想要低配。
想到网上那些说法——“人这辈子只会年轻一次”、“买车就得干大满配”、“喜欢就冲”!!
总之是满腔热血啊。
结果提完车后,脑子逐渐冷却下来。
开始面对现实了。
“不管怎么说这车开着是真舒服啊,而且外观还帅,还不用加油”
“但接下来的贷款可怎么办。”
黄俊满脸的苦逼。
一瞬间,想到了进厂。
但很快又否决了。
进厂是不可能进厂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进厂。
对了。
跑网约车怎么样??
这个念头一出现。
他就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
这不纯傻逼么。
二十万的车子,去转运营跑网约车??
要知道私家车转为运营车后,报废年限通常是8年,即使是一线城市,最多也就延长个一两年。
但他之前在网上也听说了。
近两年跑网约车好象还真挺挣钱的。
现在各大网约车软件还在打仗,疯狂给司机出补贴,况且一线城市还不缺单。
自己都有台车了,这要是进厂。
那车不白费了?
都不能开。
要是去跑网约车,也没啥成本。
一个月六七千块应该是挣得到的吧??
黄俊内心盘算着,象他这样没什么学历和技能的年轻人,除了干销售也就是进厂了,要不去送外卖?
那还不如跑网约车呢!!
当看到星辰汽车app推送的这则消息时。
他心里更加震动了!
免费赠送充电额度,还有闲时半价电!
这要是充分利用起来,充电完全不要钱啊!!
打开充电地图一看,在他附近几公里的地方,刚好有一座新建的星辰超充站。
这种下海跑网约车的念头,一旦滋生了,就在他的脑海里盘旋不去。
(本章完)